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上海利用其百货商场资源,帮助外贸企业进行“出口转内销”的积极举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解读这个信息:
1. "背景与动机 (Background & Motivation):"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 受到国际疫情影响、地缘政治紧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许多外贸企业的传统出口市场受阻或前景不明朗。
"国内市场潜力:"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出口转内销”的巨大机遇。
"政策引导:" 国家层面鼓励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特别是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上海的角色:"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贸易中心,上海拥有发达的商业网络、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优越的营商环境,是进行此类转型的理想试验田和重要平台。
2. "核心举措 (Core Initiative):"
"开设专柜 (Setting up Counters/Showrooms):" 上海的百货商场(如徐家汇百货、第一百货、南京东路商圈内的各大商场等)主动作为,为有转内销需求的外贸企业提供临时的或长期的展销专柜。
"利用现有渠道:" 商场利用其成熟的销售网络、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为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提供捷径。
3. "对外贸企业的帮助 (Benefits for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相关内容:
为帮助外贸企业消化因关税政策影响积压的商品,线上线下商家都在积极行动。“五一”假期,多个外贸品牌专柜正式进驻上海第一百货、永安百货等知名商场。
永安百货三楼服装区里,一个新亮相的牛仔品牌吸引了不少顾客。品牌属于东莞的一家外贸企业,八成商品出口美国。在关税政策影响下,几十万件货品积压在仓库。上月24日,他们联系上百联股份,仅用了一周左右时间,就完成了从接洽到签约再上柜的流程。而以往,其他品牌入驻起码要花一个月时间。

永安百货租户管理部经理陈晖表示,整个过程中,企业甚至都没有派人来过上海,全部由商场帮忙打理,甚至连衣架都是各个柜台支援的。

第一百货中心的滋补商品专区,苏州一家企业的专柜也在加紧筹备中。企业三成产品都出口美国,四月份以来,工厂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着急的老板找到了上海一百,在商场帮助下,他们的五款出口产品即将完成各种审核,换上中文标识,上柜销售。企业期待,能把这里变为销售的“主战场”。

百联股份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自身商业服务资源优势,挖掘旗下40多家成员企业,及全渠道平台网络潜力,助力更多的企业出口转内销。
看看新闻记者: 何晓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