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记忆,探寻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名乐等经典品牌的往昔辉煌

这些品牌确实都是福建,特别是泉州鞋业的代表作,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提到“福建记忆”,它们是绕不开的话题。
让我简单回顾一下,并根据普遍认知,谈谈我对这些品牌的印象:
1. "德尔惠 (Deerway):" "印象:" 这可能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了。尤其以其标志性的“阿甘鞋”而闻名,那个慢跑鞋造型,很多人小时候都穿过或见过。广告语“德尔惠,德尔惠,快乐有我”也很有年代感。它代表了中国鞋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缩影。后来也尝试过篮球鞋等领域,但可能辉煌时期集中在2000年代初。
2. "喜得龙 (Xide Long):" "印象:" 这个品牌在篮球鞋领域非常有影响力,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很多80后、90后小时候打篮球穿的运动鞋里,有很大概率是喜得龙。它的篮球鞋设计、性价比在当时都很有竞争力,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竞争激烈。虽然现在国际品牌更强势,但喜得龙在篮球爱好者心中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3. "金莱克 (Jinlike):" "印象:" 这个品牌同样与休闲鞋、运动鞋紧密相关。它的产品线可能更偏向于日常穿着和年轻市场。记忆中,金莱克也是那个时代非常

相关内容:


曾经,央视五套被称为“晋江频道”,如今,这个频道里的不少主角已悄然退场。

福建泉州晋江,一个被誉为“中国鞋都”的县级市,巅峰时期曾有3000多家制鞋企业在此扎根。这里诞生了安踏、特步、361°等知名品牌,也孕育了许多曾风靡全国却又悄然消失的名字。

德尔惠、喜得龙、金莱克、名乐……这些曾经响当当的品牌,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如今却大多黯然离场。

素材来源于网络


01 辉煌往昔:晋江品牌的黄金时代

时光倒回二十年前,晋江鞋业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1999年,安踏开创性地以80万元签下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代言,并在央视投放广告,销售额一举突破3亿元大关。

这一成功刺激了无数晋江企业家。很快,特步找来谢霆锋,喜得龙签约郭富城,金莱克瞄准王楠与张怡宁,德尔惠则揽下周杰伦。

短短时间内,晋江冒出了1400多个品牌,纷纷寻找明星代言,以至于CCTV-5被戏称为“晋江频道”。

2000年后,晋江鞋企迎来上市潮。2007年,安踏登陆港交所;2009年,喜得龙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股价最高达到13.69美元。

这些品牌当年各领风骚,喜得龙在2004年销售额高达6.2亿元,而当时安踏仅3.11亿元,不足喜得龙的一半。

素材来源于网络

02 现状凄凉:昔日巨头的不同结局

如今的晋江没落品牌,境况各有不同。

喜得龙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7年5月9日,晋江市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喜得龙重整程序,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品牌正式宣告破产。

德尔惠的结局稍好,但同样令人唏嘘。公司因负债超6亿元而停业,多处资产被抵押拍卖。如今品牌主体已变更为凯天体育,巅峰时期在全国拥有的4000多家门店已萎缩到不足1000家。

金莱克虽然还在苦苦支撑,但已日渐“消声”。其在2010与2011年时年营业额还能达到30多亿元,但如今一年只开两次订货会,来的经销商仅几百人,与昔日的数千人相去甚远。

素材来源于网络

03 没落原因:晋江鞋企的共同困境

这些曾经辉煌的品牌为何集体没落?

家族化管理的弊端在企业做大后凸显。晋江鞋企多起家于“家庭手工作坊”,家族观念重,缺乏现代化管理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盲目追求上市也拖垮了不少企业。德尔惠痴迷上市达7年之久,付出了巨大代价;贵人鸟则因上市后盲目扩张而陷入债务危机,逾期贷款及债券本金合计达25.57亿元。

面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同样是致命伤。当各大运动品牌纷纷触网,布局电商时,喜得龙却迟迟不见动静,直到2015年才开始布局网络分销系统,而且所售产品基本为旧款,错失了转型良机。

产品同质化严重、过度扩张导致的库存危机、国际品牌的冲击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些品牌的衰落。


素材来源于网络

就在这些昔日巨头纷纷落寞的同时,安踏凭借多品牌战略在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成为继耐克、阿迪达斯之后,第三个跨入“千亿俱乐部”的运动品牌。

晋江鞋业的故事仿佛一场商业轮回,有人黯然离场,有人高歌猛进。

在陈埭镇,那些空置的厂房静静矗立,等待着下一批怀揣梦想的制鞋人,而德尔惠厂区那条“回归本质,稳扎稳打”的横幅,或许已为后来者指明了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