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中国人的故事|杨洺:设计,为白沟箱包品牌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高速公路如巨龙般蜿蜒穿行,连接着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宁静。今天,我们沿着这条巨龙,来到了河北白沟,一个闻名遐迩的箱包制造基地。在这里,有一位设计师,她的名字叫杨洺,她用设计为白沟箱包品牌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她的故事,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一个缩影。
杨洺,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设计师,怀揣着对设计的热爱和对箱包产业的憧憬,来到了白沟。她发现,白沟箱包虽然产量巨大,品牌却大多缺乏辨识度,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她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设计入手,为白沟箱包注入新的活力。
于是,杨洺开始深入调研,走访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学习国际箱包设计潮流。她发现,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箱包的功能性,更追求时尚、个性、品质和品牌文化。这给了杨洺很大的启发,她决定将设计理念融入到箱包的每一个细节中,打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潮流的箱包品牌。
杨洺的工作并不容易,她需要面对传统制造观念的束缚,需要说服品牌
相关内容: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31日电 (见习记者 安俐 记者 杨月 实习记者 于珑飞)沿着高速看青春中国,讲述中国人的故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快手、快手乡村、白沟新城管委会、初色传媒、膳蔻凯普斯协办的“沿着高速看中国·中国人的故事”第四场直播活动走进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白沟自古便有“燕南大都会”的美誉,如今多了“中国箱包之都”的称号。40多年来,白沟依靠箱包产业打出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在这里扎根。

河北省皮革协会副会长、河北春丽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洺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安俐 摄
白沟箱包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现有生产企业1271家,上万家个体加工户,年产箱包8亿只,占全国箱包产量的四分之一。直播结束后,记者走访白沟时尚设计中心,了解白沟箱包的“前世今生”。
“白沟箱包产销量巨大,但也存在产业链条短、层次低,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白沟箱包目前大多以代工为主,急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河北省皮革协会副会长、河北春丽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洺,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
“当前的痛点在于,大家不需要设计。”依靠完整的产业链,数字化的运营方式,白沟箱包产业实现了每年上百亿的营业收入。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如何打造出有竞争力的品牌?如何让产品更适应年轻人的口味?这些是无数像杨洺一样的年轻创业者们思考的问题。
“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孕育出了很多百年世家箱包品牌;庞大的本土市场和独特的销售模式下,美国轻奢箱包品牌应运而生。”杨洺认为,“当前我国消费者的意识已经觉醒,个性化的设计成为了消费者最重要的需求导向之一。”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品质、形态、包装及服务等进行整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活动。在杨洺看来,为白沟箱包植入工业设计,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向“微笑曲线”两端转移,特别是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区域品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于是,白沟时尚设计中心应运而生。作为中国首个聚焦专一产业(箱包)的工业设计中心,这里致力于“产业、时尚、资本”三大功能矩阵的融合运用,将深入白沟箱包产业链条中提供垂直赋能服务,加速引领白沟箱包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化建设,深入贯彻“高起点、高规格、高品质"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率先打造一批白沟箱包领域的单品类小众品牌,借助冬奥会和雄安新区建设契机,力争成为构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化升级的先行示范窗口。
杨洺说,设计中心将集合全球创新资源,聚合国内外设计人才,构建高端设计人才孵化、创新成果转化、品牌产品展示交流。将原创设计与本地箱包制造产业无缝对接,推动箱包行业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箱包行业设计交流和行业互动、设计推广、意识普及和氛围营造、设计载体与成果转化,开创设计创新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实现“白沟制造”向“白沟创造”转变、“白沟产品”向“白沟品牌”的转变。
当谈到白沟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时,杨洺表示,“我们将率先打造一批白沟箱包领域的单品类小众品牌。2021年是‘智造年’,我们的硬件设施正逐步搭建,借助现有的科技手段,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2022年是‘文化年’,我们将借助冬奥会和雄安新区建设等热点事件,推出箱包出行文化,结合箱包品牌打造轻松出行概念,力争成为构建中国产业集群品牌化升级的先行示范窗口。”

来源:中国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