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创!成都青白江与攀枝花开启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模式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与攀枝花市签署了《成攀跨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四川省在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方面迈出了创新性步伐,开启了成攀两地产业链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合作备忘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共建产业园区:" 双方将共同规划建设成攀产业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互补。
   "建立产业联盟:" 双方将联合两地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活动,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共享产业资源:" 双方将建立产业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共建产业基金:" 双方将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两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双方将建立高层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合作取得实效。
"此次合作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
   "跨区域协同:" 这是四川省首次探索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了成攀两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产业互补:" 成都青白江区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的核心承载
相关内容:
10月27日,新能源重卡产业链跨区域合作现场推进活动暨花城投资与重汽成商2025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成功举行。这意味着全省首个新能源重卡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模式正式开启。活动以“产业协同启新程 绿动花城共发展”为主题,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深化区域产业协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攀枝花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志弢,国家钒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锐,区委书记王林,成都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和金等领导出席并见证签约。

合作模式:青白江研发+攀枝花应用
重汽成商作为青白江区先进能源产业的链主企业,拥有覆盖"轻—中—重—专"全系列、"燃油—燃气—纯电—氢能"多能源路线的完整产品体系。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商用车产销近6000台,同比增长142.5%。攀枝花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氢能产业布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简称"重汽成商")与攀枝花市花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花城投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合作。
产业链协同方面:在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合作,重汽成商将进入花城投资供应商目录,为其提供整车底盘及技术支持。
专用车研发生产方面:双方开展专用车研发生产合作,共同推动专用车研发、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强化产业链与供应链。
整车市场拓展方面:共同开发攀枝花及周边地区整车市场,打造新能源重卡、公交等应用场景。
此次合作实现了“青白江制造优势”与“攀枝花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更开创了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双方将通过专用车研发制造、新能源产业链协同、区域市场共建三大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钒钛复合材料+商用车”等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共赢”。
合作愿景:多方支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曾吉明指出,四川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年产值超4400亿元,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为跨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希望各方持续深化合作,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新能源商用车的推广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为跨区域合作的提质扩面创造良好条件。
刘志弢表示,近年来,攀枝花以氢能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全链条发展。攀枝花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加快推动专用车生产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朱和金指出,今年1—9月,成都市生产商用车2.3万辆,同比增长41.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7528辆,同比增长89.8%。他表示,成都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托氢燃料电池重卡试点应用,深化区域合作,助力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建圈强链。(供稿人:莫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