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旅新风尚,“逛工厂”何以成为热门旅游新宠

“逛工厂”之所以能成为文旅领域的“香饽饽”,即备受游客欢迎的热门体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背后反映了旅游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文化变迁的趋势。主要原因包括:
1. "满足游客求知欲和好奇心 (Satisfying Curiosity and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 "揭秘生产过程:" 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与工业生产接触较少,工厂内部神秘的生产线、精密的设备、独特的工艺流程,都充满了吸引力。游客渴望了解一件商品是如何从原材料变成实物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前沿科技:" 许多工厂是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甚至操作自动化设备、了解智能制造等,感受科技的魅力。
2. "提供独特和沉浸式的体验 (Offering Unique and Immersive Experiences):" "区别于传统观光:" 相较于博物馆陈列或景区的自然风光,工厂参观提供了更具动态、更贴近现代工业生活的体验。游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有机会深入其中,感受工业氛围。 "互动性和参与感:" 一些工厂会设计互动环节,如模拟操作、产品体验、DIY工作坊等,让游客从“看”转变为“参与”,增加了体验的趣味性和记忆点。
3. "文化与工业旅游的融合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Industrial Tourism):" "工业遗产与文化价值

相关内容:

>在矿业遗址体验开采矿石,在核电站感受“硬核工业”的力量,浙江推出十大“好玩的工厂”——

“逛工厂”缘何成为文旅“香饽饽”?

阅读提示

游客对工业生产流程的好奇、对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以及体验式旅游市场日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矿井下,载着游客的复古小火车缓慢行驶,在不远处的煅烧炉群,几幢石头垒砌的小屋吸引了游客注意。“这里原是矾矿三车间第100号结晶间,如今改造成了矾文化活动实践基地‘矾客工厂’,用于展示矿石开采、煅烧、溶解、结晶等一整套炼矾工艺。”讲解员介绍说。

近日,浙江杭州的陈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她们头戴黄色安全帽,在模拟井巷体验开采矿石,在原矿区保留的6个结晶池观察明矾结晶过程,在室内活动区体验矾塑非遗项目等。

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是浙江省新近评选的“2024浙江十大好玩的工厂”之一。记者了解到,这些“好玩的工厂”还包括当地一些电器企业、酿造食品公司、核电公司、丝绸工业园等。它们让“工厂游”与研学教育、文化创意、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形成工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矾矿旅游区带动全镇旅游年收入4000多万元

矾矿工业旅游区是首批“国家工业遗产”,这里存有300多处矿业遗址。

从雪花窟、鸡笼山矿硐群、水尾山矿硐群等炼矾重要遗址,到挑矾古道、街巷、传统民居等矿业活动遗产,再到矾塑、明矾炼制技艺、矿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世界矾都”之誉的矾山镇,近年来逐渐成为当地的旅游“明星”。

当小火车驶入地下矿井,光线逐渐变暗,绵延几十里的硐道让游客连连惊叹:“以前矿工徒步走完整个矿井,得备足三天三夜的干粮。”弧形硐顶、粗糙的土路地面、岩壁上深浅不一的开采痕迹,让幽暗的硐道多了几分神秘。

沿着硐道深入,一处能容纳300多人的大剧场让人眼前一亮。“以前这里是矿工们学习的地方,工人们就在这儿学习和开会。”讲解员说,现在这里成了年轻人举办演出和展览的热门地。

温州矾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怀东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明矾市场逐渐萎缩及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升,矾矿开始向文旅融合转型。2012年以来,矾山镇积极推进工矿旅游小镇建设。自2017年起,当地停止采矿生产,进行生态修复、绿色造林,挖掘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

2024年,矾山镇矾矿工业旅游区吸引游客167余万人次,带动全镇旅游收入约4487万元。单是矿硐小火车项目年收入就高达300多万元。

体验式工厂吸引游客打卡

在“2024浙江十大好玩的工厂”名单中,靠“科技+AI”带来全方位体验的老板电器工厂全球烹饪艺术中心同样受到游客欢迎。

“妈妈你闻,这个是甜的香味!”10月19日,在烹饪艺术中心香料互动区,小学二年级的小纪把鼻子凑近闻香装置,陈皮的甘香引起她的好奇。这里不需要文字说明,胡椒的辛香、迷迭香的清香、姜黄的辛辣通过特制设备扑面而来,配合讲解员的解说,一部世界烹饪史变得真切可感。

作为浙江“工厂游”的尝鲜者,位于杭州临平区的老板电器2022年起开始探索工旅融合发展。2023年以烹饪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24年推出行业首个AI烹饪大模型“食神”,并设计了5条从AI智造到研学一日游的主题路线,丰富游客体验。

在丽水市莲都区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露天晾晒场上,一口口酱油缸整齐排列,像一片“酱缸海洋”。缸内正在发酵的豆豉、析出的豆油、飘散的酱香延续着酱油这种调味品的生命力。晾晒场所在的产业园,是始建于1919年中华老字号鱼跃酿造食品公司的所在地。近年来,该产业园已经成为工、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园。

鱼跃传承人陈旭东介绍,2016年,市区工业园区规划调整,公司将新厂建成“透明工厂”。2024年,“透明工厂”开放参观通道并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点推荐目录”。现在走进园区,游客能亲手参与拌酱胚、挑酱油担、做甜酒酿等传统技艺。

“工厂游”正在成为大众选择

在互动式电子屏前观看虚拟动画片、学习核知识理论,走上模拟操作台化身核电操控员、感受核电站的运行逻辑……近来,台州市三门县的三门核电站成为许多亲子家庭的出游热门选择。

“这里高峰期一天有500余人来打卡。”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内是“硬核工业”,厂外是大海与沙滩,核电站隧道旁还有乡村,游客可在此采摘水果,“一日游线路就出来了”。

业内人士表示,基于对工业生产流程的好奇、对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以及体验式旅游市场日益走热,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正在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浙江省旅游协会工业旅游分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易开刚分析说,当前浙江的工业旅游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工业遗产为依托,通过活化历史场景打造文旅IP,如温州矾矿遗址;二是开放现代化生产车间,让游客直观感受智造魅力,如农夫山泉千岛湖基地、九阳创意工业园等;三是向游客展示传统工业技艺和非遗,如会稽山中华黄酒博物馆等。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工业旅游企业改造提升,目前,浙江已启动工业旅游基地分级标准制订工作,从核心吸引力、产品体系、旅游服务等方面对工业旅游基地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同时计划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将基地划分为5A、4A和3A三个级别。

“放眼全国,青岛啤酒博物馆做起了AR互动剧场;北京首钢园联动咖啡品牌推出‘荔枝气泡美式’,年轻人打卡后可领免费福利……这些案例都说明,工厂只要敢玩、会玩、好玩,就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厂门。”易开刚说。(本报记者 邹倜然)

来源: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