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兰州大学确实在羊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研发了相关的技术成果,但关于“羊多多”和“华羊芯”这两个具体名称是否是在“全国羊业发展大会”上正式亮相,需要更精确的信息来源来确认。
以下是一些关于兰州大学在羊遗传育种方面工作的信息:
1. "兰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动物学学科":该学科在羊遗传育种、特别是肉羊和绒山羊育种方面有深厚的积累和研究成果。
2. "国家绒山羊改良中心(依托兰州大学)":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绒山羊育种基地之一,长期致力于绒山羊的遗传改良和品种创新。
3. "科研成果":
兰州大学团队选育出的"“兰州大尾羊”"是中国重要的肉羊品种之一。
在绒山羊育种方面,也取得了多项突破,培育出具有优良产绒性能的品种或品系。
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兰州大学研究人员也利用基因组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对羊的遗传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可能开发出相关的育种工具或技术平台。
"关于“羊多多”和“华羊芯”:"
"“羊多多”":这个名称听起来像是品牌或品种的名称。虽然兰州大学可能参与了相关品种的选育或推广工作,但“羊多多”
相关内容:
9月22-24日,第二十一届羊业发展大会在陕西榆林召开,兰州大学反刍动物研究所、甘肃省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维民教授受邀做“绵羊早期选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大会报告,同时携“杨戬”(羊检)系列首款产品——羊多多基因检测试剂盒和 “华羊芯”系列第二代产品——绵羊基因组育种芯片2.0惊艳亮相。
兰州大学反刍动物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羊育种技术与产品的开发,本次会议展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突破性技术与产品,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市场竞争优势,并取得显著的产业应用成效,成为大会热点之一,引发行业专家与种业企业的广泛关注。
在大会开幕式上,王维民教授分别与杭州逸检科技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就“杨戬”系列基因快速检测产品和“华羊芯”系列绵羊基因组育种技术及产品的转化和市场推广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这2项自主创新的绵羊育种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为绵羊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杨戬”系列和“华羊芯”系列育种技术和产品签约仪式
在大会报告环节,王维民教授详细介绍了育种技术从1.0到5.0的发展历程、“杨戬”系列和“华羊芯”系列育种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过程、参数、性能特点、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
imgarr
王维民教授做大会报告
“杨戬”系列——羊多多基因检测试剂盒是针对当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中目标基因现场检测的难点,以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为靶基因,创新利用等温扩增与CRISPR相结合的检测技术体系研发而出,可在25分钟内完成全部检测流程,实现对绵羊FecB多羔基因的简便、快速、准确判定。该技术操作简单,仅需口腔拭子样品即可检测,无需依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复杂的操作,养殖场技术人员即可轻松使用,当场就可选出产多羔的好种羊。
imgarr
“杨戬”系列——羊多多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流程
“华羊芯”系列——绵羊基因组育种芯片2.0针对肉用种羊选择中表型数据难于测定、选择准确性低和高产优质高效等性状协调改良不足等难点,基于万级规模参考群,在“华羊芯1.0”的基础上,利用全基因组关联位点为先验效应优化芯片位点,进一步降低芯片密度、提高准确性,同时利用基因组填充技术,创新绵羊二段式基因组育种技术体系。该芯片拥有配套的基因组遗传评估技术,可用于绵羊生长、繁殖、屠宰、肉质和饲料效率等重要经济性状的协调改良,主选性状选种准确性达0.6,比肩国际同行,饲料效率性状的预测填补了国际空白,是我国羊基因组育种领域的尖兵利器。
imgarr
“华羊芯”系列——绵羊基因组育种芯片2.0两段式基因组育种流程
2款产品的市场反响十分热烈,仅大会期间,技术受让单位分别与一牧数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智羊种业有限公司达成经销协议,11家单位提交产品和技术服务订单,成交额达105.5万元,技术覆盖羊只5万余只。
上述2项绵羊育种技术及产品,由甘肃省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