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纱蜕变,中国品牌十年坚韧浪漫之旅

这是一篇关于一个中国品牌从“薄纱少女”到“坚韧浪漫”的十年破茧之路的文章,旨在展现其蜕变与成长:
"从“薄纱少女”到“坚韧浪漫”:一个中国品牌的十年破茧之路"
时光荏苒,十年光阴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品牌,经历从青涩懵懂到成熟坚韧的蜕变。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市场浪潮中,总有一些品牌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史诗。其中,有一个品牌,它的十年历程,恰似一场精彩的“破茧”,从最初轻盈、朦胧的“薄纱少女”形象,逐渐成长为如今兼具力量与温情、内敛而深情的“坚韧浪漫”之姿。让我们循着它的足迹,探寻这段非凡的旅程。
"初见:薄纱少女的朦胧之美 (约创立初期 - 第3年)"
品牌的起步,往往带着梦想与试探。在创立初期,它可能还只是一个充满创意和热情的团队,产品或许聚焦于某个细分领域,风格上追求轻盈、灵动、甚至带点梦幻色彩。那时的它,就像一位穿着薄纱的少女,姿态优雅,眼神清澈,吸引着那些追求新鲜感和纯粹美的消费者。
"特点:" "设计:" 侧重于基础款、小众设计,强调材质的轻盈感、色彩的柔和度,风格上可能偏向简约、清新

相关内容:

时尚的,亦是历史的。


回望十年前的中国时尚语境。女性叙事常被镀上一层粉红色的光晕——那是经济上行期的集体梦幻,是层叠薄纱、蕾丝蝴蝶结与不愿醒来的少女梦。AWAYLEE 正是那个时代的注脚:2014 春夏系列「花与纸飞机」中模特身着浅粉与象牙白的蓬裙,薄纱如云,纸飞机缀于裙摆,像是从教室窗口飞出的一纸青春。


《步步惊心》续集《步步惊情》发布会上的瞬间——刘诗诗身着一袭AWAYLEE连衣裙亮相,曾是“若曦与四爷”的定情象征。



十年过去,荧幕内外的叙事皆已翻页:当年奋不顾身扑向的“霸总”,成了被调侃的对象;现实中,爱情的童话渐次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刘诗诗愈发清晰的职业路径与事业野心。甚至在无数“考古”剧情中,十四爷反倒被重新打捞,成为观众心中更适配若曦的良配。


这不只是剧情的反转,更是一种女性叙事的集体转向:我们关于青春的幻想,不再只是轻纱与水晶鞋。十年过去,那群曾追逐“小公主梦”的女孩已然长大。她们依然渴望美,却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甜美;依然向往浪漫,却更懂得浪漫背后,需要坚韧作为底色。


于是,在AWAYLEE 2026春夏「蝴蝶梦」系列中,我们看见品牌收起层层叠叠的薄纱,注入硬朗的皮革、流畅的宽袖廓形,更与非遗“通草花”深度合作。它不再只是少女心的代言人,而试图构建一个更丰盈、更复杂、也更接近当代女性精神世界的风格体系。


有人说,AWAYLEE“抛弃了少女”。但或许,它只是选择与她们一同成长。




相信大多数关注中国设计师品牌的读者,对AWAYLEE并不陌生。据《华丽志》2017年一篇专访所述,品牌从10万元起步,至2017年底已实现近亿元销售。彼时,它以“浪漫少女风”席卷市场,薄纱、蕾丝、蝴蝶结,是许多女孩衣橱中不愿醒来的梦。


风格并非静止。十年间,中国女性对自我的认知经历了深刻变迁——从渴望被注视,到渴望被理解;从追求“甜美”,到拥抱“柔韧”。


本季时装周期间,收到「蝴蝶梦」秀场函时,我们曾以为将迎来又一场浅色轻纱的少女叙事。


然而,当灯光在T台渐次亮起,柔光洒落,模特鱼贯而出——丝绸与皮革交错,宽袖与束腰并存,通草花在耳畔、襟前悄然绽放——那一瞬,我们意识到: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场旧梦。



首先跃入脑海的,不再是“俏皮”或“甜美”,而是“坚韧的浪漫”。

西装与飘逸缎面长裙的叠穿;

硬朗肩线与流动袖型的对比;

通草花的细腻与皮革面料的粗粝碰撞…



AWAYLEE的设计语言,不再服务于单一的“少女梦”,而是回应一个更真实、更复杂的女性世界——她们需要优雅,也需要力量;需要梦幻,也需要实穿。


在秀后采访中,创意总监Sue Ann San提到AWAYLEE品牌标志中的梅花意象:“梅花能在严冬中存活,在春天绽放。它柔美,却不脆弱。这正是我所理解的现代女性气质——柔软与坚韧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共存。


AWAYLEE 创意总监 Sue Ann San


这位成长于澳大利亚的马来西亚华裔,以「庄周梦蝶」为哲学基底,将“蜕变”作为核心命题,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她心中的AWAYLEE女性,是“美丽、温柔、坚强、战士”的结合体。这种气质的外化,体现在设计上便是“刚柔并济”。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们在这场大秀中,看到一项始于北宋、盛于清代的非遗技艺——通草花,以极为当代的方式绽放在衣襟、耳畔与袖口。它的出现,并非对“甜腻少女”的简单否定,而是为女性形象注入更为深厚的文化肌理——那是一种从私人情感走向文明对话的审美进阶。


通草花,被誉为“永不凋零的花”。取材自通脱木茎髓,手工旋切成纸,再经捏、捻、搓、染,方能成就一朵“可呼吸”的花。它曾被载入苏轼《四花相似说》——“荼蘼花似通草花”,也在《红楼梦》元春省亲一幕中,成为冬日无花时的替代装点。这项穿越千年的技艺,如今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片来源people's dailly online


在「蝴蝶梦」系列中,AWAYLEE并未将非遗作为猎奇的装饰,而是将其融入设计的肌理。通草花的脆弱与美丽,与皮革的坚韧、轻纱的飘逸形成微妙对照,恰如当代女性气质的多元面向。


品牌系列与五位通草花艺术家合作,包括朱欣、菓子KASHI、幽真子等。这些非遗艺术家把通草花做成耳饰、胸针,我们则把它们绣在服装上。



这不仅是工艺的嫁接,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Sue Ann San坦言,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次次回归与探索中“重新发现”:“我看到那么多美好的传统被遗忘了,我想记住它们,并用我的方式让它们被世界看见。”



对许多漂泊于大城市的当代人而言,这种情绪并不难理解:我们不断回望、挖掘那片土地背后的故事,实则是为了在文化根系中,寻找自我的位置。


在新闻通稿中,品牌曾表示,本次秀场意在向王家卫致敬。让人不禁想起在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旗袍造型——它们已成为东方女性的视觉象征。


而在外表之外,我们仍然记得东方女性对于文化的深刻理解。影后张曼玉曾这样解释王家卫的镜头叙事,她说两个人的故事是显微史,世界、社会都是很庞大的,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服装,亦如是。它可以是个人的显微史,一朵通草花中可见贾府兴衰、女性叙事流转;但其背后,是磅礴的文化长河与时代精神。



这种对“根”的追寻,也体现在Sue Ann San对品牌空间的构想中。她曾畅想,“我梦想中的 AWAYLEE 旗舰店是一栋历史悠久的上海里弄——一座连接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石库门建筑……它不仅仅是一家商店,更是一个家。


那将是一个让顾客“慢下来”的空间:室内庭院、茶室、工匠工作室、旋转画廊……它回应的是现代人对于“归属”与“意义”的深层渴望——在加速的时代里,重建人与物、人与文化、人与自我之间的连接。



从“薄纱少女”到“坚韧浪漫”,AWAYLEE的转变并非孤例。一批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品牌,正面临风格的取舍。是坚持最初的标签,还是随用户一同进化?AWAYLEE选择了后者——它没有抛弃少女,而是重新定义了“浪漫”。


“我不想让品牌只停留在地域化的标签里,”Sue Ann San说,“我希望AWAYLEE能成为中国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当代诠释。”


暨此,非遗不再是东方的“异域风情”,而是全球时尚语汇中的一部分;中国设计不再只是“东方符号”,而是具有普世情感价值的美学表达。


品牌表示,未来将继续与更多非遗工艺深度结合。我们亦期待AWAYLEE这套独特的表达系统,能持续为“中国设计”注入厚度与温度。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新出发的AWAYLEE已经做到了。在本季秀场之上,我们在SNH48宋昕冉、SNH48刘增艳、SNH48林舒晴、BEJ48周湘、SNH48胡晓慧等几位年轻女孩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侧面——她们褪去女团风的外表,成为拥有文化底蕴与生命缱绻的神秘女性。那是一种更接近本质的美:既扎根于传统,又面向未来。



十年,足以让一个品牌从青涩走向成熟,也让一群女孩从追逐童话走向书写自我。


AWAYLEE的“蝴蝶梦”,不只是一场秀的主题,也是品牌自身的隐喻:破茧,不是为了告别过去,而是为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一个中国品牌不再满足于做“东方的注脚”,而致力于成为“全球的表达”,它的路径已然超越风格迭代,迈向文化价值的重塑。


或许,这就是AWAYLEE能在十年后依然被记住的原因——它不曾离开过少女,只是少女,已然长大。 LASTSTYLE



撰文 Sea

视觉设计 Berry

监制 Will

图片 品牌官方及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