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拉夏股权再掀拍卖潮,实控人格局或将重塑?

这条消息指出了“ST拉夏”(即ST罗顿,公司全称:浙江罗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再次陷入股权拍卖的困境,并且可能引发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风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条消息:
1. "ST拉夏的困境": “ST”标识表示该公司股票存在退市风险,通常是因为财务状况不佳(如连续亏损)、违规担保、资金链断裂等原因。 “股权拍卖”表明公司可能因为债务问题,将其持有的股权(可能是子公司、资产或其他公司股份)进行司法拍卖以偿还债务。这通常是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时的处理方式之一。
2. "实控人风险": 实际控制人(通常指最终掌握公司控制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变更意味着公司的管理层和决策方向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股权被外部投资者(包括法院指定的买受人、其他债权人等)竞得,那么原有的实际控制人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新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可能会对公司进行重组、改变经营策略,甚至可能导致公司走向清算或退市。
3. "“又添”的含义": 这表明ST拉夏并非首次面临股权拍卖的问题,这可能反映了公司债务问题的持续性和严重性,或者其解决债务的努力(如之前的拍卖)

相关内容:

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魏官红

继实际控制人邢加兴1.42亿股股票走上司法拍卖程序后,*ST拉夏(603157,SH)第二大股东上海合夏4520万股股票也将被拍卖。

3月1日晚,*ST拉夏发布《关于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股份将被司法拍卖的提示性公告》,因公司控股股东邢加兴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合夏未履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产生的公证债权,上海金融法院拟拍卖或变卖邢加兴和上海合夏合计持有的1.868亿股A股股票及孳息。

其中,邢加兴持有的1.42亿股股票已经处于司法拍卖程序,占公司总股本25.85%,而上海合夏持有的公司4520万股股票(均为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25%)将于3月26日在上交所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公开进行股票司法拍卖。

公告表示,若上述被拍卖的股份全部或大部分成交,可能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和大股东发生变更。

公司经营战略从直营到多品牌,目前旗下有10个自有品牌,2019年年底公司共有4878个境内经营网点,2017年顺利在上交所上市……通过*ST拉夏的官网介绍,依稀能看到国内女装品牌第一股“中国版ZARA”的光环,但官网之外的拉夏却没有那么光鲜。

记者梳理历年财报发现,*ST拉夏2017年至2019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9.99亿元、101.76亿元及76.66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断下降,2018年净利润首次转负,净亏损1.60亿元,2019年亏损幅度则进一步扩大为21.66亿元。

服装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总经理程伟雄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直营+多品牌的商业模式最终使得拉夏贝尔包袱加大,店多、品牌多、库存多、打折多等四大问题,是导致拉夏贝尔经营业绩频频下滑的主要原因。

年报显示,2017年年底,公司经营网点数量达到9448个,2018年年底网点数量为9269个,“坚持多品牌差异化发展战略”和“坚持多种模式开拓国内市场”被写进发展战略。

直到2019年,财报中的经营策略变成了“收缩聚焦、降本增效”,2019年年底公司经营网点数量锐减至4878个,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6月30日,*ST拉夏线下经营网点数量为3667个。

伴随业绩下滑的是股价狂跌不止,上市即巅峰,*ST拉夏股价在2017年创下30.62元/股历史高位,最高市值超过160亿元,而今年以来也创下最低股价1.21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50亿元。

除了业绩和股价,*ST拉夏管理层频繁换人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根据记者梳理,2020年以来,*ST拉夏的董事长和总裁就已经更换多次。

2020年2月4日,*ST拉夏公告称,刑加兴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并提名陆尔穗担任董事长,但2020年5月,任职董事长不到2个月的陆尔穗又被段学锋接任。根据介绍,段学锋此前并不在*ST拉夏工作,主要从事投资行业。

今年1月,在*ST拉夏工作十七年的张莹接任董事长,但2月22日晚,公司公告张莹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目前由吴金应担任董事长。履历显示,吴金应在2001年便参与了上海徐汇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ST拉夏的前身)的组建,也是老员工。

管理层的频繁变动似乎将公司内部的问题放在了明面上,但无论结果如何,这显然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3月1日,*ST拉夏报收于1.66元/股,总市值仅9.091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