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入封闭市场,细数活跃在日本的国产品牌风云录

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在日本市场深耕细作、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国民认知度的国产品牌。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精准定位和优质服务,成功在竞争激烈甚至“封闭”的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封闭市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市场高度发达、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选择极其丰富、品牌忠诚度普遍较高、且对进口产品有较强的排他性壁垒(无论是文化、法规还是消费者偏好)的市场。日本正是这样一个典型。
以下是一些活跃在日本的代表性国产品牌,按领域大致分类:
"一、 电子产品与家电 (Electronics & Home Appliances)"
1. "索尼 (Sony):" 全球知名品牌,但在日本本土市场根基深厚。从电视机、音响、影像设备到游戏机(PlayStation)、个人电脑和电池,索尼的产品在日本拥有极高的人气和市场份额。 2. "松下 (Panasonic):" 由松下电器产业与马自达电机合并而成。历史悠久的家电巨头,产品线覆盖广泛,从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到工业设备、汽车零部件等,品牌认知度极高。 3. "佳能 (Canon):" 以影像技术(相机、打印机、复印机)闻名全球,其办公设备和家电产品在日本市场也非常受欢迎。 4. "尼康 (Nikon):" 专业相机和光学产品的代名词,在摄影爱好者中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

相关内容:

日本手机市场一直是一个封闭、或者说半封闭的市场,这在我们每周末的《日本手机那些事儿》中也多次提到过。很多年来在这个市场中都是日本本土厂商作为主角,以运营商渠道为基础进行智能手机、甚至更早一点的功能手机的销售。但随着iPhone的诞生、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厂商的崛起,日系市场也开始逐步打开,并且慢慢接纳着这些来自海外的品牌。这其中不仅仅包括手机品牌、也包括着各种海外应用在日本的普及。而国产品牌如今也同样突入了日本这个原本封闭的市场,无论是手机还是软件,你都能看到这些熟悉的名字。所以今天不如来看看在日本市场的那些国产品牌。

突入封闭市场 细数活跃在日本的国产品牌

中兴与华为的率先突入

虽然近来日本市场无锁智能机与虚拟运营商逐步成型,使得越来越多的品牌得以进入这一半封闭市场,但其实在此之前,中兴与华为这两大国产品牌就早已通过其他产品与日本运营商合作、并逐步渗透。日本运营商每一季的新品中都会包含随身WiFi、数码相框、儿童手机等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大多都是来自中兴与华为这两家公司。在其他厂商的手机产品还无法打入日本市场的时候,中兴与华为就凭借这类电子设备实现了与日本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中兴在日本市场推出的无锁智能机(图片引自ZTE日本)

华为在日本市场也有不少无锁机型(图片因为HUAWEI日本)

2013年开始,日本手机市场引入了无锁版的iPhone 5s与iPhone 5c,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虚拟运营商。对于中兴与华为来说,这样的市场变化无疑宣布了另一种进驻日本市场的形势——无锁智能机。虽然日本本土品牌同样在试水无锁智能机,但真要说起来,这些初次尝试无锁机型的日本厂商在经验方面又怎么会比得过早已深谙此道的国产品牌呢。

由于目前日本的无锁机型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大部分日系厂商推出的都是低价位的入门级机型,旗舰机仍旧留给了传统的运营商渠道。但中兴与华为则与之不同,产品覆盖了不同层级,既有性价比机型拼价位,又有旗舰机型拼品质。可以说,日本市场近年来对无锁机型的扶持也为中兴及华为这样的国产手机厂商打开了一扇门。

HTC的运营商定制路线

HTC多少也算是在日本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品牌,其实早在“无锁机型”这个概念在日本盛行之前,HTC就已经和日本运营商有过一系列的合作,或者不如说,HTC在日本市场一直都是走着运营商这种传统路线。

HTC在日本推出的3代J Bytterfly机型(图片引自HTC日本)

HTC在日本市场很喜欢采用“日本定制”这样的策略,早年间有过所谓“为日本市场专属打造的HTC J One”,随后更有在日本市场先后发布的几代的“HTC J Butterfly”。加上一个象征着Japan的字母“J”,在多少在配色和UI上做出一些本土化的改变,HTC就这样为日本市场打造出了那么一丝丝的与众不同。

HTC代工的INFOBAR A02(图片引自au)

除此之外,HTC还曾经为au自有品牌INFOBAR代工。只不过因为INFOBAR系列有着独有的拼接撞色设计风格,因此无论是机身外观还是UI设计都很难看到HTC的特色。现有的几代INFOBAR机型基本都是由夏普与京瓷这两个日本本土品牌代工,因此HTC作为几代机型中唯一的外来代工厂商也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

HTC相较于运营商渠道的其他机型而言,最大的特色或许在于前置摄像头美颜,近来HTC已经推出过几款“日本市场前置摄像头像素数最高”的合约机了,再搭配日系厂商尚未涉足的实时美颜技术,在如今日本的合约机中也算是有其独有的优势。只不过现如今日本运营商在宣传推广中还是以日本本土品牌为主,HTC最好能够抓紧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无锁机型。

360/微信的软件渗入

除了手机厂商之外,其实国内的软件厂商也同样瞄准了日本市场,而这其中其实还真有其生存空间。比如我们要拿来举例的微信支付以及360安全助手,基本都是有的放矢的。虽然日本市场一直以来都依赖FeliCa芯片作为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但面对大批量来自中国的游客时,FeliCa这种支付形式很显然是白搭的。因此微信或许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开始在日本市场推广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开始在日本推广(图片引自netstars)

360 security率先登陆日本(图片引自itunes)

同样,360安全助手也是一样,虽然日本运营商都会为自己的合约用户提供一些类似的安全服务,但这些服务大部分都是要每月收取固定费用的。与之相比,而360安全助手的免费无疑成为了最大优势。

总体来说,日本虽然在很多技术上总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创新惊喜,但在其他方面有总能让人看到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守旧,而这刚好为国产品牌的突入创造了机会。今后像这样的突入与扩张自然还会增加,我们也不妨期待一下国产品牌今后会怎样进一步打开这个半封闭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