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攀枝花携手创新,共启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新篇章

青白江(通常指成都市青白江区)与攀枝花开启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模式,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动态。这种合作模式通常旨在利用两地各自的优势,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以下是这种合作模式可能包含的几个关键方面和意义:
1. "产业互补与协同:" "青白江的优势:" 通常作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节点,拥有较好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如成都铁路港、成德眉资同城化优势),以及部分配套产业基础,尤其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配套等领域有较强实力。 "攀枝花的优势:" 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在钒钛新材料、钢铁、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合作模式:" 可以围绕攀枝花的钒钛资源,与青白江的加工制造、物流、研发能力相结合。例如,攀枝花可以提供原材料或初级产品,青白江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或配套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或者,青白江的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经验可以赋能攀枝花的传统产业升级。
2. "要素流动优化:" "资源共享:"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例如,攀枝花

相关内容:

新网四川新闻10月28日电 27日,新能源重卡产业链跨区域合作现场推进活动暨花城投资与重汽成商2025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市青白江区举行。这意味着全省首个新能源重卡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模式正式开启。活动以“产业协同启新程绿动花城共发展”为主题,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深化区域产业协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攀枝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志弢,国家钒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锐,区委书记王林,成都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和金等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

重汽成商作为青白江区先进能源产业的链主企业,拥有覆盖"轻—中—重—专"全系列、"燃油—燃气—纯电—氢能"多能源路线的完整产品体系。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商用车产销近6000台,同比增长142.5%。攀枝花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氢能产业布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重汽成商")与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花城投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合作。

产业链协同方面:在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合作,重汽成商将进入花城投资供应商目录,为其提供整车底盘及技术支持。

专用车研发生产方面:双方开展专用车研发生产合作,共同推动专用车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

整车市场拓展方面:共同开发攀枝花及周边地区整车市场,打造新能源重卡、公交等应用场景。

此次合作实现了“青白江制造优势”与“攀枝花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更开创了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双方将通过专用车研发制造、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区域市场共建三大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钒钛复合材料+商用车”等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共赢”。

曾吉明指出,四川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年产值超4400亿元,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为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希望各方持续深化合作,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广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为跨区域合作的提质扩面创造良好条件。

刘志弢表示,近年来,攀枝花以氢能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全链条发展。攀枝花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加快推动专用车生产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朱和金指出,今年1—9月,成都市生产商用车2.3万辆,同比增长41.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7528辆,同比增长89.8%。他表示,成都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托氢燃料电池重卡试点应用,深化区域合作,助力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建圈强链。

活动上,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美贤与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李和,分别就各自的企业战略规划与合作前景展望进行了发言分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