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关于三星等韩国服装企业焚烧库存品牌服装引发社会谴责的事件,确实在近期引起过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类行为通常发生在服装行业周期性调整、库存积压或品牌策略调整时。企业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进行库存销毁:
1. "季节性或过时库存:" 服装是快消品,过季或设计被取代的服装难以销售。
2. "品牌重塑或整合:" 企业进行品牌收购、合并或自身品牌升级时,可能会淘汰旧品牌或旧系列库存。
3. "质量问题:" 无法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
4. "成本考虑:" 相较于打折或捐赠,直接销毁有时被视为更“经济”或更符合某些战略需求的方式(尽管环保和社会影响成本可能很高)。
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商业原因,将成千上万件尚可穿着的服装直接焚烧,尤其是知名品牌服装,往往会引发以下方面的强烈谴责:
1. "环境问题:" 焚烧服装会释放有害物质(如染料、化学处理剂)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并浪费资源。
2. "社会伦理与浪费:" 在全球范围内存在服装资源短缺和贫困问题的背景下,焚烧尚可使用的衣物被视为极大的浪费和不道德行为。这触动了公众对于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敏感神经。
3. "品牌形象损害:" 这种做法会
相关内容:
三星物产等韩国时尚巨头被曝大量焚烧库存服装,环保营销遭 “漂绿” 质疑
运营着 Bean Pole(宾波)、Galaxy(盖乐世)、Guho(九好)等品牌的三星物产时尚部门(前身为第一毛织,以下简称三星物产),仅 2024 年一年就被证实焚烧了高达 129 吨的库存服装。三星物产每年焚烧的库存商品数量呈递增趋势,包括三星物产在内的多家时尚大企业,一边打着 “环保” 营销旗号,一边却焚烧库存服装,因此被指责存在 “漂绿” 行为(即实际与环保相去甚远,却标榜绿色经营的做法)。

2024 年 11 月 京畿道平泽市某焚烧场内堆放着待焚烧三星物产时尚部门主要品牌的库存服装
2025 年 10 月 23 日,《韩民族 21》(韩国媒体)从共同民主党议员李学英(音译)办公室获取了韩国三家时尚大企业 —— 三星物产、Hansae Fashion(韩森时尚,现代百货旗下子公司)、LF(乐金时尚)的库存服装焚烧现状资料。从各企业提交给议员办公室的资料来看,2022 年至 2024 年的 3 年间,三星物产年均焚烧 106.7 吨库存服装,韩森时尚年均焚烧 41.6 吨。LF 则在 2023 年至 2024 年的 2 年间,年均焚烧 45 吨库存服装。
形象比环境污染更重要吗?

韩国京畿道平泽市某焚烧场内堆放着待焚烧的服装
尽管关于库存服装废弃引发环境污染的争议持续不断,但各大企业并未减少焚烧量。尤其是三星物产,2022 年焚烧了 94 吨库存服装,2023 年焚烧了 97 吨,而 2024 年的焚烧量达到 129 吨,是前两年年均 95.5 吨的 1.4 倍。LF 同样在 2023 年焚烧了 40 吨库存服装,2024 年焚烧了 50 吨,2025 年上半年仅半年就焚烧了 30 吨。韩森时尚 2022 年焚烧 41.1 吨、2023 年焚烧 32.8 吨、2024 年焚烧 51 吨库存服装,2025 年上半年也焚烧了 10.5 吨。
焚烧库存服装相比捐赠、再利用、回收利用,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不仅如此,焚烧过程中还会释放细颗粒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二噁英、呋喃等有毒化学物质,加剧大气污染。三星物产的库存服装由京畿道平泽市的一家焚烧企业处理,LF 的库存服装则由京畿道安山市的一家公司负责焚烧。釜山大学气候科学研究所教授吴正美(音译)表示:“这些公司焚烧的服装数量相当庞大,焚烧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大量的碳和有毒气体。”
企业焚烧库存服装的原因,是为了维持品牌的 “高价” 形象,采取的是 “与其低价出售或捐赠,不如焚烧” 的策略。
从三星物产主要品牌近 3 年的焚烧情况来看,宾波品牌的库存服装焚烧金额达 37.9 亿韩元,盖乐世 36.5 亿韩元,九好 34.1 亿韩元,Logodes(洛高斯)32.8 亿韩元。这些品牌均有售价超过 1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5400 元)的外套产品,夹克价格也多在 4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2160 元)以上,始终维持着高价至中高价的市场策略。2018 年,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因焚烧价值约 422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2.28 亿元)的服装和配饰(相当于 2 万件大衣)引发争议,事后证实博柏利与韩国这些时尚大企业一样,也是为了维持 “高价策略” 才这么做,因此遭到舆论批评。“再穿一次” 研究所代表郑周妍(音译)指出:“企业担心如果高价服装卖不出去而沦为库存的情况被曝光,会损害品牌形象。”
背后焚烧服装,台前主打 “环保服装”
这些时尚大企业在公众看不到的地方焚烧库存服装,在台前却大力开展环保营销。三星物产曾在 2020 年宣传称,“为实现提升时尚产业可持续性这一共同目标”,已与合作企业共同签署了环境承诺书。尤其是宾波品牌,尽管 3 年间焚烧了价值 37.9 亿韩元的库存服装,却一直将自身营销为环保品牌。该品牌 2022 年宣布采用再生材料制作服装,2020 年还发布了标题为 “字写宾波,意为环保” 的新闻资料。
郑周妍代表针对这一现象指出:“企业不公开焚烧库存的行为,却大力宣传‘升级再造’,这是典型的漂绿行为。” 升级再造(Upcycling)是一种环保方式,它不仅仅是对废弃资源或无用废品进行简单回收利用,而是通过融入全新且富有创意的设计与理念,将其重新打造为更具价值的新产品。
欧洲 2026 年起禁止废弃库存服装
因此,目前有呼声认为,亟需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以防止库存服装被废弃,并要求生产企业对服装废弃物的处理承担责任。在奢侈品牌焚烧库存服装引发争议后,欧洲已决定从 2026 年起实施相关制度,禁止废弃未售出的服装和鞋子。此外,针对纺织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也已于 2025 年 9 月在欧洲议会获得通过,即将正式实施。据此,欧洲的服装企业还需承担已售商品的回收及再利用成本。
而在韩国,相关讨论仍处于初期阶段。在第 21 届国会期间,前正义党议员张慧英(音译)曾提出《服装库存废弃禁止法案》,但该法案因国会任期结束而作废。进入第 22 届国会后,气候能源环境劳动委员会成员、共同民主党议员金泰善(音译)、李学英(音译)等人虽已提出禁止库存废弃、要求服装企业承担废弃物处理成本的相关法案,但这些法案尚未通过常设委员会的审议门槛。
韩国环境部为减少服装废弃物,于 2025 年 6 月联合民间企业成立了服装环境协商会。三星物产、LF、韩森时尚这三家时尚大企业起初并未加入该协商会,直到最近,三星物产才迟迟表达了加入意向。李学英议员表示:“将从未穿过的衣服焚烧销毁,是一种社会浪费。我们应当从生产阶段就开始努力减少服装废弃物,例如通过禁止库存废弃、引入服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方式。”
三星物产称 “避免过度生产”,LF 称 “努力减少库存”
对于焚烧量增加的原因,三星物产解释称:“我们从产品规划阶段就注重避免过度生产,始终以完全销售为目标开展业务。2024 年焚烧量增加,主要是受异常高温天气和销售低迷的影响。归根结底,年均焚烧的库存仅占生产量的 1% 左右。” 针对漂绿争议,该公司补充道:“我们不会开展可能被认为是漂绿的不必要宣传营销活动。”
LF 也表示:“我们正通过基于数据的精准需求预测系统,努力在服装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减少过剩库存的产生。” 韩森时尚则称:“计划通过将库存服装制作成升级再造产品等方式,努力减少废弃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