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羽绒服充绒量疑云,H品牌羽绒服缺斤短两引发行业关注

这是一个关于羽绒服质量问题的重要信息。 “三成羽绒服充绒量缺斤短两” 意味着有大约 30% 的羽绒服实际填充的羽绒重量不足于商家标称或国家规定的标准重量。
这通常涉及以下问题:
1. "虚假宣传/欺诈:" 商家标示的绒子量(如 90绒、95绒)与实际重量不符,误导消费者购买。 2. "质量问题:" 羽绒服未能达到其应有的保暖性能和品质标准。 3. "消费者权益受损:" 购买者支付了相应价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产品价值。
"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
"保留证据:" 保留购买凭证(发票、小票、电子订单截图)、产品实物、包装等。 "联系商家:" 首先与购买羽绒服的商家沟通,要求退货退款或按照“三包”规定进行换货、维修。 "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果商家不予理睬或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可以通过 12315 网站或APP、电话等方式进行投诉。 "法律途径:"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或情况严重,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类事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等商品时:
"选择正规渠道

相关内容:

对今年轻薄羽绒服的流行,中国消费者协会2月13日发布相关产品的《比较试验调查报告》,对市面上常见的33款羽绒服产品的蓬松度、纰裂性、撕破强力以及整件羽绒服的防钻绒性能性能进行比较试验。尽管样品羽绒服填充的羽绒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三成羽绒服存在充绒量缺斤短两情况,其中包括知名品牌H&M,而其竞争对手Uniqlo 优衣库、Zara则没有上述问题。

据调查报告,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出品的H&M 羽绒服标注充绒量为47,而检验抽容量仅为32.5%,不符合-5%容差的国标;除H&M 外,国产品牌美特斯邦威、探路者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两个品牌被抽查的羽绒服样品的标注充绒量和实际充绒量分别为95和84.9、93和83.1。另外Puma彪马、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奥时裳(上海)服装贸易有限公司出品的Oasis品牌、迪尚品牌时装有限公司制造的IZOD艾索德品牌、深圳百多尔时装有限公司制造的betu品牌、上海雪儿服饰有限公司的SIARE'S雪儿品牌、北京嘉信欣隆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TR/BECA翠贝卡品牌、北京奥索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奥索卡品牌、北京心物不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品的裂帛品牌、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真维斯品牌均存在上述问题。

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充绒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对于轻薄型羽绒服,充绒量设计值较低,有的只有几十克。如果再出现缺斤短两的问题,那么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会大大降低,而且其实际价值也大打折扣。从测试结果来看,此次比较试验的33款样品中,有7个样品的充绒量高于明示值,有12个样品实测充绒量较明示值低5%以上,有的甚至低31%。轻薄型羽绒服特点在于“轻”又“暖”,仅仅为追求“轻”而“轻”,那么不仅羽绒服的保温性大受影响,而且消费者实际获得的利益也将蒙受损失。

除充绒量问题外,不少品牌的撕裂强力也同样存在问题,H&M则是该对比实验中撕裂强力最差的两个品牌之一,另一品牌为Oasis,两个品牌的撕裂强力仅为“一星”,而Uniqlo 优衣库和Zara的撕裂强力均为“四星”。据抽检报告,抽检的33个品牌三分之一样品面料的撕破强力较低,在实际穿着中很容易造成撕裂,导致羽绒外漏。

(无时尚中文网 作者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