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力推校服新标准,集体商标助力产业迈向千亿级新高峰

这是一个关于佛山禅城区校服产业发展的积极消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新闻:
1. "发布团体标准 (Issuing a Group Standard):" "目的:" 制定一个由行业相关方(如企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制定的标准,而非政府强制性标准。这通常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反映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前沿水平。 "意义:" "提升质量:" 标准化生产有助于规范校服的品质、安全(如面料、染料安全)、耐用性、舒适性等,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规范市场:" 减少低价劣质产品的竞争,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明确要求:" 为企业生产、为学校采购、为学生穿着提供明确的质量依据和参考。 "提升品牌形象:" 遵循高标准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校服产业的专业形象和信誉。
2. "启用集体商标 (Enabling a Collective Trademark):" "目的:" 创建一个代表禅城校服区域品牌的商标。集体商标由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持有和管理,授权符合标准的成员企业使用。 "意义:" "区域品牌建设:" 打造“禅城校服”的区域公共品牌,提升禅城校服的整体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品质保证标志:"

相关内容:

6月28日,佛山市禅城区校服团体标准在“中国针织名镇”张槎正式发布,“张槎针织”集体商标同步启用。活动现场,天纺标(佛山)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签约落地,与张槎共建纺织服装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构建起“标准制定-检测认证-品牌输出”全链条生态体系。

标准先行:划分功能款与品质款校服

仪式上正式发布了佛山市禅城区校服团体标准。该标准聚焦学生校服的安全、舒适与品质,对校服面料、工艺、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细化的要求,旨在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优质的校服产品,让“张槎校服”成为校园的亮丽风景线。

禅城区校服团体标准由张槎联合天纺标等权威机构制定,创新性划分功能款与品质款两级体系,实现安全性能、服用性能、舒适性、使用便利性四大升级。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刚现场解读标准时强调,作为全国最大的校服面料生产地(供应全国超60%校服面料),该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旨在与张槎针织服装行业协会共同守好校服质量关,将进一步提升禅城校服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学生穿着安全舒适。

该标准制定响应了2024年10月佛山市推行的中小学生校服市场化改革。佛山各区教育局将不再统一招标校服供应商,改为校服供应商根据各区校服款式及标准制作生产和销售校服,家长可以从市场自行购买。团体标准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质量。

平台赋能:龙头检测机构落子强链

活动现场,天纺标(佛山)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正式签约。作为拥有两大国家级检测平台的行业龙头,天纺标将在此建立华南旗舰检测中心。同步启动的“一站式”质量服务站,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7大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质量解决方案。

据了解,今年6月,佛山市发布了《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质量标准与制造业融合行动。

这项融合在张槎得到实践。“张槎针织”集体商标启用,标志着区域产业从代工制造向品牌经济转型。目前,张槎已汇聚3.7万家市场主体,形成年产200万吨的全国最大针织面料基地,是最大校服面料供应地(占全国60%),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李红表示:“集体商标将凝聚‘中国针织名镇’‘国家级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势能,助推价值跃迁。”

千亿路径:四大攻坚锚定产业未来

张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玉军阐释针织服装产业升级路径。其中提到,要加速建设佛山针织创新大厦,占地500亩的中国(佛山)品牌服装总部基地,以塱沙路为轴打造“中国品牌服装街”,深化国潮IP孵化与跨区域合作,打通全产业链闭环。

同时,支持更多企业建设智能车间,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依托广东职院服装产业学院(9月招生)、“环佛大创新圈”规划等,破解产业人才错配痛点。

根据规划,张槎将实施针织服装全链条创新跃升行动,打造中国品牌服装之都,力争2028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