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你俩之前好像没有在电影合作过(《缘路山旮旯》没有同框),之前对对方的印象是怎样的?
Jennifer:我只记得很久之前和她吃过一次饭,由《蓝天白云》开始已经觉得这个人很厉害,因为那不是一般人演到的角色。还有,她是个很会思考、很勇敢的女孩子。
Rachel:正啰!(笑)我也觉得Jennifer很勇敢,而且很能干,不是故意讚她,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独立、很清楚自己想要甚么的女孩。
ELLE:请试试用三个字词来形容对方。
Rachel:首先是坚毅,我觉得Jennifer的精神很坚毅;然后是有勇气,无论之前遇到甚么事也好,她也坚决继续当演员,令我觉得她很有勇气。第三是幸福,我很开心她有一个如此幸福的人生。
Jennifer:第一是聪明,Rachel很擅于思考、很清晰;第二是外冷内热;第三是好靓(很美丽),也许不是一般观众眼中的典型美女,但她的美是由心而发的,而且在镜头下更加有魅力!
Jennifer:我只记得很久之前和她吃过一次饭,由《蓝天白云》开始已经觉得这个人很厉害,因为那不是一般人演到的角色。还有,她是个很会思考、很勇敢的女孩子。
Rachel:正啰!(笑)我也觉得Jennifer很勇敢,而且很能干,不是故意讚她,我认为她是一个很独立、很清楚自己想要甚么的女孩。
ELLE:请试试用三个字词来形容对方。
Rachel:首先是坚毅,我觉得Jennifer的精神很坚毅;然后是有勇气,无论之前遇到甚么事也好,她也坚决继续当演员,令我觉得她很有勇气。第三是幸福,我很开心她有一个如此幸福的人生。
Jennifer:第一是聪明,Rachel很擅于思考、很清晰;第二是外冷内热;第三是好靓(很美丽),也许不是一般观众眼中的典型美女,但她的美是由心而发的,而且在镜头下更加有魅力!
ELLE︰《白日之下》以2015年剑桥护老院虐待院友事件为原型,探索社会福利、新闻工作、老人与残疾人士以至照顾者的苦况等等比较沉重的题材,你们首次收到剧本时有甚么感觉?
Jennifer︰看罢剧本的那一刻的感觉是︰「哗,这剧本真的很好!」觉得自己很幸运,是我遇过最好的剧本。而且也知道阿简(导演简君晋)花了四、五年时间去準备这个故事,所以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把它演好!不然就是辜负了别人,亦辜负了这个如此有意义的故事。另一个感觉就是很愤怒,为何这个世界可以如斯荒谬?因为剧本写的其实是(发生过的)新闻,有一些我们在网上还可以找到,有一些甚至是没有写进去,我们不知道的,却仍然在发生着。
Rachel︰我收到剧本是在试镜的时候,其实我当年已有留意这宗新闻(康桥之家的性侵事件),印象很深,那时已十分愤怒,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那个院长说了一些太荒谬的说话;那时令我最气愤的,是为何香港法庭不接受传闻证供?现实是,有智力障碍的受害人真的无法出庭作供。由于那时仍是比较年少,不懂得法律,想不明白为何会如此,这宗案件成为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一个郁结。直到有阿简这个试镜的机会,即时便觉得︰终于有人去说这件事了!
Jennifer︰看罢剧本的那一刻的感觉是︰「哗,这剧本真的很好!」觉得自己很幸运,是我遇过最好的剧本。而且也知道阿简(导演简君晋)花了四、五年时间去準备这个故事,所以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把它演好!不然就是辜负了别人,亦辜负了这个如此有意义的故事。另一个感觉就是很愤怒,为何这个世界可以如斯荒谬?因为剧本写的其实是(发生过的)新闻,有一些我们在网上还可以找到,有一些甚至是没有写进去,我们不知道的,却仍然在发生着。
Rachel︰我收到剧本是在试镜的时候,其实我当年已有留意这宗新闻(康桥之家的性侵事件),印象很深,那时已十分愤怒,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那个院长说了一些太荒谬的说话;那时令我最气愤的,是为何香港法庭不接受传闻证供?现实是,有智力障碍的受害人真的无法出庭作供。由于那时仍是比较年少,不懂得法律,想不明白为何会如此,这宗案件成为一直埋藏在我心中的一个郁结。直到有阿简这个试镜的机会,即时便觉得︰终于有人去说这件事了!
ELLE︰甚么时候第一次看完整齣《白日之下》?看毕那一刻的心情如何?
Jennifer︰今年9月中,刚好是我生小孩之前的一个星期,那时大家都很担心,怕我的情绪会太激动。当时的心情非常紧张,其实我们之前一整晚都很紧张,因为毕竟是大家一起努力去做的一件事,终于可看到製成品。看完时感得心情很沉重,也很激动,很多场戏都令我回想起拍摄时的感受,同时希望观众不要因为觉得是沉重的主题而不想入戏院观看,虽然有些电影是为了娱乐的,入场是为了得到开心和欢乐,但亦有些电影其实代表了社会的一些人发声,或者提出某些事情让大家去思考。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怕沉重而避开不看,因为这些正是我们要面对的事。
Rachel︰第一次我也是和Jennifer一起看的,因为那时我刚好即将要和阿简一起去芝加哥电影节宣传,我跟他说︰唔,我想这齣戏我需要在香港先看过一次,不然要分享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也预料到自己会很激动。所以当时那配乐一出,我的情绪便自然地跟着音乐和演员走,看完那一刻真的十分震撼,我虽然十分安静,但情绪却不能平复。后来再回到香港分享,儘管之前有在外国做过,可能因为语言的关係,而且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当我一开口说广东话,我便了解到,我们演员一直追求所谓「being」,其实我们最多只能够做到「trying to become」而已,终究无法还原到、或者真正真切感受到他们(受害者)的伤痛,这是令我最难过和痛苦的事情。
Jennifer︰今年9月中,刚好是我生小孩之前的一个星期,那时大家都很担心,怕我的情绪会太激动。当时的心情非常紧张,其实我们之前一整晚都很紧张,因为毕竟是大家一起努力去做的一件事,终于可看到製成品。看完时感得心情很沉重,也很激动,很多场戏都令我回想起拍摄时的感受,同时希望观众不要因为觉得是沉重的主题而不想入戏院观看,虽然有些电影是为了娱乐的,入场是为了得到开心和欢乐,但亦有些电影其实代表了社会的一些人发声,或者提出某些事情让大家去思考。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怕沉重而避开不看,因为这些正是我们要面对的事。
Rachel︰第一次我也是和Jennifer一起看的,因为那时我刚好即将要和阿简一起去芝加哥电影节宣传,我跟他说︰唔,我想这齣戏我需要在香港先看过一次,不然要分享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也预料到自己会很激动。所以当时那配乐一出,我的情绪便自然地跟着音乐和演员走,看完那一刻真的十分震撼,我虽然十分安静,但情绪却不能平复。后来再回到香港分享,儘管之前有在外国做过,可能因为语言的关係,而且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当我一开口说广东话,我便了解到,我们演员一直追求所谓「being」,其实我们最多只能够做到「trying to become」而已,终究无法还原到、或者真正真切感受到他们(受害者)的伤痛,这是令我最难过和痛苦的事情。
ELLE︰从观众角度看《白日之下》,与置身其中演出时的感觉有何不同?哪一幕令你印象最深刻?
Jennifer︰当然电影的重点是院舍问题,但有些场口拍出来却是意料之外地感人,有一场是我接了通伯(姜大卫)和水哥(胡枫)出去,我没想过这一场看起来竟令我感动得眼眶也湿了;配乐也应记一功,因为也是由那一刻才开始有音乐。我发现,原来当自己跳出来当回一个观众,这一幕就会令我想起自己住院舍的长辈,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很可怜,时常想外出但却苦无机会。
Rachel︰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最后那一场,在雨中那些院友指骂着Jennifer的角色。那反映着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和扭曲,其实她饰演的记者明明正尝试去做一些正义或者正确的事情,但导演同时亦给空间予观众去反思︰你所谓的「正确」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可是千万别忘记公义和善良。再加上那一场里面还有一些特约和临时演员,我在其他电影看过他们演出,那一刻我看到导演真的很好,特意给这班一直默默努力耕耘的演员们镜头,一一捕捉他们演戏的状态,真的令我很感动。
Jennifer︰当然电影的重点是院舍问题,但有些场口拍出来却是意料之外地感人,有一场是我接了通伯(姜大卫)和水哥(胡枫)出去,我没想过这一场看起来竟令我感动得眼眶也湿了;配乐也应记一功,因为也是由那一刻才开始有音乐。我发现,原来当自己跳出来当回一个观众,这一幕就会令我想起自己住院舍的长辈,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很可怜,时常想外出但却苦无机会。
Rachel︰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最后那一场,在雨中那些院友指骂着Jennifer的角色。那反映着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和扭曲,其实她饰演的记者明明正尝试去做一些正义或者正确的事情,但导演同时亦给空间予观众去反思︰你所谓的「正确」可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可是千万别忘记公义和善良。再加上那一场里面还有一些特约和临时演员,我在其他电影看过他们演出,那一刻我看到导演真的很好,特意给这班一直默默努力耕耘的演员们镜头,一一捕捉他们演戏的状态,真的令我很感动。
ELLE︰《白日之下》这齣戏对你有甚么特殊意义?
Jennifer︰我从未试像今次这般,台前幕后真的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很用心、很努力去製作,这已经是很特别的体验,而在看完整个成品之后,意义更加重大。这么说或许有点夸张,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在香港历史上也会很重要,因为它在探讨值得大家关注,明明在光天白日之下发生、大家平时却看不到的事情,希望可以做到一点事、帮助到这班人。
Rachel︰电影中的记者线其实也有提到,有很多报道,香港人真的看过便忘掉,然后第二天又有相同的悲剧发生,无限轮迴。我觉得这齣电影除了勾起一个令我很难过的故事,然而我们在描述真实事件之余,同时亦让观众思考,我们如何在这个社会中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Jennifer︰我从未试像今次这般,台前幕后真的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很用心、很努力去製作,这已经是很特别的体验,而在看完整个成品之后,意义更加重大。这么说或许有点夸张,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在香港历史上也会很重要,因为它在探讨值得大家关注,明明在光天白日之下发生、大家平时却看不到的事情,希望可以做到一点事、帮助到这班人。
Rachel︰电影中的记者线其实也有提到,有很多报道,香港人真的看过便忘掉,然后第二天又有相同的悲剧发生,无限轮迴。我觉得这齣电影除了勾起一个令我很难过的故事,然而我们在描述真实事件之余,同时亦让观众思考,我们如何在这个社会中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ELLE︰Jennifer你在戏中与姜大伟的对手戏甚多,而且细緻感人,与这位老前辈合作的体验如何?
Jennifer︰首先,我知道他从前演很多大侠角色,但是自己没有看过演大侠时的他,对他的认识都是来自一些剧集上的形象,可是当见到真人时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他真的非常nice!大概他也知道我们会怕他,所以他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们一班新演员聊天,然后有问必答,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演戏和人生的事情。亦因如此,埋位时真的很舒服;与他演戏,你会感觉到他很主动投入,很多主意也是他出的。例如结局时很重要,他把帽子送给我的动作就是他即场想出来的,那时候拍到第三take,他说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可怜,被骂又淋着雨,让他很想保护我。他把帽子戴到我头上对整场戏帮助很大,他真的是个很好的对手,无论戏里戏外都很帮忙,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是十分幸福的事。
ELLE:Jennifer饰演的记者凌晓琪贯穿、带动整个故事,在戏中亦面对不少矛盾与挣扎。你觉得这角色最难演地方在哪里?
Jennifer:这角色最难演之处是她时常要按捺着自己,不让人知道心里的感受,是个很压抑的角色。因为她想承认自己有这种天真的想法,(把感情投射到自己调查的新闻上),只有对着John哥(姜大卫)才有表现出来。
Jennifer︰首先,我知道他从前演很多大侠角色,但是自己没有看过演大侠时的他,对他的认识都是来自一些剧集上的形象,可是当见到真人时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他真的非常nice!大概他也知道我们会怕他,所以他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们一班新演员聊天,然后有问必答,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演戏和人生的事情。亦因如此,埋位时真的很舒服;与他演戏,你会感觉到他很主动投入,很多主意也是他出的。例如结局时很重要,他把帽子送给我的动作就是他即场想出来的,那时候拍到第三take,他说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可怜,被骂又淋着雨,让他很想保护我。他把帽子戴到我头上对整场戏帮助很大,他真的是个很好的对手,无论戏里戏外都很帮忙,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是十分幸福的事。
ELLE:Jennifer饰演的记者凌晓琪贯穿、带动整个故事,在戏中亦面对不少矛盾与挣扎。你觉得这角色最难演地方在哪里?
Jennifer:这角色最难演之处是她时常要按捺着自己,不让人知道心里的感受,是个很压抑的角色。因为她想承认自己有这种天真的想法,(把感情投射到自己调查的新闻上),只有对着John哥(姜大卫)才有表现出来。
ELLE:Rachel你今次演的小玲有着严重的智力障碍,演得入木三分,被视为一大突破。为甚么会演得如此投入?探索角色的过程是怎样的?
Rachel:其实我一开始对要演这个角色没有多大信心,首先我会觉得责任很重大,而且不知道自己在技艺上能否完全做到。之后我和阿简沟通过,正如龚姐(龚慈恩)的角色所说:「他们都是人」,我们想将所谓「院友」的角色人性化地呈现出来,不要去标籤他们为智障人士,或是被遗忘的老人家。即是以一个人性的角度切入,没错他们的确有智力上的障碍,可是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其实是跟正常人一样的,从这个角度再去分析角色。
探索过程中,我做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準备和功课,虽然因为疫情关係,无法真的请几位智障人士去面谈观察,这反而启发了我其实演智障角色不需要模仿,而是要了解他们的前设、有甚么限制等等。然后我再跟阿简讨论,究竟这个角色是怎样的呢?坦白说,在悲剧发生之前,院舍对这班人来说是一个安乐窝,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所以我们都会相信,发生这些事情之前,她(小玲)一定很享受那里的生活,会很开心、又有玩具玩。所以我的前设是,小玲是个开心果,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朋友;至于在悲剧发生后,我们研究了一些医疗上的报告,想了解智障人士面对一些不可抗力的情况时,会有甚么反应?例如报告中提到有些智障人士会选择打人、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小玲的角色是一个有礼貌旳小妹妹,我认为这举动并不适合她的性格,就是这样,小玲这角色慢慢发展成现在观众们看到的方向。
Rachel:其实我一开始对要演这个角色没有多大信心,首先我会觉得责任很重大,而且不知道自己在技艺上能否完全做到。之后我和阿简沟通过,正如龚姐(龚慈恩)的角色所说:「他们都是人」,我们想将所谓「院友」的角色人性化地呈现出来,不要去标籤他们为智障人士,或是被遗忘的老人家。即是以一个人性的角度切入,没错他们的确有智力上的障碍,可是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其实是跟正常人一样的,从这个角度再去分析角色。
探索过程中,我做了很多不同角度的準备和功课,虽然因为疫情关係,无法真的请几位智障人士去面谈观察,这反而启发了我其实演智障角色不需要模仿,而是要了解他们的前设、有甚么限制等等。然后我再跟阿简讨论,究竟这个角色是怎样的呢?坦白说,在悲剧发生之前,院舍对这班人来说是一个安乐窝,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所以我们都会相信,发生这些事情之前,她(小玲)一定很享受那里的生活,会很开心、又有玩具玩。所以我的前设是,小玲是个开心果,是一个很有礼貌的小朋友;至于在悲剧发生后,我们研究了一些医疗上的报告,想了解智障人士面对一些不可抗力的情况时,会有甚么反应?例如报告中提到有些智障人士会选择打人、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小玲的角色是一个有礼貌旳小妹妹,我认为这举动并不适合她的性格,就是这样,小玲这角色慢慢发展成现在观众们看到的方向。
后记:
余香凝和梁雍婷是两个予人感觉截然不同的演员,有时反而让人忘记两人其实同年出生。两人这几年各自在影视方面默默耕耘,在不算太好的市道中仍持续有作品面世,于观众心中留下印象之余,亦不断磨练着演技。今次两人凭《白日之下》分别提名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与最佳女配角,看来明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也不会漏网(千万希望),对这两位新世代演员固然可喜,但对香港电影与观众来说又何尝不是?纯粹的才华能够得到相应的赏识与肯定,不也是令人快意的公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