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销品茂17年首度闭店升级,徐东商圈商业价值再迎新篇章

这是一篇根据您提供的核心信息撰写的新闻稿或简讯:
"标题:武汉销品茂开业17年首次闭店升级,徐东商圈商业价值持续引关注"
"(武汉讯)" 近日,武汉销品茂(Xintiandi)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成功运营了17年之后,正式暂停营业,开始进行全面的闭店升级改造。这标志着这家深耕徐东商圈的标志性购物中心开启了新的篇章,也再次引发了市场对于徐东商圈商业未来价值的广泛讨论。
据了解,此次闭店升级是销品茂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过去17年,销品茂作为徐东商圈的核心商业体,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业态组合和良好的品牌积淀,成为了区域内的商业地标和重要的消费目的地,为徐东商圈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销品茂暂时“休眠”,但业界普遍认为,这并不会削弱徐东商圈的整体商业价值,反而可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徐东商圈作为武汉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拥有成熟的交通网络、庞大的居民基础和持续增长的消费潜力。销品茂的闭店升级,被视为其自我迭代、焕发新生的一次机遇,未来有望以更现代化的设施、更丰富的业态、更优的消费体验重新回归市场,继续巩固并提升徐东商圈的竞争地位。
多家市场

相关内容:

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丽琼 实习生 洪了然

阿里、京东等巨头相继落子,本土商企持续深耕,徐东商圈的商业价值正在被深度挖掘。

8月13日,开业17年的武汉销品茂购物中心宣布将首次闭店升级改造,预计在明年下半年以全新面貌迎客。而在距该购物中心2公里内,阿里、京东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已纷纷布局。

著名购物中心突然官宣闭店

8月13日下午4时,销品茂官方微博正式发布消息:闭店升级改造,8月16日-8月31日,全场清仓答谢。

此前一天,有关销品茂即将闭店的消息已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关注。当天10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位于徐东大街的销品茂探访,室外停车场一位难求,商场入口处往来人流络绎不绝。

销品茂营业区域共7层,负一层为沃尔玛超市,其余楼层包含百货、餐饮、儿童娱乐、影院等。记者注意到,购物中心内已贴上了“17年等一回,闭店装修清仓大甩卖”的地胶广告,无印良品等多家门店也挂出“闭店特惠”的招牌。几个挂着“1折特卖”的柜台被顾客“打围”。“听说闭店打折的消息,特意来选购。”一位买到心仪服装的女顾客高兴地说。

“这几天顾客明显更多了”,某知名运动品牌店员边收银边回复记者:公司称预计装修9个月,之后会继续开业。

对于这一次大规模停业升级,本地商户普遍持乐观态度,小老板们则表示出对“旺铺”的不舍。“这里的客流一直不错,周末总是从早忙到晚”,一家营业快10年的奶茶店店主表示,期望能早点回来开店。

12时许,记者来到四五楼的餐饮区,绝大多数门店均已开始排队等位。一对老年夫妇告诉记者,他们住在附近,周末常来这里吃饭,突然听说要闭店,还有点不习惯。在儿童游乐园前,一位带孩子来玩的母亲说,希望能快点升级好。

徐东商业价值被“看多”

“店不卖钱移闹市,生意不好挪柜台”,那么,人气旺、生意好的销品茂为何突然闭店改造?

“近两年,知名企业纷纷入局徐东商圈。商圈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关注,作为商圈的核心企业,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意识到必须未雨绸缪,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销品茂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

在武汉,徐东商圈是较年轻的商圈之一。1995年,武汉长江二桥建成通车,徐东路变成城市主干道,周边迅速建设了近百个居民小区,聚集数十万“新居民”安居乐业,也让徐东路这张商业“白纸”开始逐渐绘出亮丽图景。

2005年8月底,经过长达4年建设,武汉本土商业企业中商集团投资建设的销品茂开始试运行。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销品茂是武汉首个“本土造”摩尔(Shopping-Mall),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内有706家商铺,囊括了当时流行的吃喝玩乐项目,如每一家都逛到,至少需要3天。

此后,随着新世界百货徐东店的开业,加上此前已在业的徐东平价、欧亚达家居等,徐东路的商业氛围正式形成,并逐渐成为武昌龙头商圈之一。

近几年来,武广商圈、汉街商圈等龙头商圈纷纷开始焕新升级。相比之下,“年轻”的徐东商圈已稍显落后。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武汉英雄之城的知名度飞升,众多商业企业逐鹿江城,徐东商圈亦被看好。2020年,阿里巴巴华中总部选址原万吨冷库地块,与销品茂仅一街之隔;今年6月23日,武汉首座京东MALL正式落户武汉地铁秦园路综合体,距离销品茂仅1.7公里。两大互联网商业巨头的“加盟”,既为徐东商圈增加重量级砝码,也势必给商圈内的企业带来动力。

销品茂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硬件改造上,全新的销品茂将更时尚,以满足更多年轻客群的消费需求。预计新销品茂将在明年下半年开门迎客。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