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挑战中,解码深圳天虹逆势增长,揭秘零售业的“深圳密码”

我们来解读一下深圳天虹在疫情背景下业绩逆势上扬的可能“零售密码”。这通常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策略协同效应的体现。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
"1. 精准的业态组合与区域深耕 (Strategic Store Mix & Regional Focus):"
"深圳主场优势:"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即使在疫情冲击下,核心商圈和社区周边的核心客群购买力依然坚挺。天虹在深圳拥有密集的门店网络,尤其是在罗湖、南山等核心区域,能够有效捕捉这些核心客流。 "业态协同:" 天虹通常采用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社区店等多种业态组合。购物中心部分能吸引追求体验和社交的消费者,大型超市满足家庭日常采购需求,社区店则深耕本地客群。这种组合在疫情下能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和需求,降低单一业态受冲击的风险。特别是社区生鲜、日用品等刚需品类,在疫情期间需求激增。
"2. 数字化转型的深化应用 (Deepene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线上渠道建设:" 疫情加速了零售数字化进程。天虹大力发展线上业务,包括: "APP/小程序:" 提供便捷的在线购物、会员管理、积分兑换等服务。 "直播带货:" 通过直播形式推广商品、提升互动、促进销售。

相关内容:

深圳新闻网2020年3月9日讯(记者田志强 吴艳)新冠疫情下的中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这场疫情虽然对各行业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但是又何尝不是对行业和企业的一次大考?

如何快速的应对疫情?如何准确的变换经营模式?如何在危机中找到转机?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企业经营者及决策者。

“转危为机”,到家业务成天虹业绩增长的爆发点

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线下客流骤减,销售下滑,同时人力、物流等刚性经营成本还在上升,行业面临困境。如果说,疫情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对于天虹来说,随着线上业务的加速推进,天虹则像是按下了快进键。

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天虹到家订单量暴增。春节期间全国超市到家销售占比比平时提升了2倍以上,部分门店占比达到40%,华南区天虹超市到家订单量增加近3倍,销售增长超2.5倍。

如此亮眼的数据,是天虹多年以来推进线上业务的厚积薄发,也是天虹对零售业务发展趋势的重要考量。

2015年“天虹到家”业务正式上线,按需送达、最快2小时闪电送的“最后一公里”服务是“天虹到家”的优势也是天虹对新零售模式的探索;2019年天虹开启全面百货数字化项目,“百货专柜到家”又成为推动销售业绩增长的又一动力。

“如果没有之前的基础,面对这次的黑天鹅事件,会很被动。”天虹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经过这次疫情,大家都认识到了线上经营的重要性,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尝试,如果说,天虹现在有一定的优势,那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早走了半步,但是想要持续进化,就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运营努力。

“数字化资产”或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

除了到家业务的进一步增长,直播也成为天虹在疫情期间连接消费者的重要手段。疫情期间,天虹一共直播几百场,特别是私域直播,直播的转化率不输网红。据了解,天虹最近一场内衣品牌直播,直播转化率就高达近30%,刷新了品牌的销售记录。

天虹负责人表示“如果仅仅有直播,而没有后续的承接,是无法实现数字零售发展的。对于天虹来说,线上的发展已经不是数字化部门的事,早已渗透到公司的各个业务单元。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我们推百货专柜到家,天虹百货全体员工都在家线上办公,聚焦线上运营,全力为顾客提供线上逛百货,专柜到家服务,响应速度都非常快。目前,天虹有5万导购连接了超过500万的顾客,有2300多万的数字化会员,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数字资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零售的发展,接下来天虹将继续扩大天虹APP、天虹小程序的平台价值,发挥导购连接、社群服务等的社交价值,不断升级顾客连接的能力,做好超市到家,深入推广百货专柜到家,进一步优化到家能力。

同时,在发挥线下门店实体优势的基础上,打造数字化门店,提供精准、高效又有温度的服务,辐射周边,真正把与线下一体化的线上业务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业务。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