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品牌研究11】品牌故事的力量,讲好故事,财富传承久远

我们来探讨一下“品牌故事讲得好,赚钱赚到老”这个观点。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核心商业逻辑:"强大的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销售,更是情感的连接和文化的传递,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引人入胜的品牌故事之上。" 讲好品牌故事,能够为品牌带来深远的商业价值,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盈利。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解析为什么“品牌故事讲得好,赚钱赚到老”:
1. "建立情感连接,超越产品本身:" "故事引发共鸣:" 人类天生对故事有共鸣。一个好的品牌故事能够触动消费者的情感,无论是自豪感、归属感、怀旧感还是对未来的憧憬。这种情感连接使得消费者不仅仅购买产品,更是在购买一种情感体验、一种身份认同或一种价值观的认同。 "差异化竞争:"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品牌故事是塑造差异化的关键。它能让消费者记住你,而不是仅仅记住你的竞争对手。例如,苹果讲述的“创新”、“简洁”、“改变世界”的故事,使其不仅仅是一家科技公司,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2. "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传递品牌个性与价值观:" 故事是传递品牌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个性的最佳载体。它能让消费者了解品牌“为什么”存在,追求什么,代表什么。这种清晰的形象有助于建立品牌

相关内容:

各位老板,是不是总琢磨 “咋让生意做长久?” 有的店刚开两年就关门,有的却能传三代还赚钱 —— 关键藏在 “品牌故事” 里。今天用 2024 年山东肥城 “泰山桃木王” 的真事儿跟大伙说:品牌故事讲得好,真能赚钱赚到老,而且越老越吃香。


这故事得从王来新爷爷的货郎担说起。6 岁的小王跟着爷爷走街串巷,挑着桃木雕刻吆喝,那时桃木在村里就是烧火棍,雕个小玩意儿顶多换俩馒头。谁能想到,2024 年他家 “泰山桃木王” 成了中华老字号,一根桃木雕刻能卖上千元,还带动全村人年增收 4.2 万。

王来新年轻时差点把这门手艺丢了。1999 年开作坊,桃木总开裂变形,第一批桃木剑全成了废品。他蹲在车间啃了一年,琢磨出 “桃木炖煮除胶法”,才算保住爷爷的手艺。但真正让生意翻身的,是他把 “老故事讲出新花样”。

2024 年他们干了件大事:开了家非遗体验馆,进门就看见王来新爷爷用过的老刻刀,墙上挂着从 “烧火棍到工艺品” 的蜕变图。师傅们现场雕刻,游客能亲手体验 “72 道工序留木纹” 的诀窍。王来新拍了条短视频,镜头跟着他摸桃木年轮:“这纹路像老人皱纹,得顺着肌理下刀,就像爷爷教我的‘敬木如敬人’”—— 这条视频在抖音火了,播放量破千万。


更妙的是他们的 “故事变现法”:普通桃木剑卖 200,刻上 “爷爷传下来的平安纹” 能卖 500;游客体验雕刻后,刻着自己名字的桃木挂件溢价 30% 还抢着要。2024 年体验馆开馆后,客流涨了 200%,光研学团队就接了 150 多场,产品复购率从 30% 飙到 65%。

最绝的是王来新不藏着掖着,把 “炖煮除胶法” 公开教给村民。现在肥城成了 “中国桃木雕刻之乡”,300 多个徒弟跟着他做桃木生意,户均年增收 4.2 万。客户说:“买他家桃木,不只是买个物件,是把老手艺的念想捎回家”。

各位老板,不管你做餐饮还是制造业,品牌故事就藏在三个地方:爷爷的老工具(王来新的刻刀)、祖传的老方法(炖煮除胶法)、守了一辈子的老规矩(敬木如敬人)。别觉得 “我们是新品牌没故事”,你家师傅的拿手绝活、开店时的初心,都是好故事。


明天你就试试:找件老物件拍个短视频 —— 开餐馆的拍祖传的菜谱,做汽修的拍师傅用了十年的扳手,讲讲它背后的门道。记住三个窍门:① 挖 “真传承”,别编故事;② 秀 “硬功夫”,拍工艺细节;③ 让客户 “进故事”,比如体验、定制。

王来新现在常说:“爷爷那时挑担卖货,靠的是走街串巷;现在我们守着老手艺,靠的是把故事讲进人心里。” 2024 年 “泰山桃木王” 评上中华老字号那天,店里最火的产品是刻着 “传承” 二字的桃木书签 —— 这就是品牌故事的魔力:它让老手艺不老,让好生意长久。

你家的 “老故事” 藏在哪了?明天就找出来讲讲,赚钱的路说不定就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