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韩日龙”在北京马拉松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这句话,都体现了运动员在艰苦环境下坚持训练、不断拼搏的精神。
关于“韩日龙”:
"“韩日龙”是朝鲜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被誉为朝鲜马拉松一哥。" 他长期在朝鲜国内比赛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多次代表朝鲜参加国际赛事。
"北京马拉松成绩:" 2019年北京马拉松,韩日龙以2小时09分47秒的成绩完赛,获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季军。这显示了他出色的马拉松实力。
"实力与毅力:" 他的成绩和“从不抱怨环境”的精神,都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实力和毅力。朝鲜的训练条件相对艰苦,但他依然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于“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强者不会被环境所限制,而是会积极适应环境,并努力克服环境带来的挑战。
"对于运动员来说," 这句话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需要承受巨大的训练压力,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抱怨环境只会让他们停滞不前,而积极的心态才能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韩日龙在北京马拉松上的成绩和“从不抱怨环境”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信息来源的限制,
相关内容:

11月2日,朝鲜马拉松运动员韩日龙参加了北京马拉松赛,以2:09:47的成绩夺得了赛事男子组第三名。

去年,他踏上了无锡马拉松的赛道, 以2:09:42的成绩,打破了朝鲜尘封28年的马拉松国家纪录。

无锡马拉松的成绩也让他成为第一位跑进210的朝鲜选手,为朝鲜马拉松打开了新的纪元。这一次,在2025北京马拉松他再次跑进210,无疑是实力的强有力证明。

韩日龙之所以被中国观众关注,并不全是因为他出色的表现,他与中国深厚的缘分,还要从2023年的一场比赛说起。

2023年10月,杭州亚运会进入尾声。
最后一个项目“马拉松”高潮迭起,上演了一场令人直呼过瘾的精彩对决。
39公里处,随着实力强劲的巴林选手掉队,第一集团只剩下何杰和韩日龙。

冠军争夺战,就此开始。
一位是国内的精英选手,实力强劲;一位是寂寂无名的小将,稍显稚嫩。
所有的观众都认为:何杰,胜券在握。
然而,韩日龙却以惊人的表现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赛道上,何杰为了将身后的韩日龙甩开,多次尝试变速策略,并频繁地回头张望,试图确认距离是否拉开。

但韩日龙就如同“影子”一样,始终紧贴在他的身后。
无论何杰如何变化节奏,一转头,韩日龙永远是面无表情,镇定自若地一步步向前迈进,丝毫不受影响。
此时,何杰已经“戴上”了标志性的“痛苦面具”,似乎已经将身上最后一丝力气榨干。
两人势均力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何杰的“生无可恋”与韩日龙的“镇定自若”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让人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实力强劲的朝鲜小将。
当大家仔细观察才惊觉,在这场高水平赛事中,韩日龙的装备和补给显得着实“落后”。
他穿着一双早已被专业选手淘汰的薄底跑鞋,完全没有新款碳板跑鞋的缓震回弹功能。

手上佩戴的,是一块普通电子表,不具备心率监测等功能。

更令人惊讶的是,韩日龙代表国家出战,竟没有自己的私补。
他的所有补给都依靠赛道上统一提供的水和饮料。
谁曾料到,也正是因为没有私补,韩日龙在关键时刻出现致命失误,在这场比赛中彻底失去了竞争力。
赛程40公里处,马上要进入冲刺阶段,何杰和韩日龙都选择做最后的补给。
他们各自从赛道上拿了一瓶“矿泉水”,迅速拧开瓶盖浇在身上,以降低体温,确保冲刺时的最佳状态。
然而,之前没见过赛事提供的功能饮料品牌,韩日龙误以为那是一瓶矿泉水,他抓起饮料就浇在了身上。
一瞬间,糖分与汗水交织在一起,在他周身形成了一层粘稠的液体。
不但影响了身体的散热,更是令韩日龙出现极度不适,身体状况急剧下滑。

冲刺阶段,何杰一往无前奔向终点,而韩日龙再也没能跟上他的步伐。
最后,韩日龙的成绩锁定在2:13:27,以25秒之差,屈居亚军。
但遗憾还不止这个。
最令人动容、甚至心酸的一幕,在此刻发生。
冲过终点,韩日龙的眼神瞬间失去了先前的坚定,变得茫然无措。
他四处张望,试图找到熟悉的面孔,但一切都是徒劳。

没有同胞为他准备国旗,也没有团队的人上前共同庆祝。
连他的同胞和团队都没有人预料到,韩日龙会夺得亚军。
身披国旗,向全世界宣告国家的光荣,是每一位运动员的高光时刻。
韩日龙没能实现。
唯一上前与他握手并表达祝贺的人,是赛道上的对手何杰。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冲过终点线,终点区域随之沸腾起来,呐喊、挥拳、拍照、采访的热烈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而有些疲惫的韩日龙却在这欢腾中显得格格不入。
在冠军何杰、季军杨绍辉的身旁,他茫然无措地四处游荡,像是一名孤独的旅者,迷失在汹涌的人潮中。
满是孤独与落寞。

这巨大的反差,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人们开始对这个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对手,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有人由衷地认同他的实力,尽管装备简陋,但那份过硬的竞技实力却难以被掩盖。
诚如网友所说,韩日龙证明了一句话: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也有人为他感到惋惜,如果他能拥有一双更好的跑鞋,能享有私补,如果没有在关键时刻往身上浇那瓶黏糊糊的饮料,那么比赛结果将变得不可预知。
然而,竞技体育的残酷,就是永远没有“如果”。

赛后,韩日龙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由于朝鲜国家政策的特殊性,他没有智能手机,也无法上网。
因此他对自己意外走红一无所知,仿佛外界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作为亚军,他面对镜头,依旧神情肃穆,很难捕捉到他脸上有一丝微笑的痕迹。
或许是他心中难免有遗憾和失落,但更多的,是因为韩日龙出生在那个对很多人来说有些“神秘”的国度。

2000年4月,韩日龙出生于朝鲜的首都平壤,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家庭。
性格沉稳的韩日龙其实是个00后。
他从小就对跑步情有独钟,每天都会在自家附近的山路上,独自跑上几公里。
没有专业的陪练,也没有设施齐全的赛道。
虽然他的起点并不显赫,但在朝鲜,也绝不算艰难。

朝鲜生产能力有限,物资供应也时常捉襟见肘。
因此,至今朝鲜仍然实行配给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朝鲜人大部分物资,从食物到房屋,再到工作,都要依赖国家的统一分配。
就算想为孩子购买一件小小的礼物,都要通过购物券来实现。
配给制的弊端显而易见。
每当物资短缺,许多人会面临食物匮乏,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地方不受影响,那就是朝鲜首都——平壤。
因此,平壤户口的珍贵,不言而喻。

但想要落户平壤,却是难上加难,唯有那些为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有机会获得平壤的房屋分配。
而出生在平壤的人,无疑都是“天选之子”。
从这一点上来看,韩日龙是幸运的。
虽然家境普通,但他从小便不用为生计发愁,家里也不缺他一个劳力,韩日龙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跑步中。
少年韩日龙,如同一颗落入沃土中的种子,疯狂向下扎根,汲取养分,只待一日能破土而出,开出绚烂之花。
17岁那年,他扎实的付出,迎来了丰厚的回报。
2017年4月,韩日龙在“平壤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以1:08:08的成绩夺冠。
同年,又在平壤“朝鲜锦标赛”5000米的项目中,以14分45秒7的成绩再次登顶。

到了第二年,他又在平壤“万锦台锦标赛”10000米的项目中,以29分59秒4的成绩再次问鼎。
2019年4月,19岁的韩日龙迎来了他的人生首马——平壤马拉松。
平壤马拉松,又叫万景台奖马拉松赛,是朝鲜境内唯一的马拉松赛事。
这场赛事的纯粹,与韩日龙的性格如出一辙。
赛道上,没有热闹的“氛围组”,补给也只有矿泉水,甚至连一次性水杯的数量都极其有限。
就连流动厕所都省了。憋不住的选手,只能跑到赛道旁的建筑物内搜寻厕所,一来一回往往跑出100米开外。

至于完赛奖励,仅仅是一份参赛证书,根本没有耀眼的完赛奖牌。
不得不说,这样的马拉松长跑回归了本质。
而韩日龙早已经习惯了这样朴素的条件。
在没有任何能量补给的情况下,他依然以惊人的毅力跑出了2:13:22的首马成绩,成功夺得赛事季军。
这一成绩,让人瞠目结舌。
乍一看,甚至会让人误认为,这份首马成绩出自哪位四肢修长的非洲选手。

但韩日龙的身高只有158cm。
没有身体优势、没有装备加持、也没有能量补给,甚至生于没有互联网的朝鲜,连跑马拉松的知识与讯息也知之甚少。
韩日龙能依靠的,唯有顽强的意志力。
肉体极限到达不了的地方,意志力可以。
这次比赛7个月后,2019年11月,韩日龙首次踏出国门,赴中国参加北京马拉松。

这是他第一次和中国选手同台竞技。
比赛中,他凭借超凡的实力,力压中国的多位精英,将杨绍辉、贾俄仁加、陈天宇等选手,都甩在了后面。
最终,他以2:11:37的成绩,夺得赛事第六名。

短短7个月的时间,韩日龙将PB提升了将近2分钟。
这一刻,在韩日龙的粉红旧跑鞋面前,所有的高级装备,都黯然失色。

从2020年起,受全球疫情的影响,朝鲜政府决定将国门关闭。
朝鲜唯一的马拉松赛事“平壤马拉松”也被迫停办。
这一停,就是4年。
国内赛事停摆,国外也完全出不去。
在这段与外界隔绝的日子里,韩日龙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直到2023年,亚运会开幕在即。
韩日龙有了新动态:他将代表朝鲜出战亚运会马拉松。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情绪控制能力极佳的韩日龙,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4年的时间,没有任何比赛可以参加,但是,他却不能停下训练的步伐。
其中的无望与艰辛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这一刻,他等了很久。
将军的信任、日复一日的训练、内心对胜利的极度渴望,都汇聚成了让他站上赛道的力量。
在亚运会的赛场上,他终于爆发了。亚运会第二的成绩完全超出了领队的预期。
同时,也正是这场比赛,让中国的选手与观众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喜爱。
赛后,中国选手杨绍辉大方地向这位强劲的对手赠与了一双新款“碳板跑鞋”。
而腼腆的韩日龙也回赠了他一枚徽章,以表达自己对这份友谊的珍视与感激。
在他的世界里,徽章是送给最好的朋友。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2024年。
韩日龙再次踏上了中国的赛场,这一次,他怀揣着圆梦巴黎的雄心壮志而来。
与上次孤身参赛不同,他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参赛队伍,得到了私补的支持,更穿上了全新的碳板跑鞋。
但,不论外在条件如何变化,他平静如水的脸庞,始终未变。

可是,就在大家都对他充满期待的时候,比赛开始后不久,一个意外让无数人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在11.4公里处,韩日龙毫无预兆地摔倒在地。
他的脸笔直地往补给台跌去,险些与一旁堆积的物料相撞。
万幸的是,此时的韩日龙体力尚充沛,他迅速从地上爬起,继续紧随第一集团。

在25公里后,韩日龙逐渐掉队。
30公里处,他与桑吉东之形成了一支追逐集团,依旧没有放弃努力。
最终,韩日龙跑出了2:09:42的成绩,虽然距离何杰的2:06:57尚有距离,但他已经一举打破了朝鲜尘封28年的国家纪录。
而且,这一次,他整整PB了1分钟55秒。

对于他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朝鲜男子马拉松,正式迈入了209时代。
但是,对韩日龙来说,这份亮眼的成绩,却有美中不足:未能如愿达标巴黎奥运会。
距离2:08:10的达标线,韩日龙仍有一定的差距。
奥运会的大门,似乎在他的面前缓缓地关闭了。
但他尽力了。
赛后,他静静地端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地喝着手中的矿泉水,仿佛是吞下心中的不甘,也是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尽管这只是韩日龙第3次来到中国参赛,但他却已经积累了不少粉丝。
他的坚韧与毅力,都被关心他的人看在眼里,也让许多中国人看到曾经熟悉的影子,勾起了国人心底的回忆。
韩日龙的那份孤独与落寞,中国人也曾品尝过。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国运动员王丽萍第一个冲过终点。
然而,当她举起双手向观众致意却发现没有人递国旗,也没有人欢呼。
最后,她不得不接受了遗憾,两手空空绕场一周,因此成了史上最孤独的世界冠军。

1932年,中国奥运先驱刘长春,在海上漂泊了21天,独自一人顶着压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奥运会的赛场。

当时的报纸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那份决然之情,一往无前,不见一丝退缩。

韩日龙,仿佛是昨日王丽萍、刘长春的影子。
那种没有观众,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尽管相隔数十年,却依旧在大家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
时间仿佛回到昨日,先辈的不易历历在目。
遗憾吗?
也许有一些吧。
但对真正的强者来说,观众的喝彩只是锦上添花。
他们要做的,是战胜自己。
他们内心的信念和意志力,如同不灭的火焰,支撑他们穿越重重艰难与困苦,最终取得那万众瞩目的辉煌成就。
韩日龙,就是这样一位可敬的对手。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在韩日龙的世界里,好与坏、苦与乐都是跑步与比赛的一部分。
他只是一个专注比赛、享受跑步的人。
正是这种极致的专注,透露出了顽强不屈的力量,质朴无华的信念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韩日龙,还有大把机会。

点击下方卡片
解锁跑者资源金库
↓↓↓

▶ 这8款运动手表,马拉松赛场出镜率最高,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别再买错了!
▶ 何杰3年老10岁:坚持跑步,是延缓衰老,还是加速变老?这7点不注意,跑步就是衰老加速器!
▶ 6-8分配速无伤跑到老,15双经典慢跑鞋盘点,健康跑/慢跑必看

▶ 马拉松中签难?这12场赛事都不抽签,先到先得,全是A1+标牌!码住!
▶ 世界田联认证“失灵”,这4场标牌马拉松赛均被降为C类,跑者慎选!
▶ 大型赛事难中签,小城市马拉松靠口碑集体走红,网友:明年一定要报名!

▶ 判三年!跑圈头号骗子栽了,北大学子撕开马拉松诈骗产业链:跑圈还有多少“坑”?
▶ 不发参赛服,降低报名费,你同意吗?
▶ 马拉松中签难?8大秘籍帮你中签,最后一个连主办方都懵了

▶ 魔都跑者陈龙:40岁跑进220,从200斤胖子到国家健将,10年坚持,在哪里专注,就在哪里开花
▶ 雷军将开直播:月跑量300公里,我不是“劳模”,我是跑步达人。这些名人和他一样
▶ 超马“跑神”梁晶逝世3周年:曾用523配速跑24小时,8年夺37冠,却倒在了最熟悉的赛道

▶ 马拉松背后的经济账:一场赛事,举办城市收益近6亿
▶ 特步,陷争议,但赢麻了
▶ keep亏损近3亿,咪咕善跑下架:运动app看似热闹,实则困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