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揽12.5亿!跑鞋新贵势不可挡,精准收割3亿中产市场

这个标题信息量很大,充满了戏剧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和探讨:
1. "“一年狂揽12.5亿”": 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营收数字,表明该品牌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狂揽”这个词带有强烈的增长势头和快速扩张的意味。 12.5亿人民币的年营收,对于一个相对较新的跑鞋品牌来说,是非常高的成就,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运动鞋市场。
2. "“跑鞋新贵”": 指的是这个品牌是新进入或新崛起的跑鞋市场竞争者。 “新贵”暗示其已经凭借实力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品牌。
3. "“起势过猛”": 这是一个带有一定主观色彩和潜在风险的描述。 “过猛”可能指增长速度太快、市场扩张过于激进、营销手段过于大胆等。 这种快速增长可能伴随着风险,例如:供应链压力、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形象塑造、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口碑波动等。标题暗示了这种快速成功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挑战或争议。
4. "“收割3亿中产”": “收割”这个词通常带有负面或批判意味,暗示品牌可能通过某种策略(如高定价、营销噱头、利用消费

相关内容:


跑鞋界的“劳斯莱斯”在中国再次卷土重来,这次终于逆袭成功了!


为何这么说?


因为这家百年跑鞋—索康尼,在中国已经两进两出,但每次都失败了。


可以说,索康尼在中国耗费了数10年,依然毫无收获。


但成为特步全资的子公司之后,索康尼重整旗鼓,仅2024年一年,就干出了10个亿的销售额,成为中国跑鞋的新贵。



数据显示,2024年厦门、重庆等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活动,赛场上超过1/3的马拉松精英成员穿上索康尼,一时间这位百年贵族吸引了所有的眼光。


沉寂多年突然爆火,索康尼凭什么“出圈”?





作为全球四大跑鞋之一,索康尼初创在1898年的美国,从开始到现在,已走过127个春秋。


在这期间,索康尼从本地品牌逐步成长为国际品牌,目前已经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世界各地运动者的喜欢。


自成立起,索康尼几乎战无不胜,尤其是在1965年为美国首个登空计划所研制的太空靴成功着陆后,前来购买索康尼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让索康尼更值得骄傲的是在1983年,这一年穿着索康尼鞋服的马拉松选手一举夺冠,让索康尼荣获超级跑鞋的称号。


但谁也想不到,索康尼曾两度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



2004年,索康尼满怀期待地第一次入华,产品定价千元以上。


但那时的北京职工月收入才1335元,多数人是不舍得花费至少一个月的工资来买一双鞋。


因此,尽管当时的索康尼在京沪穗设3家直营店,但皆因定价过高而惨淡收场。


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腰包鼓起来了。同时,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不再通过商业化体育赛事的审批,也就是说马拉松等路跑赛事会在未来暴增的趋势。


索康尼的心思又热络了,最终,索康尼在2015年决定以电商的身份尝试二次入华。


这一次,虽然索康尼赶上了消费升级,但由于过于依赖专业期刊传播,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3年仅开20家店,线上爆款月销不足150单。


连运营了8个月的电商店铺也因粉丝流失,后继无力,无声地关闭了。


而同时期的阿迪达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对潮流追捧的心理,与Foss联名出了一款MONSTER的鞋子,在中国打开了知名度,直到现在,依然备受年轻人喜欢。


直到2019年,特步与Wolverine集团各注资1.55亿元成立一家以合资形式的新公司,开启索康尼第三次入华征程。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专业基因+本土运营”的深度融合,然而,此次合作双方对结果都不满意。


经过双方沟通协调,特步于2023年底以6100万美元收购了该合资公司,进一步加速在高端跑步领域的战略布局。



为了品牌走向高端,特步将索康尼的销售群体定位为中产,喊出了跑者头等舱的口号,甚至特步还将2025年2月募集的10亿港元优先投入索康尼DTC业务。



截至2025年6月索康尼门店达155家,覆盖47个核心城市,上海港汇店扩至200平米,高价值会员占比10%。



特步不仅在品牌上下了大功夫,还在押注马拉松的比赛上耗费大量精力。


尤其是兰州马拉松等比赛现场,穿索康尼品牌的占比最高,这些活动的成功举行成为特步集团增速最高的核心利润引擎 。


其推出城市主题的活动,将每个城市的独特元素设计到品牌的鞋服里,让专业跑鞋走进日常穿搭的生活里。


以火鸟系列为例,原本用于竞速的科技,现在出现在日常通勤的鞋子里,当这种通勤鞋具备了减震性能之后,索康尼的销量占比提升了15%以上。


当然,索康尼在2024年营收10亿的背后不只有特步的手笔,还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熟知索康尼的跑者都知道,索康尼经常被马拉松爱好者选择的原因是它拥有GRID缓震系统。


该系统的好处在于跑步落地时,会被分散冲击力,增强稳定性,被称为跑鞋科技里程碑。



不仅如此,索康尼还发明了临界发泡的技术,该技术拥有85%的回弹率,在参加竞速时,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索康尼还拥有动态适应系统,说白了,就是鞋子跟着脚走。


而购买索尼康的人能达到人鞋合一的体验,这都归功于FORMFIT三层结构鞋面技术能跟随步伐的移动而调整脚型的独特跑鞋。


当专业技术与中国消费者需求结合,索康尼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现身于人前。


总之,索康尼开始走在加速带上前行,从2019年营收不足1亿突破至2024年超10亿的规模。


可以说,这是索康尼在中国那么久以来,第一次取得“反败为胜”的成绩,致使特步的经营利润暴增829.5%。


2025年前6个月,索康尼所在的部门已经销售近8亿,有望比2024年做得更好,再攀高峰。



索康尼的成功盈利,已成为特步旗下品牌逆袭的典范。





2024年索康尼所在的高端市场的业绩收益高达12.5亿,其增速更是直接带动了公司整体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特步拥有170万的跑者会员,渗透到全国25个省的百座城市中,毫不夸张地说,庞大的跑团是索康尼迅速打开知名度的基础。


一举成为中年男人的热爱,细细观察周围,拧巴的中年人早就悄悄地穿上了索康尼跑起了步。



他们甚至还会在社交媒体上谈起感受,索康尼胜利22是通勤鞋或大体重的不错选择,最懂自己的胖脚丫。



穿上索康尼跑了一小时依然乐在其中,爱上了这款深蓝。



这是不是意味着索康尼已经成为中产跑鞋中的一员?


从数据来看并不尽然,虽然索康尼在跑圈是顶级梯队的明星鞋子,但在四大跑鞋里的知名度却是最弱的。


小红书里,关于索康尼的浏览量大约有1.5亿,但亚瑟士的浏览量约是6.5亿,New Balance的浏览量更是超10亿的规模。


从侧面可以看出,普通人对这个品牌并没有那么高的辨识度,或许连名字都读不顺。


但不可否认的是,索康尼已经迈出了稳当的第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的加入,加上这次索康尼在中国打响的“第一枪”,逆袭成中产跑鞋还是有机会的。


尤其在明星的加持下,95后曾舜晞为索康尼千禧“站台”,彭于晏成为索康尼的全球代言人,可以说,年轻城市白领和中产精英都在它的野心里。



这种保持专业基因和普及户外运动的战略,无疑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到更多的消费者。


但让消费者在众多品牌中,一眼选择索康尼,还需要一个除专业以外的理由。


现在在潮流跑鞋市场出圈的品牌,不仅靠专业,还要拼颜值,甚至引领出新的生活方式。


索康尼能否成为中产们的心头宝,还需要看其下一步是否还有“大招”,能打出王炸才能有摘得桂冠的实力。


-END-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三进中国首度盈利:特步治好了索康尼的“水土不服”》

中国网财经:《跑步闭环到DTC加持,特步从百亿俱乐部到生态重构者的进阶逻辑》

21世纪商业评论:《一年卖出10个亿,跑鞋新贵起势凶猛》

作者:玖玖归伊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