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济南世茂广场进行品牌和业态调整的重要信息。这通常意味着商业项目正在进行策略性的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吸引更多客流或提升竞争力。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消息:
1. "规模调整 (30% Brand Adjustment):"
"含义:" 指的是商场内品牌数量或类型的调整达到了总量的30%。这可能包括:
"替换:" 告别一部分业绩不佳、老化或与商场定位不符的品牌。
"引入:" 新增符合当前消费趋势、年轻化、体验式或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
"调整:" 对现有品牌进行组合优化,比如增加餐饮、娱乐或服务类业态的比例。
"目的:" 提升整体品牌组合的吸引力、新鲜感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2. "业态升级 (Format Upgrade):"
"含义:" 指的是对商场内部分店铺或整个区域的经营模式、服务内容、环境体验等进行提升。例如:
"体验化升级:" 增加更多互动体验项目、主题活动空间。
"服务化升级:" 提升餐饮服务的品质和环境,增加社交属性。
"数字化升级:" 引入更多智慧零售、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环境升级:" 改善公共区域环境、增加舒适座椅
相关内容:
“(2017年)9月,济南世茂广场完成30%品牌调整及业态升级。”世茂股份(600823)近日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称,其于去年有针对性地对下属各商业广场开展了品牌调改工作,“由此,公司将不断推动现有商业项目升级换代,力争以崭新面貌回归市场。”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世茂股份2017年半年报中也曾透露,对于济南世茂广场、济南宽厚里等在内的项目,开展了商户品牌提升换档的工作,“并结合宽厚里三期于(2017年)下半年的正式面世,持续丰富品牌内容,吸引更多消费者。”
“在世茂的调整中,单纯以产品销售为主的店铺现在不断在优化,可能比重在降低,以餐饮、娱乐等体验式为主的业态、以及美容美发等服务型业态,会在综合体中大行其道。”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杜岩2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世茂股份在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济南、南京、福州、厦门、青岛、苏州、宁波等在内的20多个城市,运营多处大型商业综合体及若干住宅地产项目,在业务架构上“以商业地产为主、多元业务为辅”。
2011年5月,世茂股份全资子公司济南世茂置业有限公司与济南市历下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以17.1亿元联合竞得位于济南解放阁舜井街片区地块,总土地面积13.26万平方米。
世茂股份在2014年年报中曾提到,济南世茂国际广场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位于济南市中心核心区域,毗邻济南标志性建筑解放阁、泉城广场,北接济南“金街”泉城路,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是公司精心打造的集创意、社交、时尚与商业等全新消费理念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如今,在电子商务冲击、商业地产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中,开业近4年的济南世茂广场,逐步在优化调整店铺组合。
杜岩对经济导报记者分析说,从电商发展来看,单体的小店或品牌进入综合体,如果它的产品走的是O2O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可能会对综合体的零售业态产生一种冲击,也就是说很多消费者形成了线下看东西、线上购买的习惯。
“如何把消费者吸引到综合体中?餐饮、娱乐等体验业态会成为主流,它们会在综合体中占据很大比重,因为这些是线上销售和服务没有办法替代的。”杜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