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儿得乐代理模式陷困境,退货难题频发,货品质量问题引众怨

关于凯儿得乐(Kärcher)代理模式频遭投诉,涉及退货难、货品质量差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现象。这类投诉通常反映了品牌授权体系、渠道管理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对此情况的一些分析和可能的原因:
1. "授权代理过多,管理难度加大:" 像凯儿得乐这样的知名品牌,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可能会授权大量的经销商或代理商。 代理商数量过多,会导致品牌对每个代理商的管控力下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代理商可能缺乏足够的培训,对产品了解不深,服务意识不强,导致销售误导、安装不当、售后支持不到位等问题。
2. "利益分配与竞争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代理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代理商可能会牺牲服务质量,例如简化售后服务流程、拖延处理售后问题(包括退货)。 代理商利润压力可能传导到消费者身上,例如设置较高的退货门槛或收取不合理的服务费。
3. "退货政策执行不统一或不规范:" 虽然品牌可能有统一的退货政策,但在实际执行层面,不同代理商的解读和操作可能存在差异。 部分代理商可能为了规避自身损失或库存压力,故意设置障碍,如要求消费者提供难以满足的证明、

相关内容:

>实际上,主打纸尿裤的凯儿得乐近年来争议不断,尤其代理模式频遭投诉。新京报记者从黑猫投诉上查询发现,从2019年5月29日至今共25条投诉结果。在聚投诉的平台上,有4条关于凯儿得乐的投诉,包括乱扣代理保证金、退货难、霸王条款、质量问题等。

公开资料显示,凯儿得乐(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母婴新零售企业。2015年创立后,相继推出婴童品牌凯儿得乐、女护品牌朵瑞诗两大品牌。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妙锋。新京报记者从凯儿得乐的官方网站发现相关代理加盟招商信息显示,“宝妈,白领、在校大学生等身份不限,公司设立诸多奖励制度,多劳多得,经销商增至100000+人。”

做代理能低价拿货,还能赚外快,或成为不少宝妈加入凯儿得乐队伍的初衷。不过,许多宝妈成为代理商后,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美好,退货难、货品质量差、退代理难等问题接连出现。

宝妈小安(化名)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19年5月,为了给孩子购买凯儿得乐的尿不湿,开始做代理,拿货有折扣。不过,在她成为VIP会员(代理)后发现个别尿不湿不仅有污点,而且孩子用了会出现臀部发红的现象。除了质量问题,发货特别慢也让她很失望,所以决定退货并退出代理,然而,无论是退货还是退出代理都让她十分苦恼。“上级代理一直积极推荐让我大量囤货,后来发现尿不湿不适合我家孩子以后,我申请退货,然而上一级代理就当做看不见,后来我在平台投诉,才最终在实体店退了货。”

除了小安有如此遭遇,新京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凯儿得乐”显示,从2019年5月29日至今,共25条投诉结果。在聚投诉的平台上,有4条关于凯儿得乐的投诉。网友在两个平台的投诉内容涉及不退货、发货慢、不退保证金、纸尿裤质量问题等。

其中,网友@大畅Zi在9月15日发布的一则投诉显示,第一次购买凯儿得乐尿不湿花费1280元、100元保证金成为VIP会员后,后来做活动说是预存1900元能成为一级会员。“孩子长大不需要尿不湿后,我就想退货,但上级不予退款,也联系不到客服,随后我在咸鱼低价售卖,又被举报说乱价。”

与这位网友有一样遭遇的人并不少。一位匿名网友发布的投诉信息显示,自己在今年2月和3月买了3箱9包M号的尿不湿,3个多月后才发货,中间问了客服说不给退货,等到收到货时M号的孩子早就穿不了了,“无奈只能放到二手平台转卖,但凯儿得乐上级代理告诉我因为我放到二手平台转卖,所以不退我200元的保证金。”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王琳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