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确实,很多重庆老朋友可能都怀念以前在两江新区(大坪)逛新光天地的日子。它的消失确实令人惋惜。
新光天地(大坪店)关闭,最主要的原因是"项目整体拆迁改造"。
具体来说:
1. "城市发展规划":该区域属于两江新区重点发展的区域,根据城市规划,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或房地产开发。
2. "原建筑老旧":新光天地的建筑本身已经建成多年,按照相关规定和规划要求,可能需要拆除以进行重建或改造,以满足更高的建筑标准或发展需求。
3. "升级改造机会":对于开发商而言,拆除重建也是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提升商业档次和吸引力的一个机会。旧建筑可能难以满足现代购物中心对业态、空间、交通等方面的要求。
所以,不是新光天地这个品牌消失了,而是它在大坪的这个物理位置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停止运营,并预计将被新的项目所取代。这对于依赖它作为购物、社交场所的周边居民和顾客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不过,新光天地品牌并未退出重庆市场,其位于南坪的店仍然正常营业。
相关内容:
“新光里+”,这四个字现在听起来像一句暗号,只有我们渝北老居民才知道它背后的血与泪。

2017年它还叫“新光天地”,开业三天我带娃去凑热闹,一杯喜茶排队两圈半。

那时候商场硬凹高冷人设,LV旁边是Burberry,服务员看鞋底脏点儿都先问“先生有预约吗”。
半年不到,一楼大牌陆续关灯,夜里整栋楼黑得像个鬼屋。
谁还记得,它当年连车库收费都要对标国金中心。
2023年冬天我再去,门口保安冲我摆手:“往左拐,停车场现在免费停三小时。
”我一愣,抬头看见四个新字:“新光里+”,LED灯条闪得像个刚学化妆的小姑娘——生怕别人没看见她会打扮了。
先说最能打的脸面:茑屋书店。
开业那天我挤进去,差点把鞋挤掉。
原木扶梯,整面摄影集墙,收银小姐姐递袋子时会弯腰15度,我当场拍了十张图发朋友圈配字:重庆终于有拍照不尴尬的文艺角落。
后来我妈让我退掉网购的《深夜加油站》,因为她在茑屋站着看完最后一章直接省39.8。
但这都不是起死回生的真正招数。
我蹲点算了下,书店旁边那排设计师品牌,工作日晚上八点,进店人数平均每店3.7人。
真正养活他们的,是门口的咖啡快取店——一杯拿铁19块,带一杯就能蹭书店空调一下午。
流量怎么算进来的?
商场公关部的小李跟我喝了杯冰美式才吐真言:抖音团购套餐,19.9元含10元购书券+9.9饮品,后台核销数据直接占书店单日流水的27%。
听懂没?
文艺外壳之下,全是薅羊毛算法。
交通这边更鸡贼。

以前我和老婆吵架,她一句“嘉州路地铁出来走断气”就能噎死我。
现在3B口电梯直接吐到B2层负一层,全程42秒,吵架率直线下降。
更别说空中连廊明年连龙湖天街,以后可以约朋友“桥上来杯瑞幸”,脚不沾地横跨两个商圈,比王者荣耀的传送还丝滑。
客流数字看着吓人:半年涨四成。
但别急着鼓掌——我亲眼看两个穿Lululemon的小姐姐,最后拎着MUJI黄麻袋走了。
客单价暴跌35%,说白了,商场门是进来了,钱包没打开。
餐饮老板老赵跟我扯头发:原来45%餐饮,现在砍成30%,留的都是19.9自助小火锅、9.9拌凉面,吃顿饭拍个照能发小红书三篇的店。
真正赚钱的档口,是那种门口摆两台娃娃机的“火锅+抓娃娃”组合店——一份麻辣锅毛利60%,抓娃娃一次三元,孩子哭着不走爹妈只能扫码。
我上周带儿子去上厕所,路过原来卖爱马仕的铺面,现在是宠物洗护快闪店。
门口一个巨型柯基屁股造型充气装置,一群年轻人排队拍照。
儿子问我:“爸爸,这个狗屁股值多少钱?
”我答不上来,只看见玻璃反光里的自己——中年男人举着奶茶在狗屁股前傻笑,突然理解了“生活美学综合体”这七个字有多魔幻。
别急着笑它土,能把茑屋、宠物狗屁股、19块拿铁塞进一栋楼且让大家买单的人,才是狠角色。
毕竟2024年连廊一通,真正的战役才开场:这边拿文艺滤镜勾你进来,隔壁龙湖用儿童乐园锁娃两小时,两边排队买打折T恤的人脸一模一样。
说到底,新光里+不是翻身,是学会当众撒娇了。
你看它现在笑得甜,但后台数据表上,每个“+”号后面都藏着曾经高冷商场落下的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