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巨亏近50亿,一代女装巨头ST拉夏退市倒计时,传奇陨落?”

这是一个关于ST拉夏(拉夏贝尔)财务困境和面临退市风险的新闻摘要。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整理的要点:
1. "公司背景": ST拉夏,曾被誉为“一代女装之王”,是中国服装行业的知名品牌。 2. "财务困境": 公司正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根据信息,过去四年该公司累计亏损金额接近50亿元人民币。 3. "退市风险": 严重的亏损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低于面值(“面值退市”),使其面临退市的风险。这已是ST拉夏连续第二个会计年度触及退市条件,因此进入了退市倒计时。 4. "现状": 由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消除退市风险(例如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大幅扭亏等),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标识)。
"总结": ST拉夏的持续巨额亏损使其股价跌至危险边缘,正严格按照上市规则进入退市程序的最后阶段。这标志着这家曾经的行业龙头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例如具体的亏损年份、亏损原因分析、退市的具体规定细节或公司的应对措施等,可以进一步查询相关的财经新闻报道或公司公告。

相关内容:

>本报记者 李正

4月14日晚间,*ST拉夏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2022年4月14日收到上交所《关于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公司A股股票将于4月2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上交所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ST拉夏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2亿元。对于亏损原因,公告中指出,因受外部疫情、债务利息、逾期罚息、诉讼费用以及存货库龄增加计提存货跌价损失、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8年-2021年,拉夏贝尔连续四年业绩亏损,合计亏损约49.87亿元。

拉夏贝尔(*ST拉夏)成立于2001年3月14日。作为一家包含多品牌运营的服装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从事设计、品牌推广和销售服饰产品等业务。曾在2018年创下门店数量9269家的峰值,并于当年实现101.76亿元的营收,成为当时国内女装上市企业营收NO.1。

虽然门店数量众多,但从拉夏贝尔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4.99亿元来看,当年单个门店的平均利润贡献仅约5.3万元,对于一家直营店来说,房租、人力等任何一项成本的增长都有可能将利润消耗光。

数据显示,2018年拉夏贝尔存货高达25亿元,且绝大部分为库存商品。随之而来的清库存压力也使得拉夏贝尔无暇再顾及产品创新,而在快时尚界,放弃创新无异于坐以待毙。拉夏贝尔之后的几年里连续亏损。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拉夏贝尔单店平效(销售业绩/店铺面积)低的现象早已在扩张初期就显现出来,而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下,还继续将募集资金投入直营渠道建设的做法确实需要反思。

程伟雄表示,拉夏贝尔虽然门店众多,但是旗下七八个品牌混杂在一起,给消费者体验差异化不大,看似集合店,实际上却是在其女装的招牌下各个品牌的不同标签,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加之拉夏贝尔女装全国类似的大型门店很多,但门店内重复陈列现象严重,平效自然难以提升。

“此外,库存问题也是拉夏贝尔女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后期渠道的多元化和直营并没有彻底解决库存问题,反而随着大举扩张使得库存随之增加。”程伟雄说。

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上涨的各项成本支出以及新冠疫情的反复冲击,国内服装快消品企业该何去何从?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服装企业首先应利用已有的款式设计和供应链等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适当收缩规模,精简门店,帮助企业削减资产规模,由重资产模式转为轻资产模式,减轻资金链压力。其次,积极迎合线上市场发展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转向细分客群市场,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创新自身的商业模式,加快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优化企业现金流。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