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探讨一下“非遗出海如何焕新”,以及北京国际品牌周如何探索传统文化国际化的新路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民族的根脉和智慧结晶,但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跨越文化隔阂,吸引年轻一代和国际受众,实现“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是“非遗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北京国际品牌周(BIBW)作为展示中国创新品牌和国际潮流的窗口,为探索这一路径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思考。
"非遗出海的“焕新”之道"
“焕新”意味着非遗需要在保留核心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当代审美、市场需求和传播方式的创新转化。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创新 (Design Innovation):"
"现代设计融合:" 将非遗的纹样、色彩、工艺、材质等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生活方式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国际审美的产品(如时装、家居、文具、电子产品配件等)。
"功能性与时尚性:" 不再局限于传统器物,拓展非遗的应用场景,使其在保持文化内涵的同时,具备现代生活所需的功能和时尚感。
2. "技艺创新 (Craftsmanship Innovation):"
"传统工艺数字化:"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非遗技艺的记录、保存和传播,例如建立数字博物馆、VR/AR体验等。
"材料与
相关内容: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刘越)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25日、26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品牌创新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和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承办的2025北京国际品牌周在英蓝国际金融中心举办。

品牌周主场活动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大力,中国国际商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宏出席活动并致辞。本届品牌周聚焦“品牌无界·价值共生”主题,外国使领馆、商务机构代表,中外企业家、品牌建设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品牌建设经验、探讨品牌国际化之路。
现场,多位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分享了品牌建设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菲认为在AI背景下,中国企业品牌出海应该从全球战略力、品牌叙事力、营销传播力、全球共创力、产品创新力、跨文化适应力六个维度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
主场活动发布了《品牌数字版权资产信托服务》《2025中国“品牌出海”发展报告》《全球企业形象评价标准体系》《品牌蓝皮书》等多项重磅成果,为品牌建设提供了系统化的保障和指引,多家品牌入选2025中国“品牌出海”优秀案例名单。
10月26日举办的北京国际品牌周非遗专场活动以“非遗品牌焕新计划”为主题。品牌周期间举办了中外特色产品展示、品牌优选市集等体验活动。据介绍,在接下来的一个月,2025北京国际品牌周时尚品牌、地标品牌、文旅品牌等专场活动将陆续举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