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羽绒服,难觅真品之谜

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看法,尤其是在羽绒服这个品类里。要在300元人民币以下买到一件"真正"的、符合常规羽绒服标准的(比如填充物是鹅绒或鸭绒,有足够克数,有基本防风防水功能,设计相对完整),确实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
以下是几个原因:
1. "原材料成本":羽绒服的核心成本在于羽绒(鹅绒通常比鸭绒更贵)和面料。300元的价格远低于一件合格羽绒服所需的基本原材料成本。即使是填充量很少、绒子含量不高、羽绒品质较差的产品,其成本也通常超过这个价位。 2. "生产工艺":制作一件合格的羽绒服需要裁剪、缝纫、填充、定型、检验等多个工序,涉及到设备、人工和辅料成本。300元的价格难以覆盖这些基本的生产费用。 3. "设计和品牌价值":即使是基础款,也包含一定的设计成本。品牌溢价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在服装行业中也是成本的一部分。300元以下的定价通常意味着没有品牌或是非常初级的品牌。 4. "质量控制":为了控制成本,极低价格的产品往往在填充物的蓬松度、含绒量、面料的防风防水性能、缝线质量等方面难以达到标准,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甲醛、异味等)。
"那么,300元以下能买到什么?"
"可能不是真羽绒服":很多标

相关内容:

>近期,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而一些高端品牌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甚至更高。对此,记者采访了羽绒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情况。

记者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了解到,羽绒原料、面料和辅料、人工构成了羽绒服生产的主要成本,此外还有设计开发、仓储物流、渠道营销、税费等成本。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介绍,不同的羽绒原料在羽绒服总成本中的占比有较大区别。根据近期羽绒服生产企业的反馈,鹅绒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的35%至70%不等;鸭绒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的15%至65%不等。

祝炜估算,一件羽绒服,假设填充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填充量150克,羽绒原料成本在63元至83元之间,加上面辅材料和人工,主要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间,再算上其他成本,一件羽绒服的合理售价不太可能低于300元。

那么,低于300元的羽绒服会是什么情况?祝炜分析,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几年前的库存产品;填充量在100克以下的轻薄羽绒服、面辅材料基础款、儿童款;填充羽绒绒子含量为70%或80%以及灰鸭绒合格品(灰鸭绒价格比白鸭绒略低)。

由于羽绒是内在填充材料,消费者很难直观辨别产品质量和真伪,不免给制假售假留下可乘之机。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产品质量分级试点工作,依托构建科学规范的分级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等为重点的发展新优势,遏制低价低质非理性竞争,促进消费增长。

(据新华社电)(记者 赵文君)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