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三山五园杯”2025国际友人环昆明湖长走活动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
这通常意味着:
1. "活动圆满落幕":活动已经按照计划完成。
2. "地点确认":活动在北京举行,并且环昆明湖是活动的主要路线或地点。
3. "参与者广泛":活动吸引了国际友人参与,体现了文化交流和体育健身的结合。
4. "冠名支持":“三山五园”作为冠名,可能指代北京海淀区的相关风景名胜区域,表明活动与该区域的发展或形象推广有关。
"通常这类活动的成功举办会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促进国际交流":为国际友人们提供了一个体验中国文化、交流互动的平台。
"展现城市魅力":向世界展示北京(特别是昆明湖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推动全民健身":鼓励更多人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健康生活。
"提升区域形象":“三山五园”区域借此活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次活动的具体细节,比如活动日期、参与人数、精彩瞬间、参与者的反馈等,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新闻报道或活动主办方发布的信息。
相关内容:
秋染京西,湖山如画。10月25日下午,“三山五园杯”2025国际友人环昆明湖长走活动在颐和园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张福森,党组书记王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亚非部副主任黄笑薇,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石风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虎翼雄,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华,海淀区副区长杨海林,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推广处处长谢豫,海淀区对外友协常务副会长李卫华,颐和园副园长吕高强等出席活动并参与长走。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巴西等50余个国家的300余名驻华使节、国际专家、留学生及在京外籍人士齐聚昆明湖畔,以脚步丈量秋日湖山,共庆这一民间外交品牌活动迈入第25个年头。
下午的颐和园天朗气清,开幕式上,来自北京多所高校的留学生带来各具特色的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随着张福森击鼓发令,参与者沿昆明湖畔开启约5公里的环湖长走。
“看到熟悉的湖光山色,还有来自世界各地朋友的笑脸,我感到非常高兴。”王禹感慨道,25年来,“三山五园”长走活动已成长为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办活动不难,难的是坚持25年;一个人走不难,难的是一群人共同走25年。”
首次参加活动的巴拿马驻华大使雷鸣(Miguel Lecaro)盛赞此次活动:“我享受这一天,不仅因为这里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风景,更因为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
来自德国的秦惜然已是第五次参与长走。每年,她都会携家人一同前来。“我来北京十多年了,这里一年比一年好。我喜欢徒步,也喜欢带孩子一起感受北京四季不同的美。”
对许多留学生而言,颐和园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还是承载中华文化的生动课堂。来自马来西亚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刘宇捷说:“昆明湖畔景色宜人、水鸟翩跹,让人心旷神怡。”来自俄罗斯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谢丽雅表示,园中一草一木都令她感到宁静与治愈。柬埔寨留学生、北京工业大学的穆荣站在桥上远眺湖面时感慨,自己仿佛穿越回历史深处,感受到文化的厚重。
今年活动特别增设的“国际文化与科技推介展区”成为一大亮点。多家驻华使馆与海淀区代表性企业携特色展品亮相,为中外友人提供近距离体验多元文化、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
“很高兴能看到这么多国家的文化展台,希望明年也能看到柬埔寨的展位。”中国地质大学的柬埔寨留学生达拉说。荣耀品牌工作人员杜一鸣认为,在这样高规格的国际交流场合展示中国智能科技产品,有助于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5载步履不停,友谊之路越走越宽。文化与科技在此交融,人文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王禹表示:“未来,无论是在经贸领域寻找机遇,还是在文化层面寻求共鸣,我们都欢迎大家常来‘走走’,让友谊在务实合作中不断深化。”
这场始于2001年的“秋日之约”,正以持续的温度与创新的活力,为在京国际友人搭建交流桥梁,为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