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贵州云上杜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美丽经济”的介绍:
"贵州云上杜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高山杜鹃绽放“美丽经济”"
贵州,素有“公园省”之称,其高耸入云的喀斯特山脉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高山杜鹃更是以其绚烂的色彩和独特的魅力,成为贵州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文化符号。贵州云上杜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杜鹃”),正是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生态优势,致力于将高山杜鹃这一“美丽”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经济”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核心业务与特色:"
1.  "高山杜鹃资源保护与培育:" 云上杜鹃的核心业务之一是对贵州丰富的野生高山杜鹃资源进行科学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和人工繁育。他们可能建立了专门的杜鹃品种园或苗圃,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确保杜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态旅游与观光:" 利用杜鹃花海形成的壮丽景观,公司可能开发了相关的生态旅游项目。游客可以欣赏到漫山遍野、色彩斑斓的杜鹃花,参与赏花、摄影、徒步等活动,体验高山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提升了杜鹃资源的附加值,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3.  "花卉产品开发与销售:" 将培育出的杜鹃花卉进行加工和销售。这可能包括:
       "鲜切花:
相关内容:

织金县三甲街道中西部的大戛社区,岔河的多道支流自东向西贯穿而过,最终于狮子山南的坝地汇聚,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上,近10万株高山杜鹃生长于此。

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云上杜鹃公司供图)
这里是贵州云上杜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杜鹃公司”)高山杜鹃产业园,园区一期工程自2021年落地以来,已实现年产种苗100万株,精品盆栽20余万盆的生产目标,去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今年初,公司通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起的“年宵名花进京城”活动,让生于毕节高山的杜鹃花“开”进了人民大会堂,用于外事接待,走进国际视野。

生产车间。(图源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
2025年6月,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山杜鹃创新中心正式落户该公司,明确将以贵州丰富的高山杜鹃资源为依托,构建“科研、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模式,为我国高山杜鹃产业发展及贵州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这是全国花卉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科创平台,将推动“种质资源—育种—标准化生产”全链条创新,为贵州打造“中国杜鹃”品牌提供核心支撑。公司通过并购国际先进技术,突破花期调控瓶颈,将高山杜鹃花期从传统3月至4月拓展至春节至6月,培育的贵妃、红杰克等品种已成为人民大会堂重大外事活动的接待用花,并在央视“乡村振兴 一起同行”专题活动中亮相,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

高山杜鹃主打年宵花产品“贵妃”。(云上杜鹃公司供图)
云上杜鹃公司立足织金县,依托贵州冷凉气候资源与国际合作优势,构建了高山杜鹃从种苗研发、生产销售到产业园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公司建有380亩标准化产业园,培育高山杜鹃新优品种上千个,年产种苗200万株、精品盆栽15万盆,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带动6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并培训100余人掌握种植技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振兴路径。2024年,公司营收达800万元,产品凭借品质优势畅销北京等高端市场,供不应求趋势凸显。

公司本地化生产的高山杜鹃每年4月在织金平远古镇花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云上杜鹃公司供图)
如今,织金县三甲街道高山杜鹃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成为国内高山杜鹃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园区目前已经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山杜鹃基因库与全球知名研发专家团队,实现了高山杜鹃盆花标准化生产,每年从元旦到6月都有精品花卉供应市场,产品在高端年宵花市场占有50%以上的份额。未来,公司将以“贵州织金高山杜鹃博览园”为基地,联合北京林业大学、中国花卉协会深化产学研合作,筹备国家级杜鹃花展,推动产业国际化。通过科技赋能与品牌输出,贵州高山杜鹃正从深山走向世界舞台,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贵州方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游正兰
编辑 唐怒娇
二审 方春英
三审 曾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