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视讯|上海百货商场携手外贸企业,打造专柜助力出口转内销新篇章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文汇视讯|上海百货商场开设专柜,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可以推断这是一条关于上海本地新闻报道的标题。
这条新闻的核心内容是:
1. "主体:" 上海的百货商场。 2. "行动:" 开设了专门的销售专柜。 3. "目的/服务对象:" 主要面向外贸企业。 4. "核心功能:" 帮助这些外贸企业将原本主要面向出口的商品,成功转向在中国国内市场进行销售(即“出口转内销”)。
"可以推测的报道角度可能包括:"
"市场新机遇:" 百货商场为外贸企业提供了一个接触国内消费者的新渠道。 "商业创新:" 百货商场通过拓展服务范围,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转型需求的一种方式。 "政策响应:" 可能与政府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政策导向有关。 "具体效果:" 报道可能会关注这些专柜的运营情况、销售额、外贸企业的反馈等。 "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可以在百货商场内购买到更多原本面向出口的高品质商品。
"总结来说,这条新闻报道的是上海百货商场通过设立专门柜台,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抓住国内市场机遇,实现产品销售渠道从出口到内销的转变。"
如果您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为落实商务部“外贸优品中华行”有关要求,连日来,市商务委接连举办商场超市外贸优品对接会。在线下,沪上商场纷纷搭建平台、提供场地、减免租金,为外贸企业开通转内销渠道,持续助力“外贸优品”拓宽销售渠道。为帮助外贸企业消化因关税政策影响积压的商品,线上线下商家都在积极行动。“五一”假期开始,多个外贸品牌专柜正式进驻上海第一百货、第一食品商店、永安百货等知名商场。这些商品亮出“诚意满满”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许多“国际品质”的购物新选择。

在永安百货三楼服装区里,一个新亮相的牛仔品牌吸引了不少顾客。品牌属于东莞的一家外贸企业,八成商品出口美国。在关税政策影响下,几十万件货品积压在仓库。近日,他们联系上百联股份,仅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就完成了从接洽到签约再上柜的流程。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商场负责人介绍,截至下午4点半前,当天已售出近60条牛仔裤,随着夏季的到来,几款面料较薄的款式销量很高,成为了爆款。

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刚装修好的“思乐得”专柜上摆着近30种产品,都是出口转内销的外贸商品。能够耐受极高温和极低温的玻璃墩墩杯、精工制造的保温杯、高品质的焖烧罐等都受到了顾客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