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日化行业,"宝洁(P&G)" 历史上长期被视为市场份额和技术领先的代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许多先进的产品和理念。如果从"市场份额和综合影响力"的角度来看,很多人会认为宝洁是中国第一的日化企业。
然而,如果从"中国本土企业"的角度来看,"联合利华(Unilever)" 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也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常被视为中国本土日化企业的代表。
但如果要找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并且符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典范,那么"纳爱斯(Nais)" 是一个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并且常常被认为是符合这个描述的企业。
以下是对纳爱斯的分析,以及为什么它符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典范:
"纳爱斯(Nais)为什么被认为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典范:"
"兄弟共创:" 纳爱斯是由“金兄弟”五兄弟共同创立的企业。五兄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这种兄弟共创的模式,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专注专业:" 纳爱斯专注于日化领域,特别是洗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多年来,纳爱斯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例如“奇强”洗衣粉,“立白”洗
相关内容:
文/品观网 龚云
说起中国第一大日化企业,你会想起谁?
上海家化?去年营业收入53.34亿元,论综合实力,这家化妆品公司确实配得上一根大拇指。遗憾的是,不是它!
在浙江丽水市,雕牌母公司纳爱斯集团2014年缴纳税款10.17亿元,绝对的“纳税大户”。话说,在整个中国本土日化界,年销售额能达到其纳税额数目的,都屈指可数。但,也不是它。
噢,对了,还有江苏隆力奇集团。这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保健品、化妆品、日化用品、家具、酒类等业务,可谓多元化。而早在2003年,其销售收入就突破了25亿元,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升至69亿元。有数据显示,其最新年销售收入已达近百亿元。不过,很抱歉,也不是它。
我们只能再透露一丢丢线索:作为中国第一大日化企业,它两年前的年销售额就已做到160亿元。
它到底是谁?

洗出一个立白
立白集团由陈凯旋和陈凯臣两兄弟于1994年创立。经过20余年的发展,据立白官方消息透露,2013年立白集团的年销售额达到160亿元。而这160亿,绝大部分都是洗出来的……

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一定还记得这一幕:光头陈佩斯一边刷碗,一边说“明天一定要把立白买回来!”。这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伴着立白的洗化用品走进了中国千家万户,从此立白一洗不能罢(shang)手。

首先要说的,就是立白的洗衣粉业务。
经历了活力28独占鳌头、外资品牌轰炸、雕牌陨落等数次中国织物洗涤市场的更迭,目前,立白已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洗衣粉市场第一的位置。
根据尼尔森2009年到2010年的数据,当时中国排名前三的品牌占据了超过60%的洗衣粉市场份额,其中又以立白最高,市场份额达到24.3%,稳超全球最大日化巨头宝洁旗下汰渍品牌(20.6%)。2013年,立白洗衣粉的市场占有率继续抬升至25.1%;2014年,立白仍然占据中国洗衣粉市场头把交椅。
除去拳头产品洗衣粉,2012年,立白在洗衣皂和洗衣液领域也分别占有26%(销量第2)和13.2%(销量第3)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织物洗涤用品市场,洗衣液的市场占有份额已经达到25%左右。相比洗衣粉2.2%的年增长速度,洗衣液则正以年均27.2%的速度高速增长。因此,做洗衣液,是几乎所有在织物洗涤市场上搏杀的品牌都愿意做的选择。
而为了在洗衣液这一细分市场破除蓝月亮和威露士这两大品牌的夹击,立白2013年以“立白洗衣液”的身份冠名了湖南卫视当红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第一季。

得益于该节目的影响力,尤其是主持人胡海泉那句“立白歌手,我是洗衣液”的“口误”,立白洗衣液一炮而红,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此后,立白洗衣液相继又冠名了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我是歌手》,为此,立白分别掏出了1.5亿、2.35亿、3亿的冠名费用。看来对于这一细分市场,立白也是绝对的势在必得。
为了领跑织物洗涤市场,立白近年在策略上变得更为灵活。其旗下品牌去渍霸大胆改名“好爸爸”,便是明证。
去渍霸最早于2008年推出,当年可是作为北京奥运会专供洗涤用品来推广的。可以说,刚出世就来头就不小。2012年,去渍霸的代言人黄磊参加了湖南卫视引进的《爸爸去哪儿》,节目里,他带着乖巧伶俐的女儿多多尽显一个“好爸爸”的形象。去渍霸有感而发,发现社会上存在的“爸爸角色缺失”这一普遍问题,就将品牌大胆更名为“好爸爸”。

的确如此,在家里负责洗衣服的一般都是妈妈,品观君觉得以后它的广告词可以这样:有了好爸爸,洗衣不靠妈!yeah!
扯远了。作为立白旗下高端洗衣品牌,好爸爸目前拥有户外洗衣露、洗衣液、洗衣粉、香皂粉、洗衣皂等多种产品,在市场上表现相当惹眼。
如此看来,立白集团已经牢牢坐定中国织物洗涤市场的头把交椅。
不过,可别以为立白在中国只是在织物洗涤市场牛气。根据尼尔森数据统计,2014年,立白洗洁精的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40%。换句人话说,中国人每买10瓶洗洁精,大约就有4瓶来自立白。此时,立白早已在洗洁精板块盖过了名噪一时的白猫,在中国第一洗洁精品牌的宝座上稳稳坐了好几年。
除了洗刷刷,立白还干了啥
作为中国第一大日化企业,立白除了洗衣服洗盘子之外,应该还得干点儿别的事。看看人家全球第一大日化企业宝洁,除了卖洗发水卖洗衣粉,不也卖SK-II这样的高档货嘛。
你们猜,要“引领大美白时代”的知名护肤品牌高姿是不是立白家的?毕竟,高姿的美女老板陈丹霞也姓陈。
事实上,身为中国日化工业标杆企业的立白集团,2005年前后即开始奔着“大日化、多品牌”战略目标奔袭。在这样的发展战略指引下,2006年,立白收购了拥有20多年历史的香港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组建了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化妆品市场。
你要以为这是立白迈向大日化的第一步,那就错了,因为在收购高姿的3个月前,立白收购了重庆奥妮品牌,进军洗发水领域。而早在2005年,立白还收购了天津蓝天集团,重新组合蓝天六必治品牌,进军口腔护理领域。
除此之外,立白集团还拥有空气清新剂品牌“西兰”、杀虫品牌“超威”和家居清洁品牌“威王”等十余个品牌。

由此看来,立白集团的业务范围还是很宽广的,但总体还是聚焦在日化领域,而不像江苏隆力奇那样,直销和非日化业务涉足之深。对此,立白董事长陈凯旋的看法是,未来,洗发水、牙膏、化妆品等大日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依然巨大,而他的“原则是不炒股,不进入房地产,实实在在地做品牌”。

年销售额达到160亿元,立白集团显然是不缺钱的,不过立白也一直在做上市的准备。关于这个问题,陈凯旋认为“顺其自然就好”。未来,立白是不是也能成为像宝洁一样驰骋于全球的日化航空母舰呢?作为一个支持国货的有志青年,品观君还是满怀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