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年营收60.13亿,昔日百货巨头黯然败走福州,辉煌不再的传奇落幕?”

标题:昔日百货巨头曾年收60.13亿,如今败走福州,原因何在?
正文:
曾经,某百货巨头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广泛的业务范围,在零售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年营业额高达60.13亿元,是众多消费者心中的购物圣地。然而,如今,这家曾经的零售巨头却遭遇了困境,不得不选择“败走福州”。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不禁要问:曾经风光无限的百货巨头,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传统百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价格优势,使得许多消费者逐渐转向线上购物平台。同时,其他零售业态的崛起,如购物中心、超市等,也对传统百货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2. 经营策略失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这家百货巨头可能没有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例如,对线上业务的投入不足,对新兴消费群体的需求把握不准,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
3. 资金链紧张:在经营困境中,资金链的紧张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果这家百货巨头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将很难维持正常的运营。
4. 内部管理问题:内部管理问题也是导致企业走向困境的重要原因。如果这家百货

相关内容:


作者:黑天鹅 图片来源:独角Mall福州通讯员黄大仙


年轻人:“我小时候家里人经常带我来这里逛街吃饭。”


年长的依姆:“我年轻的时候在这里买衣服。”


“记得刚来福州时,大洋百货还是神一样的存在。”


对于福州人来说,大洋百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据其官网显示,大洋百货最辉煌时期,仅在福州一城就开设了4家分店,为全国之最。2011年,大洋百货营业收入达258亿新台币,2012年6月,大洋百货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


来源:大洋集团官网


大洋百货出身赫赫,万达曾投资,王健林曾是它的法人。


来源:联商网


大洋百货曾立下豪言壮志:打造国内最大的流行百货帝国!


来源:八闽证券周刊


曾经一时风光无两,今时今日却凄惶不已。


近日,福州大洋百货东街店称,将或闭店或关闭部分楼层!


来源:福州大洋商业有限公司


一则“由于租赁的物业租约行将到期,大洋百货东街店面临着部分楼层闭馆危机”的消息传出,引起了业内不少的反响。


现如今,福州大洋百货的情况如何?近年来,接连闭店,大洋百货是如何从昔日雄赳赳、气昂昂的霸王节节败退?


独角Mall的福州通讯员黄大仙分别于8月25日中午、晚上来到福州大洋百货,实地探访!


来源:独角Mall实拍


01

占据福州最火热:东街口商圈

却死气沉沉


福州最火热的商圈,要数东街口。


东街口商圈人潮涌动,日均人流量超过11万。2019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40亿元,比增30%,居福州全市各商圈首位。


然而,在这样的黄金地段,大洋百货却死寂沉沉。


在地铁指示图上,大洋百货甚至不配拥有姓名。


来源:独角Mall实拍


库存商品底价出清

却无人问津


服装店随处可见“租约即将到期,库存商品底价出清”的贴示。


来源:独角Mall实拍


但是每层楼都没什么人。


来源:独角Mall实拍


大洋百货本身体量就小,老旧的百货模式也很难吸引到年轻的顾客群体,整栋楼除了星巴克和海底捞外的其他地方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人气。


美妆品牌亮眼

销售员比顾客都多

只听到空荡荡的背景BGM


大洋百货一楼的美妆品牌还是很不错的。有Burberry、Lamer、Sisley、Dior等美妆大牌。


来源:独角Mall实拍


但是,顾客也是寥寥无几,甚至销售员数量比顾客都多,专柜的销售员稀稀拉拉的,也不拉客。要么在闲谈要么在玩手机。


“走进去里面空空荡荡你会觉得习以为常,一般去逛街不管是商场还是商业街,我们通常都会听到比较嘈杂的人声,这个声音是可以盖过商家播放的背景音乐的,但是在大洋你就可以很清晰地听见商场播放的音乐声。”独角Mall福州通讯员黄大仙说。


来源:独角Mall实拍


冰火两重天

八一七路另一侧

东百热闹非凡


“大洋这个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还有人会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情怀支撑吧。”


抛开大洋不提,这一侧也基本没有其他可以引流的项目,电信大楼连着到教堂西侧这一片是常年空置的状态,再往南就是空置的楼房和社区底商(空铺率至少50%那种)。


而八一七路的另一侧,西侧东百A、C馆连着三坊七巷,客流络绎不绝很热闹。


来源:独角Mall实拍


拍照的时候身边就是不停有人经过的状态,这两年东百也是积极转型,C馆引入很多潮玩、美食品牌就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商场内部服饰层看着好像也没有特别多人,但就是陆陆续续没有断过,就是有人气。


02

大洋百货走过近20年

万达撤股,王健林曾是法人

近年来全国接连闭店


多年以后,回想起2002年9月那个遥远的日子,依旧是东南偏南福州城商业圈值得纪念的一天。


2002年9月,由原上海太平洋百货总经理携团队共同创立,万达集团为股东,中国前首富王健林(曾)为法人、董事长的大洋百货集团,将第一家门店落到了福州当仁不让的中轴线八一七路,于国际商厦开出大洋百货流行馆,也就是东街口店。


在最巅峰时期,大洋百货凭借着在美妆、女装等产品线的优势一度领衔福州百货业态:


●2002年9月,位于东街口的大洋百货流行馆开馆,是福州首个“流行百货”概念倡导者。


2011年大洋百货营收高达258亿新台币,近四年来复合增长率达27.66%,2011年对于大洋来说,春风得意。


2012年,其在福州百货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左右。


●基于登陆第一城福州的巨大成功,战南京攻武汉……大洋百货尔后势如破竹,并于2012年6月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在全国15家门店中,福州一城就独占4家。


来源:福建日报


孰料,这便是大洋集团的巅峰。


2003年,大洋百货突然易帜:资金吃紧,万达撤股,王德明出走。


来源:网易商业报道


最近几年的年营收都只有上市前的2011年营收258亿新台币的零头而已。


来源:官方报道 制图:独角Mall


这些年,全国大洋百货也频频传来闭店的消息。


●2012年5月1日

无锡大洋百货闭店,退出无锡市场

●2013年5月31日

石家庄大洋百货闭店,告别石家庄

●2016年11月30日

西安大洋百货闭店,和西安说拜拜

……

●2018年12月31日

苏州大洋百货也不再经营……


福州大洋天地已经于2020年的1月关闭,经营权交还给了正大广场。


2020年11月11日,大洋百货更名,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百货”产业。


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大洋晶典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赢商网


03

分散式产权是硬伤

自曝连年亏损

终究要别了


当初,2011年第一期租约到期后,也曾同样爆发过小业主的维权。不过,由于当时处于百货业态的巅峰期,大洋百货以预付季度租金等承诺,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2011年10月至2021年9月的续约。


但今时不同往日,据透露,目前大洋商业与小业主的续约谈判,尚未达成签约户数80%以上的目标,大洋百货东街店1~3楼整体承租存在不确定性。


“连续数年处于经营亏损状态。” 大洋商业自曝,自身负担日益沉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支付给小业主的租金成本已不符合市场水平”。


福州大洋百货败退,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产权分割。


首先,早期分散性产权商场租金回报诱人,却为日后埋下隐患。


分散型产权商场的存在,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早年的租金回报足够吸引人,手上有足够资金的人都愿意投钱然后“躺平”等着数钱。但在电商普及之后,线下门店的热度一年不如一年,弊端也就随之出现。


其次,本质上业权大于经营权,多个商户个体利益与商场整体利益的矛盾。


据了解,大洋百货一共有311个商户,商户各有各的想法,而一个一个和商户谈,困难重重。


商户在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时,直接的表现要么是拒绝回租统一经营,要么是提高房租,抬高统一经营者的回租成本。


事实上,无论是多好的地段和物业,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经营者进行统一的经营,难以提升整个商场的经营档次。如果商户自行经营,服务和商品质量也难以保证,最后商场做不起来,损害的还是商户本身的利益。


从企查查上福州大洋的风险提示可发现,小业主们与大洋旷日持久的租赁合同纠纷,可以窥见台面上与台面下的利益博弈与暗流涌动。


来源:企查查


最后,分散业权项目的整体收购难度较高。


因为需要众多持有人在若干事项上达成一致。对于收购方来说,沟通成本也会比单一业主的项目增加很多。


04

大洋百货遭淘汰

可惜了,福州商圈痛失大将

万象城、苏宁将入局


痛失福州大洋百货,三方皆输。


首先,对于福州大洋百货而言,惜败东百。大洋百货或闭店或关闭1-3楼店铺,很可能意味着失去东街口。


曾几何时,福州大洋百货是东百的榜样。


大洋百货一度吊打东百东街店,并让东百喊出“远学上海深圳近学大洋”口号。


来源:独角Mall实拍


如今福州大洋百货黯然失色,成为了东百的小跟班,甚至被东百狠狠拍在了沙滩上。


即使只是关闭部分楼层,也很难激起很大的水花,大概率还是会失去东街口这个黄金位置。


其次,对于300多家商户而言,失去大洋这棵大树,前途未卜。


即使经营不佳,但至少还有大洋这棵大树傍身。失去了大洋,对于商户而言,未来更是一片迷茫。


最后,对于福州东街口商圈而言,可能沦为单边街。


热闹是别人的,东侧什么都没有。


原本,八一七路东侧本就人气一般,靠大洋百货撑起。


失去大洋百货,更是意味着寒蝉凄切了。东街口商圈极有可能沦为单边街。


然而,成王败寇,优胜劣汰是商业变化常事。


明年,华润万象城、嘉里中心、榕发悦动广场、中骏世界城购物中心、银丰广场等项目也将入市或启动建设,福州商业再次迎来“大爆发”。


福州的华润万象城将商业部分定位为福州首个Luxury+购物中心,将引入300+品牌和100+城市首店,以及两大华润自营高端品牌。


来源:万象城微信公众号


此外,也有消息称,苏宁广场升级后的1期A馆将重金引进重奢品牌,预留的铺位包括了LV、GUCCI等。


未来谁能称霸福州商圈,还有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