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风云录,西凤酒品牌起源探秘篇(上)

我们来开启《中国名酒风云录》系列,从西凤酒开始,探寻这些传奇品牌的起源故事。
"中国名酒风云录:品牌起源-西凤酒(上)"
在中国浩瀚的酒类星河中,有几颗恒星般璀璨夺目,它们不仅代表着地方风土的精髓,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记忆。“中国名酒”称号,无疑是给予它们的最高荣誉之一。本系列将带您穿越时空,探寻这些名酒的起源,了解它们如何从历史深处走来,最终成为一代代人心中的醇香传奇。
今天,我们聚焦的第一位“名酒之星”,是产自陕西凤翔的"西凤酒"。
"一、 凤鸣岐山,酒源何处?"
提及西凤酒,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它那标志性的"“柳叶形”瓶身"和"“凤”字商标"。这“凤”字,并非空穴来风,它紧密地联系着西凤酒悠久而神秘的历史源头——"凤翔的“凤鸣岐山”"。
传说,周文王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姜子牙,并最终在岐山(位于今陕西岐山和凤翔交界处)建立周王朝。岐山,古称“凤鸣岐山”,象征着祥瑞与兴盛。西凤酒产地凤翔,正是古岐

相关内容:

中国白酒的浩瀚星空中,西凤酒是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星。它并非仅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穿越了三千年时光,携着周秦的礼乐、汉唐的雄风,至今仍在为我们斟满一杯醇香的历史。本文将深入探寻西凤酒厂从古老传说至现代辉煌的完整脉络。

一、历史起源:始于周秦,盛于唐宋,名于当代

西凤酒的起源,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西凤翔。这里古称“雍城”,是周秦王朝的肇始之地。

典故与传说: 最著名的传说源于周文王时期。当时,凤翔一带曾有“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兆,凤凰成为当地的图腾。秦穆公时代,此地所产的“秦饮”酒液已作为犒赏三军的御品。据《史记》记载,秦穆公在偷渡回国、终成霸业的“韩原之战”前,曾以当地美酒激励将士,这被视为西凤酒最早的文献记载之一。

1927年凤翔灵山出土的甾方鼎铭文记载,西周初年周公旦东征庆功宴上饮用的“秦饮”,便产自今柳林镇一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品牌酒”。汉武帝元狩元年祭五畤时,更留下“麒麟赐酒”的佳话——随队携带的秦饮酒香四溢,武帝赐酒群臣,此后当地因瑞兽出现得名“彪角镇”,酿酒习俗也融入民间祭祀传统 。

文化内核: 西凤酒的诞生,与秦人粗犷、豪迈、尚武的精神特质密不可分。它诞生于黄土高原,承载着农耕文明的厚重与征伐开拓的烈性。唐代,凤翔是“西府”所在,酒业愈发兴盛,“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民谣广为流传。到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任凤翔府签书判官,在品尝此酒后留下了“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的盛赞,将柳林镇的美酒与当地两大美景并列,西凤酒(其时称柳林酒)的名声自此愈发响亮。

文化总结: 西凤酒的起源文化,是祥瑞文化、秦陇文化与文人雅士文化的交融。它从祭祀、征战的“壮行酒”,逐渐演变为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风雅之物”,奠定了其“酒中凤凰”的崇高地位。

唐宋时期,柳林酒声名日盛。唐贞观年间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的美誉,吏部侍郎裴行俭途经凤翔时留下“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的诗句;北宋苏轼在凤翔任职时倡导酒业发展,当时用橐泉水酿造的“橐泉酒”已载入《酒名记》。元代“凤翔烧酒”定名,明代走向海外,1933年更以“凤翔烧酒”之名远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展出,1938年被命名为“贵妃酒”后风靡京沪 。

二、建厂年代与背景:公私合营,开启工业化新篇

尽管拥有数千年的酿造史,但西凤酒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的国营建厂。

建厂时间: 1956年。在西凤酒的故里——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陕西省西凤酒厂” 正式成立。

建厂背景与故事: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民族工业,国家对传统手工艺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凤翔县柳林镇原有的“昌顺振”、“复兴生”、“德盛长”等多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古老酿酒作坊,被整合并入新建的国营西凤酒厂。这一举措并非凭空建厂,而是对分散的、古老的西凤酒酿造技艺和人才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收编、整合与升华。它使得原本秘传于各家作坊的酿造绝艺,得以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传承、研究和标准化,为西凤酒的品质恒定与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西凤酒厂的诞生,源于一段与国家领导人相关的佳话。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宴会上听闻华侨“四大名酒唯缺西凤”的感慨,当即指示推动西凤酒规模化生产。1956年10月,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营陕西省西凤酒厂在凤翔柳林镇正式挂牌,整合当地分散的手工作坊,终结了西凤酒数千年的手工酿造历史,也让陕西成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中国名酒产地 。


这一举措恰逢新中国轻工业振兴的浪潮,建厂之初便确立了“传承古法、标准化生产”的理念,将“高温制曲、老五甑法、土窖池发酵、荆条酒海贮存”等传统工艺系统化,为凤香型白酒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三、荣誉殿堂:中国名酒,四度封神

西凤酒在中国白酒界的权威地位,是通过国家级评酒会这一“华山论剑”奠定的。

中国名酒称号: 在全国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五届“中国名酒”评比中,西凤酒四次当选,被誉为“四大名酒”之一。

第一届(1952年): 因建厂前参评,资料记录存在争议,但其所代表的凤香型酒品质已获公认。

第二届(1963年): 首次正式荣获“中国名酒”称号。

第四届(1984年): 再次获评。

第五届(1989年): 连续蝉联。

西凤酒是中国白酒界的“荣誉标杆”,尤其在全国评酒会上成就卓著,蝉联四届“国家名酒”称号:1952年第一届评酒会跻身“中国四大名酒”,与茅台、泸州大曲、汾酒并称;1963年第二届获评八大名酒;1984年第四届、1989年第五届连续卫冕,成为中国名酒评选史上的常青树 。

国际舞台上,其获奖履历同样耀眼:1910年南洋劝业赛会银质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1992年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等八项国际大奖,让“酒中凤凰”名扬世界。近年来更斩获“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称号,2021年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工业遗产群跻身国家工业遗产名录,2024年品牌 价值攀升至3336.83亿元 。

从周秦大地的古老酒香,到1956年现代工厂的拔地而起;从四获“中国名酒”的无上荣耀,到如今百亿俱乐部的产业巨头,西凤酒厂的故事,是一部活着的中国白酒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