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信息,关于“豫酒五朵金花”的讨论和评估确实有新的动态。不过,需要明确一点,"“豫酒五朵金花”这个称号本身并非由官方永久性地、正式地授予,它更多是行业内或媒体根据品牌影响力、市场表现、历史传承等因素进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或评选结果。" 因此,所谓的“最新版”通常是指最近一次有影响力的评选、市场分析或行业讨论得出的结果。
根据近期的行业信息和市场观察,普遍认为的"最新版“豫酒五朵金花”"通常是指以下五家:
1. "仰韶(Yǎngsháo)" - 通常是排名第一,被誉为“豫酒老大”,其仰韶彩陶坊更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知名度。
2. "宋河(Sònghé)" - 历史悠久,市场覆盖广,品牌影响力强。
3. "张弓(Zhānggōng)" - 同样是老牌劲旅,以浓香型白酒见长。
4. "仰韶(Yǎngsháo)" - "注意:这里出现了重复。" 在一些讨论中,仰韶彩陶坊有时会作为仰韶集团下的核心品牌单独列出,或者与其他品牌并列,导致“五朵金花”中仰韶出现两次。这反映了其特殊地位。
相关内容: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郝瑞铃/文 视频 受访者供图
视频加载中...
2021年河南省白酒业“金花”、“银花”企业名单于日前出炉。
有老熟人,也有新面孔,也有企业由“金”转“银”,还有企业由“银”跃“金”。
豫酒企业“十朵花”

7月19日,河南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河南省白酒业“金花”、“银花”企业认定名单,并进行公示。该公示期限已于7月23日截止。
其中,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河南皇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为河南省白酒业“金花”企业;宝丰酒业有限公司、河南寿酒集团有限公司、贾湖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蔡洪坊酒业有限公司等5家为河南省白酒业“银花”企业。
尽管公示中标有“排名不分先后”的字样,但据业内人士介绍,基本上名单公布的顺序就是评选名次。
河南商报记者从河南省工信厅了解到,事实上,河南白酒企业“金花”“银花”的评选是一个动态评选机制,是为了激发企业创优争先转型发展、推进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创新和尝试。
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评选出第一批“金花银花”企业,按照原行动计划本该一年一评,但考虑到企业发展周期,改为三年一评,一年一审。由企业自主申报、省辖市(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专家组审核评议,按照企业税收贡献、产品质量、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创新性(专利、科技进步奖、名牌产品及政府质量奖、商标、受合同重信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并打分。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年度税收贡献在所有指标考察中占比最高,达到50%。
综合评定得分前五名的企业可被认定为河南省白酒业“五朵金花”企业,六至十名企业被认定为“银花”企业。
一方面,“金花”企业可享受最高500万元的政策奖补,用于品牌宣传、技术改造等方面,“银花”企业可享受最高300万元政策奖补;另一方面,“金花银花”实际上也是白酒企业的品牌背书。
仰韶登顶,蔡洪坊入榜

2018年第一次评审时,“五朵金花”还是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五朵银花”是河南省寿酒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皇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河南宝丰酒业有限公司以及贾湖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三年过去,“十朵花”中大部分虽然还是老面孔,但格局略有调整。其中,仰韶登顶,成为豫酒企业中的“花魁”。
凭啥?业内人士评价,仰韶“登顶”靠的是“专注”,不管是产值还是产品力都明显胜出,在豫酒中一枝独秀。
2020年,仰韶迎来营收“8连涨”,据其2020年郑州、西北、华东等五大销售中心市场营收战报显示,仰韶营收增长30%,销售额逼近30亿体量。其为当地更是带来超3.6亿的税收收入。而根据《仰韶酒业“十四五规划”》,未来五年,仰韶计划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长目标,至“十四五”末,冲击百亿体量。
而来自驻马店的酒企蔡洪坊则是本次新入榜的酒企。“蔡洪坊实际上也有较长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老的国营企业改制过来的,由于种种原因曾沉寂多年,近几年来整合了多方资源、充实调整营销团队,正在暗暗发力。”河南省酒业协会总工程师赵书民如此评价。
这恐怕与其“懂营销”的老板李华伟不无关系。从调整中高低端产品结构,聚焦大单品,带动侧翼产品全面发力,再到玩转“红圈营销”拓展新蔡周边市场,李华伟带着蔡洪坊不光“守好了家门口”,还把蔡洪坊做成了“新蔡县2020年度工业企业纳税十强”企业。
皇沟宝丰进击,宋河张弓掉队

皇沟酒业今年由“银”转“金”。
皇沟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皇沟而言,晋升“金花”序列,意味着有更多机会入围豫酒头部竞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整个豫东白酒消费基数庞大的背景下,皇沟作为馥合香型白酒首创者,在豫酒振兴第二个周期内,皇沟将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我们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销售收入实现15亿,力争达到20亿,产品结构调整到馥合香型酒占比70%以上,用五年时间,成为省内知名畅销品牌。”

2018年,皇沟国永酒庄动工,总规划占地面积2605亩,规划总投资16亿元,设计生产能力年产浓香型和馥合香型原酒30000吨,成品酒50000吨,今年5月18日,“智慧酿造、生态储存、智能生产、文旅体验”四位一体的皇沟国永馥合香酒文化庄园正式投产,皇沟的酒品加速拓宽市场,并从豫东西行,入驻郑州。
“目前,皇沟酒业郑州运营中心已经成立一年多,各项工作都在扎实推进。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对任何想做河南市场的酒企都举足轻重,从近十年来白酒品牌在郑州的发展来看,败北者多,成功者少,往往没有认清发展现状,盲目扩张,最终陷入泥淖。从当下皇沟发展需求来看,在夯实大本营的基础上谋远布局,深度聚焦原点渠道、原点人群,系统打造品牌原点认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郑州战略支点的作用已经显现,而打通郑、商、永一体化也在整体布局之内。”该负责人说。
宝丰则连跳三个名次,成为“银花”之首。
乘着名酒品牌复兴和豫酒转型发展之势,2018年,宝丰酒业董事长王若飞提出了“三年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带着宝丰实现营收连续三年平均30%以上的增长。
宝丰酒业对产品线进行了大幅度的聚焦化调整,把产品条码从原来的几百个调整到了现在的三十个左右。核心产品国色清香系列占据着宝丰酒销售额的主导地位。宝丰怼壹瓶及金标宝丰酒等新光瓶酒系列,销量也在逐步攀升。轻装上阵的宝丰还在品牌营销上不断加码,“2021年,我们计划投入数千万元大力实施宝丰酒品牌新价值传播,目前已完成了超过60%的计划投放。”宝丰酒业销售公司品牌部经理王晓亮介绍。
但是,老牌国家名酒——宋河,此次连掉6个名次。受母公司辅仁药业集团影响,近年的宋河可谓是“酒在囧途”,自2019年,其遭遇资产质押、股权金额冻结,甚至一度停产,元气大伤。
张弓更令人唏嘘,直接掉出了豫酒“十朵花”行列,作为曾经豫酒的典型代表之一,张弓有着首创低度酒的独有优势,但因涉官司已经处在半停产状态,品牌严重透支。
“宋河近年来主要受资金制约,据了解,现正在逐步卸掉包袱,卧薪尝胆,转型发展,今年已举办多次活动逐步发力,相信宋河有国家名酒这个金字招牌和济济人才、完善的基础设施,只要找准路子、敢于投入,振兴大有希望。”赵书民说,“张弓沉寂至今确实可惜,至今看不到希望,一定程度拖了豫酒振兴的后腿,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高度重视,尽快解决企业的尴尬问题,搭上豫酒振兴的末班车。”
豫酒品牌整体不强,如何振兴?

“河南白酒历史最好时期是1990年前后,那时的宋河、宝丰和五粮液、剑南春、洋河基本并肩相行,两个杜康、张弓、林河和郎酒、今世缘、古井等也不相上下,90年代末仰韶曾做到全国产量第三。”赵书民介绍。
然而,放眼如今的全国白酒市场,豫酒并不具备优势,甚至称得上乏善可陈。
河南白酒消费量全国第一,坐拥600亿白酒消费市场,但由于企业改制等一系列原因,本土酒水品牌错失酒业发展黄金十年,在河南销售占比不足1/3,还曾一度出现“豫商不卖豫酒,豫人不喝豫酒”的扎心局面。
与此对比明显的是,全国100多家白酒企业在河南设办事处,吞噬市场,豫酒企业群体大、个体小,产品多、品牌少,尤其缺少龙头酒企。
豫酒谈振兴,势在必行,但又该如何振兴?
“河南四季分明、地处中原,处黄淮流域带,酿酒原料丰富且质量优良,有自身酿造习惯,工艺包容性强,能融会贯通,采百家之长。河南白酒酒体清亮透明、诸香协调、酒体饱满、绵柔滋润、层次分明、回甘净爽、余味久长。”赵书民认为,豫酒品质在全国化的竞争中完全不输其他品牌。
王晓亮认为,“品质振兴”是“豫酒振兴”的基础,下一步应在品牌振兴和文化振兴上发力。
在他看来,河南是中国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酒文化底蕴,如何把豫酒文化与消费者利益进行联接,如何推动品牌的突破性创新,如何抓取和占领消费升级趋势下年轻消费者的心智,是当下重点要思考的问题。“当前豫酒企业发展,普遍面临资金、人才、产能、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如果能给予一定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将对豫酒企业的发展带来实质性帮助。”
皇沟酒业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白酒是“天人合一”,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产物,对于豫酒振兴,一定是品类创新先行。此外,他认为,豫酒振兴也需要“豫商卖豫酒”,酒商们也应该警惕资本热捧下的酱酒热,警惕“酱酒陷阱”。
编辑 吕瑞天 张曙辉 李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