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30个世界著名LOGO设计的背后故事,涵盖了不同行业和时代,希望能让你对这些标志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商业与科技"
1. "Apple (苹果)":1977 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设计了第一个 Apple 标志,是一个咬一口的苹果。这个设计象征着知识和创新,同时也暗示了电脑的芯片。它简洁、易识别,并传达了苹果对简洁和优雅的承诺。
2. "Microsoft (微软)":1975 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建了微软,最初标志很简单,只有“Microsoft”字样。1987 年,微软推出了现在的标志,由四块重叠的方块组成,象征着四个创始人:盖茨、艾伦、保罗·莫尔和史蒂夫·鲍尔默。每个方块代表一个不同的方向,象征着公司的全球性和多元化。
3. "Google (谷歌)":1998 年,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设计了第一个谷歌标志,灵感来自一个漫画书里的查理·布朗。2000 年,他们添加了两个额外的字母“o”,以表达他们对公司无限发展的信心。2015 年,谷歌推出了更新的标志,更加简洁和现代。
4. "Amazon (亚马逊)":1995 年,杰夫·贝索斯创立了亚马逊,最初标志很简单,只有公司名称和一个箭头。这个箭头既象征着送货
相关内容:
全球每7秒就诞生一枚新LOGO,可真正能让人一眼记住的不到千分之一,这种瞬间辨识的稀缺价值比黄金更贵。
刷手机时,你每天会看到几千个图标,却只记得住那几个。诀窍不在画得多复杂,而是把品牌灵魂压缩成一个眨眼就能读完的故事。

Beats耳机的小圆圈只是一个b,却让耳朵的形状刚好卡在里头。设计师只用两道弧线就把听歌的人和耳机拴在一起。

思科那条蓝色长条,远看像WiFi信号,近看原来是金门大桥。科技公司把地标和网络打包进一张名片,省下一百万句自我介绍。
FedEx的箭头更狡猾,藏在E和X的空隙里,不放大根本找不到。这个白送的小惊喜让路人也能感到快递飞驰的速度。

亚马逊把一条笑脸箭头从a拉到z,看似卖萌,其实告诉你连狗骨头都能买到。笑脸加全覆盖的组合,一次解决品类和情绪两件事。
31冰淇淋直接在粉色方块里塞数字,Baskin-Robbins首字母间的空隙就是31。小朋友读英文没学会,先会数口味。

汉堡王去年把LOGO掰回1974年的旧模样,去掉高光,只留下橙黄面包。这波倒车赢得很干脆,旧记忆自带滤镜,没人拒绝童年味道。

品牌升级不一定等于整容。Gap曾把经典蓝方格换成无衬线黑字,上线一周就被骂回原型。消费者不想为陌生面孔买单。
去年两百多家品牌换标,超过一半只敢在颜色深浅上做文章。他们清楚,改得猛容易翻车,改得巧才能长脸。

Google的四个色块十几年几乎没动,只在字母间距里悄悄瘦身。改动小到你察觉不到,但每年帮公司省下上千万印刷费。
苹果把彩虹条去掉,留下单色剪影,反而更贵。越简洁,越显得干净,也越方便刻在手机上。留白是一种奢侈。

星巴克双尾美人鱼从咖啡色进化成纯绿,线条越来越瘦。瘦下来的美人鱼更容易绣在马克杯,省线就是省钱。

可口可乐的斯宾塞体百年未变,只在数字年份上玩花样。字体越老,越像信用证书,暗示甜度一百年不打折。
迪士尼把城堡LOGO越画越梦幻,每一道新弧线都对应一部新动画。城堡升级速度比拍电影还快。

国内品牌爱用汉字当LOGO,可笔画太多容易糊成一团。李宁把拼音简写成LN,再配一道红跑道,一下就甩掉了年代感。
小米去年把棱角磨圆,橙色变浅。官方说是新十年新形象,本质是给年轻人看:老品牌也能装嫩。

最会藏彩蛋的是美国网络司令部。标志里一串十六进制,解码后刚好是任务宣言。黑客看懂了会笑,路人看不懂也不碍事。
法国时装屋Celine删掉经典马车,只留下干净字母。女粉丝哭喊失去灵魂,销售额却一路向上。极简像滤镜,谁用谁显贵。

奥运会五环诞生于1913年,到今天五条圈连颜色顺序都不敢换。百年不变本身就是竞争力,换色比换国旗还难。

百事可乐的红蓝球换了11次,越换越像表情符号。有人吐槽像胖肚子,销量却年年涨。争议也能当流量。
耐克那一勾最初只花35美元。设计师事后回忆,早知道多付几顿饭钱,如今它值三百亿。简单往往最值钱。

丰田三个椭圆拼出牛头,也正好是Toyota每个字母的叠影。日本工程师把机械精神藏进几何,外人看热闹,同行看门道。
三菱钻石其实是三片树叶,来自家族纹章。日本百年企业把家谱穿在身上,低调到只有识货的人才能读懂。

奔驰三芒星最初象征海陆空全搞定,一百年后依旧没跑题。好寓意就像老酒,越存越香。

LV花纹来自行李箱防刮花图案,结果刮痕反成图腾。奢侈品擅长把功能变符号,再让符号卖功能。
Burberry去年把骑士去掉,只剩无衬线字母。老贵族脱下盔甲,准备拥抱短视频。效果立竿见影,年轻顾客增长三成。

大写的ZARA把字母间距拉开,让节奏变慢。快时尚突然想装高级,结果衣服也跟着涨价。视觉能决定价格带。
乐高四个字母从胖墩墩变成瘦身版,方便在孩子指甲盖上印LOGO。谁抓住小屏幕,谁就抓住下一代。

微软把四色方块拉平,去掉弧度,和Windows桌面图标一模一样。桌面在哪,广告就在哪。
谷歌浏览器的三极圈从立体拍扁,只为在手机上少占像素。省像素就是省电量,省电量就是省钱包。
看完这些故事,再翻口袋里的手机,那些小图标是不是突然会说话?你记住的往往不是图案,而是图案背后那一瞬的小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