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启示录,从“浮尘散尽—你是你”看服装品牌定位的哲学逻辑

我们来解读一下《天幕红尘》这部剧所呈现的“浮尘散尽—你是你”服装品牌的定位逻辑。
这个品牌名称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和情感内核,其定位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核心理念:“浮尘散尽” - 求索本真,摆脱束缚" "“浮尘”的象征意义:" 在剧中,“浮尘”可以指代世俗的纷扰、社会的规则、他人的眼光、过往的经历、物质的束缚、身份的标签等等。这些“浮尘”常常让人迷失自我,疲于奔命,难以看清内心的真实渴望。 "“散尽”的寓意:" 指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精神上的觉醒、经历重大变故后的反思、或是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态度)摆脱这些外在的“浮尘”的笼罩和影响。 "定位指向:" 品牌定位并非追求外在的浮华、潮流或标签化,而是指向一种"内在的净化和觉醒"的过程。它暗示穿着者可以通过选择这个品牌,开始一段摆脱外界纷扰、寻找内心平静和真实自我的旅程。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指引,而非简单的物质消费。
2. "核心理念:“你是你” - 独立自我,价值回归" "强调个体独特性:" “你是你”直接点明了

相关内容:

本文经作者“这是一面镜子”授权转载。

“浮尘散尽--你是你”,是《天幕红尘》中,戴梦岩准备创业的服装店店名,戴梦岩受叶子农部长事件的牵连,事业遭受重创,准备为未来计,开服装店赚钱。


戴梦岩曾在叶子农陪她逛街买衣服之时,受到叶子农的“因缺有需”的启发。最初给服装店定位是“浮华散尽--你是你”。


戴梦岩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请叶子农帮助规划规划。

来自原著:

斯班卡尔时装大师说过,时装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学业。你那次陪我逛街,对我就很有启发,店名我都想好了,叫‘浮华散尽-你是你’,品牌定位,就是风情女人,品位女人,聘请设计师按我的理念设计,经营自己品牌的极品女装。


叶子农当场就劝戴梦岩:“那甭开张了,还省了倒闭的程序,或者你就代理个品牌,也可以到批发市场扛两包回来卖。”


在戴梦岩的惊诧眼光下,叶子农对戴梦岩的“浮华散尽--你是你”、风情女人和品位女人的极品女装进行了“概念”出离分析。

来自原著:

浮华散尽,就更扯了,荣华、豪华、奢华,哪个是人能舍弃的?古往今来,虽然荣华的形式在变,但人们追求荣华的心从来没变过,这东西你不让它出来,人们做个梦,也得让它出来,你倒好,都散尽了,谁敢进你的店哪。” ……

叶子农在纸上画了两道竖杠,间隔五六厘米,说:“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两边为界,界内为境,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是本一的。如果不赋予它具体的内容,这个表达工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风情女人,咱就不说了,连性这一境,还没出离呢,不然,她风情个啥劲呢?品位女人,没品没事,一品就露了俗,对治俗的一境,您还有可能扔了俗吗?只要不出离雅俗,您还有可能不土吗?”

叶子农在两道竖杠旁边,又画了两道竖杠,两道外杠的间距更大了,又从起初两道竖杠的小区间画出一个箭头进入大区间,说:“出离,在这事上讲,就是不属于雅俗的判断了,进入了一个更大区间的属性,属于平常与不平常的判断。极品女装是啥,我不知道,论可表达,可操作的,起码也该是出离荣华的不需吧。出离荣华,不是没有,是不属于。浮华散尽,也不可能是你,是穷光蛋,什么叫定位?定位就是排他,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


这一段话当中,“两边为界界内为境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是本一的”,这里表达了叶子农出离概念两个支撑,在原著中有一处对“本一”说得很详细。

来自原著:

比如公有制,没了私的公有制还怎么公呢?你这个公往哪儿待着呢?矛和盾是本一的事物,有谁还能扔了一个揣着一个?

对应叶子农的境界概念,公有制如果放在境界内,那么私有制就在境界外,公有制的存在,有两个支撑,一个正面支撑是公有制,一个反面支撑是私有制。

就像矛盾一样,矛盾由矛、盾两个支撑。而这两个支撑用境界理解,就界内外的正反面关系。不管是单独定义矛还是盾,都不能缺少一个,缺少一个,另一个就不能存在,或者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境界,叶子农说是状态区间,也是不能只讲境界内的概念,而不管境界外的概念。

戴梦岩定位的风情女人、品位女人等都是在境界内,不能跟境界外区分清楚,不赋予境界内定位的具体内容,那么服装定位就毫无意义,卖服装就只会亏钱。

叶子农最终用“概念出离”的方法,给戴梦岩的服装找到了更具体可表达的定位。关于“概念出离”笔者写有专题文章《叶子农超强思辨能力的底层逻辑——概念》,此处,笔者简单地介绍一下。

我们把概念画一个圈,概念的存在,是由圈内和圈外支撑的,圈内与圈外在概念上是属于不相容的,比如,以真相画圈,圈外就是假相。真相的支撑,就有两个,一个是真相自己支撑,还有圈外假相支撑,这两个支撑是本一的,两个支撑必须同时存在,出离,就是研究“假相”来表达“真相”的概念。特别是当圈内支撑不能清晰定位的时候,研究圈外的支撑,就可以将圈内模糊的概念,用其他描述表达出来,达到比较清晰的定位。

叶子农对服装定位“概念出离”分析

叶子农服装定位,概念出离,可以用图示如下:

服装定位“概念出离”图示

通过图表所看到的,风情女人、品位女人是戴梦岩的定位,反面应该是不风情女人、没品位女人,叶子农说,出离的表达,是普通女人、平常女人,来源于对风情与品位的定义。

  • 风情:来自百科,是丰采、神情,其反面,就是指没丰采、没神情的女人,那就应该是普通女人。
  • 品位:来自百科,是指对事物有分辨与鉴赏的能力,其反面,就是没有分辨与鉴赏能力的,那就应该是平常女人。

但不管是风情女人、品位女人,还是普通、平常女人,概念的载体都是女人,既然是女人,都不能脱离性,不能脱离性,就不能脱离与性相关的俗气、土气,那就需要再出离,从俗出离到雅,也就是第二次出离。

普通女人、平常女人,再出离到反面,就是,不普通的女人,不平常的女人,以此表达风情女人和品位女人,从概念表达上就从俗出离到雅。

浮华散尽,定位境界内是散尽浮华的群体,则境界外,就是需要浮华的群体,再出离,就把浮华散尽的表达定位到--不需要浮华。

你是你,定位境界内自己知道是自己,境界外,就是别人不知道是你,再出离,把你是你的表达定位到--需要让别人知道是你

戴梦岩看到这样的推理逻辑链:

1、风情女人→出离→到普通女人→再出离→是不普通的女人。

2、品位女人→出离→到平常女人→再出离→是不平常的女人

3、浮华散尽→出离→到需要浮华→再出离→是不需要浮华

4、你是你→出离→到别人不知道是你→再出离→是需要让别人知道是你

通过上面的推理,戴梦岩的服装品牌——极品女装,就得到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不普通、不平常的女人,需要让别人知道,她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浮华)。

到此,戴梦岩还是不解。来自原著:

戴梦岩说:“平常?那极品女人,就什么都不需要了?”

叶子农,看了戴梦岩一眼,说:“晕,什么都不需要了,你衣服卖给谁啊?她需要让别人知道她什么都不需要,你就是给她找一个比荣华富贵更高的,是俯视荣华富贵的,你不是卖衣服,是颁发身份,把牌子改成‘浮尘散尽-你是你’,贴块牌子,您这算是开光了,凡是敢进你店的,都是准备抛头颅洒热血的,而你,也必须要赔得起、撑得住。”


叶子农给服装定位“见路”


来自原著:

叶子农说:“找什么设计师啊,你攒了那么多杂志,那就是一个智库,你要做的,就是站在大师的肩上,浮尘散尽嘛,就是从现有的里面剔除什么,而不是增加什么,你就趴在画报里找浮尘剩下的就是‘你是你’, 再把里面具有共性的设计挑出来,取证,存档,预备万一打官司,共性的设计就是公共的,就扯不上侵权。”


基于“浮尘散尽--你是你”的定位,在戴梦岩可推动资源中见路,戴梦岩平时订有杂志,剔除浮尘,余下的共性部分,作为服装的设计。


由此笔者推断,戴梦岩的服装品牌,叶子农是让她走极简风格,显示身份和地位,别人一看就知道,但市场可能小众,需要时间积累,所以告诉戴梦岩要“赔得起,撑得住”


“浮尘散尽”的来源推理


叶子农将“浮华”二字改为“浮尘”,笔者无解,搜索网上解释。

“浮尘”是佛学中的一个概念,“浮尘”是空中飞扬的或附着在物体表面的灰土, 佛教典籍中特喻指一切有为法。有为法不仅不能表现佛法真性,而且犹如飘浮的灰尘一样遮蔽了佛法的真性,故称有为法为浮尘。

《楞严经》卷二:“阿难,汝未明一切浮尘幻化相。”。

叶子农上过两年佛学院,一定对这个概念很熟悉,容易将“浮华”联想到“浮尘”二字。


但是笔者没上过佛学院啊,不知道这个“浮尘”的说法,如果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的时候,不是无解?

于是笔者用叶子农的“支撑说”进行了推理,即,要散尽浮在服装上的荣华富贵,能浮在服装上的支撑,还可以有哪些?比如灰尘、空气、光、影……。笔者也获得了“尘”字。

笔者此处自嗨一下,“浮光散尽--你是你”,“浮影散尽--你是你”好像也不算太差哦。


当然,“浮尘”更贴合戴梦岩的服装理念,从字面上,人们就会感觉到服装的不俗、清新超脱于众。


不过,笔者此处是在用书里已经写出来的,进行“已知”的推理,我们实际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处于“未知”状态,笔者想表达的是,找支撑是一种方法,有可能打开我们的思路。欢迎关注作者阅读 《叶子农看事物“本来”的魔杖——支撑说》专题文章有详解。

叶子农给戴梦岩品牌服装的分析逻辑,是从定义“浮华散尽—你是你”这个概念开始的,是他再次亲自践行“见路不走”之如何“见路”推理展示,跟他指导老九通过定义“好吃的面”见路的方法是一样的。


老九研究“好吃的面”一直致力于“好吃的面”概念内的支撑,而没有看到概念外的支撑,即影响“好吃的面”的支撑。所以叶子农从概念外的支撑一路分析,老九一下就看到了自己面馆的改革之路。欢迎关注作者阅读《老九的餐馆改革是如何践行“见路不走”的》

最后,叶子农给服装定位的方法,是原著中最清晰、最形象表达出来的“概念出离”方法,叶子农也不是什么概念都一定要出离,只有在概念“出离字面”仍然表达不清楚的时候,才会出离。

注意:“概念出离”和“出离立场的观点”不是一回事。

  • 出离立场的观点”,是叶子农对事物的观点与判断,是叶子农态度的表达
  • 概念出离”是叶子农定义概念的一种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