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界瞩目,朗格发布两款萨克森纤薄腕表,尽显缟玛瑙表盘魅力

朗格 (Longines) 推出了两款全新的萨克森纤薄腕表,这些腕表采用了独特的缟玛瑙表盘设计,展现了品牌的精湛工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缟玛瑙表盘不仅为腕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还提升了其整体的美学价值。这些新表的推出,无疑为喜爱纤薄腕表和独特设计的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关内容:

“45万人民币买一块连秒针都没有的黑盘正装表,还得等到秋天才能摸到,这到底是信仰充值还是理性消费?”

先别急着骂贵。把视线从价格挪开,看看它到底塞进了什么——40 mm表壳,6.2mm厚,比iPhone 15 Pro Max还薄;机芯只有2.9mm,却硬塞了72小时长动力。换句话说,周五下班摘下来,周一早上它还在走,且没有因为做薄而牺牲走时长度。光是这一点,已经把多数“超薄”同行甩在身后。

再摸一下表盘,黑色缟玛瑙不是喷漆,也不是“仿大理石纹”,而是真石头。天然石片被削到0.8mm,再背贴925银做加固,每一片纹理都独一无二。这意味着你拿到手的,是200块里的唯一面盘,连朗格自己也无法复制。限量200枚听起来像营销话术,但放在石头天然属性面前,倒成了实话——确实没法再产出一模一样的第二片。

蜂蜜金款更绝。朗格把“蜂蜜金”留给最少数的纪念款,连Lange 125周年都只有部分指针用它。这次直接拿来做整表,硬度比18K红金高两倍,颜色却像浅一档的“陈年威士忌”,不张扬,却一眼辨得出。加工难度高到让工厂直接减产,所以200枚不是“饥饿营销”,而是“做不动了”。

对比同级,江诗丹顿Patrimony 40mm超薄也在这个价位,但用的是常规18K金;爱彼Code11.59系列有设计感,却厚了1mm多,且机芯动储只有60小时。朗格把“超薄+长动力+稀有金属+天然石盘”一次性打包,竞品表盘却仍是传统漆面或珐琅。差异化不是吹出来的,是材料本身就稀缺。

有人担心手动上链麻烦。L093.1机芯把表冠做得略大,上链阻尼调得极轻,女生也能单手拧满。72小时动储意味着即便周末偷懒没上链,周一也不会停。真正需要习惯的,只是把表冠多转两圈,却换来背面一览无余的德国银夹板与手工雕花——这是自动款永远看不到的风景。

价格45,000欧元,按今日汇率约35万人民币,加上税国内落地45万上下。听着肉疼,但二级市场里,蜂蜜金限量版几乎没跌过。2018年蜂蜜金1815“25周年”当时公价约30万,如今二手仍稳在40万以上。买新表谈投资挺俗,可稀有金属+低产量+品牌图腾,确实让“贬值”二字很难发生。

朗格这次也补上了萨克森系列“大尺寸”空缺。过去只有37 mm与38.5mm,对亚洲人友好,却挡不住欧美市场“要40”的呼声。新款40 mm、6.2mm厚,袖口进出无压力,正式与休闲都能搭。黑盘+蜂蜜金几乎万能,铂金+黑盘则像老式黑白相纸,低调到只剩光线变化时闪一下,适合“不想让人一眼看出价格”的闷骚买家。

交付时间定在2024年第三季度,也就是最快7月,慢则9月。听起来还有几个月,但朗格表厂年产不足5000枚,分到中国市场更是杯水车薪。200枚听起来少,可全球门店、电商、VIP预订一起分,实际到店可能个位数。想等折扣?基本做梦。过往经验,热门限量款在上市前就被订空,等表到店只剩“取消订单的意外名额”。

所以,这块表适合谁?——已经玩过基础Lange1,想再补一只“日常可戴、又足够特别”的朗格;或者对百达翡丽Calatrava审美疲劳,想找一块“更德国、更硬核”的正装超薄;再或者,单纯喜欢石头纹理带来的唯一感。若只是“第一块高端机械表”,45万显然不理性,毕竟同价位还能买到带复杂功能的其他品牌。

最后提醒一句:别被“超薄”吓到。6.2mm确实薄,但表壳侧面留有弧度,佩戴时不会像刀片一样割手。朗格也做了30米生活防水,雨天、洗手不必神经兮兮。它不是脆弱的艺术品,而是一只被“做薄了”的日常表,只不过用料和产量决定了它身价不菲。

一句话总结:花45万买的不只是朗格,而是一片无法复制的石头、一坨更难加工的金属、以及一只把“超薄”和“长动力”同时做到极限的手动机芯。秋天到店,名额现在就在悄悄减少。等想通的时候,可能只剩下一声“明年还有吗?”——答案大概率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