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代言大窑酒厂,美国资本强势收购,持股比例高达85%引发热议

是的,您提到的信息是准确的。
"品牌方:" 大窑汽水(Dayao Soda) "代言人:" 吴京(Wu Jing) "资本变动:" 2023年,大窑汽水完成了由美国资本主导的D轮和E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惊人的380亿元人民币。 "美国资本持股:" 在此轮融资后,美国资本(主要是指由GGV纪源资本牵头的投资方)获得了公司85%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创始人持股:" 创始人徐佳东(Xu Jiadong)及其关联方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约15%。
这意味着,虽然吴京仍然是大窑汽水非常知名和重要的代言人,但他不再持有公司的股份,公司的主要控制权已经转移到了新的美国资本手中。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中国国内,涉及到民族品牌、明星代言以及外资控股等话题。

相关内容:

2025年7月,重庆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条公示炸了锅:美国私募巨头KKR,要收购远景国际85%的股权。这远景国际看着陌生,实际控制人正是大窑汽水的老板王庆东,做的也是大窑的饮料生意——等于说,曾经喊着“不可能被外资控股”的大窑,悄悄把大部分股权卖给了华尔街。

谁能想到,这瓶2023年还卖了32亿、被网友叫“战狼汽水”的国民饮料,会走到这一步?

大窑能火,全靠“接地气”。2006年从内蒙古老汽水厂改名后,它不跟可乐抢超市货架,专盯烧烤、火锅店——搞520毫升大玻璃瓶,长得像啤酒,正好给不能喝酒的人当“代酒”。还给经销商超低价,一箱12瓶才17.5块,餐馆卖一瓶能赚3、4块,比卖可乐赚得多,老板自然愿意推。后来找华与华定了“大汽水喝大窑”的口号,2022年又花1000万请吴京代言,广告铺到央视和电梯里,直接火成全国品牌。

可火了之后,麻烦也来了。大窑的销量全靠餐饮渠道,超市便利店卖不动;市场也只在北方,北方市占率45%,南方还不到10%。2025年一季度增速跌到4.35%,在碳酸饮料市场里,连3%的份额都不到,根本拼不过占了90%市场的可乐、百事。

更头疼的是钱。建7个生产基地要花钱,请吴京、投广告要花钱,玻璃瓶运输还容易碎、成本高。想往南方扩,还得建更多工厂,现金流早紧张了。这时候KKR递了橄榄枝——手里有6640亿美元,能一次性给够钱,还没有分期注资、对赌条款这些麻烦事,甚至能帮大窑便宜买原材料、拓展东南亚市场。

有人说大窑“卖国产情怀”,可换个角度想,这也是国产汽水的无奈。北冰洋、汉口二厂这些品牌,要么被“两乐”压着,要么困在一个区域里。大窑选资本,或许是想活下去、接着扩,但未来会不会像中华牙膏那样丢了特色,谁也说不准。

说到底,国产饮料想站起来,光靠“情怀”喊口号没用,得有能扛住市场的实力,还得找对活下去的办法——这或许就是大窑给所有国产品牌上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