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析一下“商圈撞衫成日常!韩系潮牌扎堆北上广”这个现象。
这确实是一个近年来在中国时尚消费市场观察到的显著趋势。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商圈撞衫成日常”的原因:"
"韩系风格的流行与普及:" 韩系时尚以其清新、甜美、休闲,同时又带有都市感和个性的特点,深受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从服装的版型、色彩搭配到配饰的选择,都形成了一套被广泛模仿和接受的审美体系。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充斥着大量韩流明星、韩国时尚博主以及国内穿搭达人的韩系风格展示。这种视觉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模仿,使得相似的风格在一定人群中迅速普及,导致“撞衫”变得非常常见。
"快时尚品牌的推动:" 许多快时尚品牌(包括一些国内品牌也借鉴韩系风格)快速复制和推广韩系单品,价格相对亲民,使得这种风格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尝试,进一步加剧了“撞衫”现象。
"追求“潮流”心理:" 年轻消费者倾向于追随当前流行的时尚趋势,韩系风格因其辨识度和相对容易驾驭的特点,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选择。
2. "“韩系潮牌扎堆北上广”的原因:"
"
相关内容:
在广州工作的Cindy最近遇到一件趣事:走在步行街上,两人胸前印着的同款腊肠狗图案卫衣意外 “撞款”。这款卫衣来自韩国潮牌 Mardi Mercredi,凭借标志性小雏菊与动物印花,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不到两年,便创下约 6 亿元的营收成绩。从销售数据来看,其天猫旗舰店的热门卫衣、T 恤累计销量接近 20 万件,而第三方拼团平台上,同类商品的总销量更是突破 200 万件。

北京Emis三里屯店
如今,北京三里屯、上海淮海路等核心商圈,已成为韩系潮牌的 “必争之地”。以 emis 为例,去年先在上海新天地开设快闪店试水,今年 3 月将中国首店落地淮海中路后,又迅速进驻深圳、成都、杭州、北京等城市的潮流商圈;另一个品牌 Rest & Recreation 扩张更迅猛,自今年 4 月起半年内布局 7 座城市,仅 9 月就密集在上海、武汉、沈阳、重庆开出 4 家门店。据商业地产相关统计,截至今年 8 月,已有 16 个韩国新兴潮牌在国内一线商圈加速开店。
韩牌爆火的三大关键:流量、定价与本地化合作
- 明星效应带火单品:BLACKPINK 成员 Jennie 穿过的 Rest & Recreation 白色牛仔裤,在拼团平台单链接拼单量超 8000 条;Jisoo 同款 emis 棒球帽因修饰脸型成为 “街拍热门”;迪丽热巴、虞书欣上身的 Matin Kim 外套、冲锋衣,多次成为平台热门单品。在小红书,相关品牌话题最高获得 2.1 亿浏览量,不少笔记互动量近万。

某销售网站,同款Rest & Recreation牛仔裤销售量超过700
- 亲民定价打动消费者:对比高端商圈的其他品牌,韩系潮牌价格更易接受。如 Mardi Mercredi 的卫衣促销价约 300 元,短袖 T 恤折后 160 元左右,有消费者表示 “在万象城这样的商场里,这个价位的潮牌很少见”,性价比成为吸引大众的重要因素。

Mardi Mercred官方旗舰店
- 本土化合作加速落地:不少韩国潮牌选择与国内代理公司合作打开市场,比如 Mardi Mercredi、Rest & Recreation 等均由上海曼多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而安踏则通过资本合作,与韩国潮流电商 MUSINSA 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到 2030 年在中国开设 100 家门店。不少韩国著名穿搭博主也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开通账号,试图打开中国市场。

某韩国穿搭博主,一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就吸引超过2.7w粉丝
品牌争相 “蹭热度”,但隐忧不容忽视
不仅韩系潮牌加速布局,国际运动品牌也纷纷借助韩流破圈。阿迪达斯依靠 BLACKPINK Jennie 代言的三叶草系列重回增长,彪马通过 ROSÉ 合作让经典赛车鞋翻红,美国瑜伽品牌 alo 则签约 Jisso、宁艺卓强化时尚属性。国内方面,安踏旗下 FILA 签约宁艺卓、章昊,萨洛蒙推出韩国户外机能系列,试图通过韩流吸引年轻消费者。

300 元卫衣洗一次就废?
不过,这股热潮背后也暗藏问题:
- 产品质量引发争议,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反馈,Mardi Mercredi 的小雏菊卫衣洗涤后出现变形凹陷,相关笔记获得上万点赞,不少买家参与讨论;
- 品牌生命周期存疑,此前爆红的韩国潮牌 Nerdy 因运营纠纷停止运营,如今 Mardi Mercredi 也传出部分线下门店关闭的消息;
- 专家指出,韩系潮牌多依赖流量,消费者忠诚度较低,且韩流文化缺乏高端属性,可能限制品牌长期发展,就像前几年热门的 MLB,如今市场声量已明显减弱。
你怎么看?
有人觉得 “300 元买明星同款很划算”,也有人认为 “质量一般,不如支持国潮”,对于这波韩系潮牌热潮,你觉得能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