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五位蜚声中外的武术宗师

“中国近现代五大武术家”这个说法并没有一个官方或绝对统一的权威排名,不同的人或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近现代”的时间跨度较大(通常指从清末民初至今),且“武术家”的定义可以很宽泛(包括传统武术、现代武术、实战格斗等)。
不过,根据普遍的认可度、影响力、成就以及代表性,以下五位人物经常被提及,可以看作是近现代中国武术界的杰出代表:
1. "李小龙 (Bruce Lee, 1940-1973)" "代表性流派/贡献:" 洪拳(自创融合),截拳道 (Jeet Kune Do)。 "影响力:" 虽然英文名字是Bruce Lee,但他对中国乃至世界武术界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他打破了传统武术的门户之见,倡导实用、自创风格(截拳道),其哲学思想(如“以无法为有法”)也广为流传。他是全球武术文化 icons,极大地推动了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 "叶问 (Ip Man, 1893-1972)" "代表性流派/贡献:" 粤菜拳 (Wing Chun)。 "影响力:" 作为著名的咏春拳宗师,叶问培养了许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后来闻名世界的李小龙

相关内容:

有一瞬间,你会好奇,中国近现代的五大武术家为何能让拳脚化作民族的脊梁?他们身怀绝技,却又各有命运的跌宕。今天就带你用直白语言还原这五个传奇,让拳风带你穿越时光。

有一人,叫董海川。清嘉庆三年,河北文安朱家务村里,他家穷得连张练拳的垫子都买不起。26岁那年,他背上干粮,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相传在安徽九华山,他遇到一位“云盘老祖”。那老祖微微一笑,手指在竹筒里画圈,似云似盘,一招一式都幻化着天地乾坤。董海川看了入迷,从此吞下八卦掌的第一门心法。可功夫越大,得罪的人越多。因得罪了首领太监,他从山间浪子一夜间流落到京师,干起了太监活,还被赐了七品首领太监,做起肃王府的护院总管。你能想象吗?一个穷小子,一度要在后宫深院里捧着太监牌子,可他手里的八卦掌却没少展威风。后世有人说:“董海川从一个外乡浪子到权倾一时的护院总管,他的升迁速度,简直无人可比。”八卦掌也借着他的名声,开枝散叶,周恩来总理都曾专门拜访他的弟子韩慕侠,练上一套。

而此时,在河北永年区的另一个小村庄里,杨露禅已经磨拳擦掌。1799年,他卖过煤土,当过膳夫,摆过粮摊,却始终割舍不下双手的拳影。一次在中药铺“太和堂”里打杂,他见陈家沟的陈长兴出拳稳如磐石,便抬头问道:“师傅,这门拳能打遍天下吗?”陈长兴点头,却眼神警告他:“勤是根本,懒不得。”于是杨露禅十八年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拳架越练越沉,出手便见红,一响必成功。他打遍京城,无人可挡,京人便称他“杨无敌”。有人问:杨露禅凭什么在拳师云集的年代脱颖而出?因他脚底扎稳,头脑通透,把陈式太极的圆与直,他自己改造成了一条浑厚的流水。你能想象他在茶肆中抱拳问好,却一招“揽雀尾”便让对手应声跪地?有谁料到,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再看孙禄堂,这位1860年生于保定望都的少年,9岁丧父,母亲一手扶养,他却一刻也闲不住,13岁跟着师父游历南北,足迹几乎遍及十一省四海。见少林的砖墙破旧,见武当的剑气冽冽,见峨嵋的云雾缭绕,他将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融会贯通。人们说他“信手击昏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可孙禄堂自己却淡淡一笑:“拳到之处,只是力到。”彼得洛夫被他一掌击晕后,捂着额头起身,也只能连声喊冤。年过花甲,他又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五名日本技击高手联合上来,他依旧一一将人打得抱头顿足——这是对武学的极致追求,也是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人称“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可孙禄堂从不张扬,只在武馆中收徒,淡看江湖是非。

说到霍元甲,没有谁不知道“精武”的名字。1868年,他出生在天津静海县镖师家庭,却天生体弱,父亲怕他闹得家族名声不光彩,坚持不让他练武。那时候的霍元甲,常趁父兄不备,偷偷从后院搬出沙包,一拳一脚地练秘籍“秘宗拳”。他吃过亏:打不赢本地小混混,也被人嘲笑“瘦弱霍少爷”。可他越挫越勇,终在怀庆药栈当帮工时结识农劲荪。在农掌柜的资助下,1909年他来到上海法租界,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主教武术,口号是“强强强”。传言他最后被日本人下了毒药,不得善终,可传奇由此加码。李小龙1972年拍《精武门》,把他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孙中山题写“尚武精神”,以示对他的纪念。何以至此?因为霍元甲把练拳变成了一种国家气节,用双手捍卫了岌岌可危的民族尊严。

最后一个,不同于武馆中的大佬,也不全是拳师,他叫杜心五。1869年生于湖南慈利县,自幼随长辈练拳,家道中落后,他走上峨嵋山,投身自然门,拜徐矮师为师。那时,他就喜欢把拳脚当作旅行的护身符,一路从湖南到四川,又漂洋过海到日本,与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比武赢得冠军,名噪东瀛。1905年,他加入同盟会,成了孙中山、宋教仁的贴身保镖。你能想象那个清晨,杜心五护卫宋教仁出行时,铁鞭一挥,马贼应声倒地?他护得宋教仁安全离去,却也因敢言激怒了蒋介石,对国民政府直言不讳。抗战时期,他还口无遮拦地批评蒋介石的抗战策略。1949年后,他被任命为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直到1953年病逝在长沙,享年八十四岁。他的一生,武为身护,拳为道护,正如他自己所说:“以心行武,方不负此生。”

这五大武术家,一个比一个传奇,董海川从玉门关浪子到京师护院;杨露禅将陈家太极推向王公贵族;孙禄堂在世界拳坛立下赫赫战功;霍元甲以拳为国魂;杜心五以武护国护身。他们为何能超越时代,成为一代宗师?因为他们都在拳脚之外,把武术当作一条通向天地、通向社会、通向内心的路。正是这条路,让中国武术从防身技艺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今天,我们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也都能感受到那一缕历史的凛冽拳风。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