探访“中国箱包之都”,迈向“卖全球”的时尚之旅

这是一篇关于探访“中国箱包之都”——温州,以及其“卖全球”发展趋势的文章,希望能满足您的要求:
"探访“中国箱包之都”:温州,从“制造”走向“卖全球”的时尚"
当提及中国的箱包产业,温州这个位于东南沿海的城市,无疑是绕不开的名字。这里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成熟的供应链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温州箱包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从过去的“制造中心”加速迈向“全球销售”的时尚前沿。
"一、 温州:箱包产业的“王国”"
走进温州,无论是龙港镇、永嘉县还是瓯海区,箱包作坊和工厂星罗棋布,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设计、打样、生产到销售,几乎涵盖了箱包产业的每一个环节。
"规模庞大,集群效应显著:" 温州拥有数以万计的箱包企业和个体户,从业人员数十万。这种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不仅带来了规模经济,更形成了信息、技术、人才和资本快速流动的“生态圈”。 "产品多样,紧跟潮流:" 温州的箱包产品覆盖了从平价旅行袋、休闲手提包到高档奢侈品包袋的各个细分市场。设计团队敏锐地捕捉国际时尚趋势,不断推陈出新,

相关内容:

中新社保定3月21日电 题:探访 “中国箱包之都”:“卖全球”正成时尚

中新社记者 陈林 艾广德 吕子豪

忆及父亲上世纪80年代初挑扁担去省城卖包,陈宝苓感慨良多:“那时还偷偷摸摸,一年也只能卖几百个。”

陈宝苓所在的保定白沟是位于京津冀腹地上的一个普通小镇,明清年间就已是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曾享有“燕南大都会”的美誉。

图为陈宝苓正在查看货物。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有人生产出当地第一批简易手提兜。据当地官网介绍,到1980年,个别村民开始利用集市、庙会悄悄出售自己制作的箱包。

陈宝苓说,当她开始做箱包批发时,“白沟市场”已渐形成,箱包加工、销售也不再遮遮掩掩。相比父亲外出卖包的“贴补家用”,她在当地进行地摊批发已有不错收入,那时“全国各地客商开始来这里了”。

市场形成之初,这里的商品多以低端为主,创业之初很多人并没有品牌概念,后来还曾开展过持续多年的“自救运动”。

回忆过往,陈宝苓说,从原来的地摊到现在的大商场批发,很多白沟创业者的生意从小到大,也愈发规范,并吸引了大批海外客商。现在到她侄儿这一代,企业的外单能占到总销售额的6至7成。

“(厂子里)仅翻译就有4个”,陈宝苓有些骄傲地说。多年前申请的企业品牌,在海外部分地区也有了知名度。

2016年底,中国华北地区首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白沟箱包市场启动。这种对外贸易经营者在批准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有通关快、免征增值税等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白沟是中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白沟箱包不仅销往中国各大中小城市,还远销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白沟新城经济社会发展局局长助理刘磊说,当地年产箱包8亿只,现拥有电商1.3万家,日均发货量18万件,2016年白沟市场成交额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

在刘磊看来,正在实践的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使得“要出口、来白沟”,“来白沟、卖全球”正成为当地一种新的外贸时尚。

近日举行的2017年白沟新城中国小商品第二届交易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商和采购商云集这里。多位参会者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的部分商户落户白沟,也会让白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会的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表示,白沟地处京津冀腹地,背靠整个华北市场,辐射东北市场和西北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日渐形成“南有义乌、中有临沂、北有白沟”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新格局。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白沟正在实现“卖全球”的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