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近期零售业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上海等地的阿姨们(通常指价格敏感、注重实惠和新鲜度的本地居民)在社交媒体或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以折扣闻名的连锁店(比如常见的折扣店品牌,但不一定是某个特定、全国性的大牌子,可能是地方性或区域性连锁)开始引入生鲜产品,并且价格很有竞争力,甚至让习惯了去菜市场买菜的阿姨们直呼“比菜场便宜”。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情况:"
1.  "折扣店为何要卖生鲜?"
       "拓展品类,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现代消费者,尤其是城市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在一家店铺解决多种购物需求。折扣店拓展生鲜,可以吸引更多顾客,增加客单价。
       "提升竞争力:" 生鲜是超市和菜市场的核心品类。加入生鲜,能让折扣店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客群中。
       "抓住消费趋势:"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对便利性的追求,线上买菜兴起,但仍有大量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习惯线下购买,折扣店提供平价生鲜可以迎合这部分需求。
       "差异化经营:" 不再局限于日用品和服装等传统折扣品类,向生鲜领域延伸,有助于品牌升级和差异化。
2.  "产品新鲜吗?"
       "这取决于具体的折扣店品牌和
相关内容:
好特卖不是卖零食日化的软折扣店吗?怎么卖生鲜?作为目前上海唯一一家生鲜旗舰店,该店的开业像是软折扣店跨界生鲜的一次“试水”。
最近,家住上海陆家浜路的李女士来逛附近的新邻生活站商场,发现上个月还围着围挡正在装修的好特卖已经营业了。令她吃惊的是,这家不是普通的门店,而是生鲜旗舰店,不仅面积超大,而且模样还和其他门店不一样——一走进去,货架上满满当当的瓜果蔬菜肉蛋奶,还以为到了盒马NB或者奥乐齐!

延续折扣的传统,这里的生鲜价格也走低价路线。在冷柜货架前挑选净菜的上海阿姨们纷纷对记者表示:比菜场小摊头更便宜!那么,瓜果蔬菜也是“临期”吗?是否新鲜?记者展开探访。
榴莲千层450克仅29.9元
比价盒马奥乐齐各有高低
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商场原来就有一家很大的门店,这次开业后,感觉面积更大了,超市的动线布置也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位于地下二层的店面最外侧,两排自动收银机非常醒目,旁边站有一名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走入店中,迎面先看见果蔬区域,一张张黄色的价签上,往往先把“原价”划掉,再写出价格。

一名店员告诉记者,这些瓜果蔬菜并非临期,真正临期的商品会单独在包装盒上清楚写明比如“八折”“六折”这样的具体折扣。

而价签上划掉“原价”后的价格,也不像传统卖场属于限期优惠,而是像其他门店一样,“就是这个价格”。
逛上一圈,发现这里不仅有常规的肉蛋奶菜,也有熟食面点、冷饮饮料、烘焙、海鲜等等。

同款商品,比上海遍地的硬折扣店如何?
在甜品区,记者看到了一款榴莲千层蛋糕,450克只要29.9元。横向比价发现,奥乐齐450克装的榴莲千层蛋糕售价37.8元,盒马475克装的榴莲千层蛋糕标价39.9元,均明显高于旗舰店这款。
不过,奥乐齐的配料表显示,该款蛋糕的榴莲主要来自金枕榴莲果泥,少量添加猫山王榴莲果肉,而盒马配料表也写明使用的是金枕榴莲果肉。

而这款29.9元榴莲千层蛋糕的配料表首位是榴莲果肉,未标明榴莲品种。尽管如此,其标示榴莲果肉含量不低于40%,同样使用稀奶油、纯牛奶、鲜鸡蛋等。
保质期上,它和奥乐齐一样,解冻日期标注为当天,保质期为2天。

但瑞士卷的价格则无优势。标注使用了动物奶油的原味+红茶味的双拼瑞士卷,240克卖9.9元;与盒马NB同口味双拼420克13.9元、奥乐齐360克13.9元相比,换算为同规格后还是后两者更划算。

番茄隔日自动降两元,
上海阿姨们“认证”蔬菜便宜
3.9元400克的鸡毛菜、2.5元一斤的上海青、1.7元半斤的杭白菜……货架上满满当当的蔬菜,标签上的数字很符合上海阿姨们的心理价位。
“这里的菜便宜的,比菜场便宜。”市民王阿姨拿了一把韭黄,准备今晚就炒菜吃掉。这包韭黄标价250克装5.9元,王阿姨表示,肯定比菜场便宜。

就在此时,旁边另一位阿姨凑了过来:“这个便宜的,上次我在奥乐齐韭黄250克八块多,它这个五块多肯定便宜的。”
说起不同的价格,会否在菜的品质上有所差异,王阿姨表示,“韭黄老还是嫩应该受季节因素影响的,就算不是最当天的,无所谓,今晚我就炒掉吃了。”
另一边,市民方女士在番茄货架前挑选。她告诉记者,刚才她听店员介绍,面前这两款番茄,1千克卖9.9元的“普罗旺斯番茄”,和1千克卖7.9元的番茄,其实完全是相同的商品,“贵的日期更新鲜,当天没卖掉,第二天就移到这个便宜的货架了。”

记者查看两款定价不同的番茄,它们的产地都来自内蒙古,供应商也是同一个,规格和包装都一样。区别是9.9元的那个,比7.9元的价格,上市日期、包装日期都新鲜了一天。
“蔬菜就是要吃鲜味,新鲜的才有鲜味,隔了几天,鲜味就差很多。”尽管这样说着,但方女士还是挑选了7.9元的那款,“差一天没什么,我今天就烧番茄牛肉。”

“按时折价”好过偷卖隔夜菜
消费者可以“今天就吃”
当消费者来到这家旗舰店时,心头往往带着一个疑问——硬折扣超市靠自建品牌、完善供应链、提升效率等控制成本的方式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像这样的软折扣店,它如何在不熟悉的生鲜领域卖出低价?(注:通常软折扣指临期尾货,硬折扣指供应链优化等)

这家生鲜旗舰店,似乎将硬折扣与软折扣“混合”了起来。这里的许多生鲜果蔬,肉禽蛋品标示的是当天日期,但同时,就像方女士所购买的番茄,同一商品因上市日期不同而明确标出两种价格,隔日自动降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比起过去有的菜摊“隔夜菜偷偷卖”,这种“按时折价”的方式反而更公平。

另一些预包装产品,则是熟悉的软折扣路线:比如鲜牛奶,冷柜内没有自有品牌,依然是市场常见的知名品牌。有市民在挑选时会惊讶于品牌牛奶的低价,细看生产日期才恍然大悟——它们许多处于保质期的中段,虽远未“临期”,但也算不上最新日期。

生鲜商品天然追求新鲜?优秀性价比和不错的品相之下,消费者往往也存在“今晚就吃掉”的心态,是否极致新鲜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走低价路线的生鲜超市,地理位置的远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我不会因为某款商品便宜了几块钱就多跑几公里去买。哪家开在附近就买哪家。”采访中,一名爷叔对记者表示。这等于说,店铺密度是平价生鲜超市的“护城河”,后来者想要从头做起无疑难上加难,但对于已经有百余店规模的连锁品牌,若有转型之意或也受到市民期待。
(综合新闻晨报)
原标题:《上海阿姨直呼“比菜场便宜”!知名折扣店竟开始卖生鲜了,产品新鲜吗?》
文字编辑:韦嘉维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李争 何迪 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