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惜!重庆新光天地不再,揭秘背后原因令人惋惜

这确实让很多喜欢在新光天地购物、吃饭的朋友感到惋惜。关于重庆新光天地(主要指位于南坪的这家)不再营业的原因,通常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激烈的市场竞争:" 南坪商圈是重庆乃至中国都非常成熟和竞争激烈的商业中心。新光天地开业时可能领先,但随着时间推移,周边涌现了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例如: "万象城 (IAPM):" 定位高端,品牌和业态更丰富,客流量巨大。 "协信星光广场:" 也是大型综合性购物中心,分流了大量客流。 "南坪万达广场:" 以娱乐业态(电影、KTV、游乐场)为特色,吸引了年轻家庭和追求体验的消费者。 "其他品牌百货和新兴商业体:" 不断有新的商业项目进入,瓜分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一家商场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才能生存。
2. "消费者习惯和偏好变化:" "线上购物冲击:" 电商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服饰、美妆等新光天地的核心品类,分流了大量潜在顾客。 "体验式消费兴起:" 现在的消费者不仅满足于购物,更追求餐饮、娱乐、文化、社交等综合体验。如果商场在体验业态上不够丰富或吸引力不足,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客流

相关内容:

2017年那会儿,重庆新牌坊那边天天在挖地,灰尘大得人睁不开眼,但谁都晓得要开个叫新光天地的商场,地方选得不错,旁边是玛莎拉蒂展厅,再远点是龙湖水晶郦城,官方说要搞成新解放碑,媒体说得热闹,讲这是重庆商业的新标杆,我那会儿就在附近上班,半夜两点出地铁,还能看见工地的灯亮着,像个没睡的巨人。

开业那天我跟同事去吃饭,一进门就傻了,店里冷清得厉害,店员比客人还多,我们点了个套餐,人均三百块,吃完了谁也没开口,后来才知道,那些我们觉得不靠谱的品牌,其实是真高奢,只是咱们吃不起,从那以后我们再没去过那儿吃饭,可每次路过还是忍不住往里瞅一眼,心里总琢磨,这地方怎么就火不起来呢。

接下来几年,商场到处想办法,冬天人工造雪,晚上摆夜市,请网红来打卡,可人还是不来,它像个空舞台,演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观众席一直空着,我一开始以为是地方选错了,后来才明白,它想学白宫那种气派,吸引重庆本地人,可重庆人喜欢的是火锅、串串、路边摊,不是穿得整整齐齐吹冷气的屋子,价格高点没关系,但你得让人觉得值,不然再好看也没用。

2025年秋天我再去那儿,发现名字改了,叫“新光里+”,一楼变成卖车的,中间层开了优衣库、星巴克、喜茶这些常见的店,顶楼那个白宫模样的招牌没了,旁边多了两栋玻璃楼,天桥把商场和办公楼连在一起,原来那个圆圆的建筑还在,一个人杵在那儿,没关门,也不再提什么高端,悄悄改成了老百姓能接受的样子。

地铁口外头的墙贴着“SKLP”四个字,是新老板的标记,老名字给擦了,新名字也瞧不出啥劲头,以前有人说它是重庆第三商圈,现在没人提了,它没死,也没活过来,就那么慢慢成了个普通商场,靠卖衣服、卖咖啡、摆车撑着,人路过时,偶尔抬头瞅一眼那栋圆楼,又低头刷手机,接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