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沉浮,山东原始股命运迥异”这个标题本身就点明了核心观点:在股票市场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中,来自山东的原始股(指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其最终结局和命运差异极大。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分解几个关键点:
1. "股海沉浮 (Gǔ hǎi chén fú - Fluctuations in the stock market):" 这指的是股票市场的本质是波动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获得巨额回报,也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原始股持有者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2. "山东原始股 (Shāndōng yuánshǐgǔ - Shandong original stocks):" 指的是在山东省内(或与山东企业相关的)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这些股票往往因为预期公司未来发展良好,而在一级市场被投资者认购,或在二级市场流通后备受关注。
3. "命运迥异 (Mìngyùn jiǒng yì - Divergent fates):" 这是关键所在,说明山东原始股持有者的结局差别非常大,并非所有原始股都能带来财富自由,情况千差万别。
"为什么山东原始股的命运会如此迥异?主要原因包括:"
"公司自身发展状况:" 这是最核心的因素。
"成功案例:" 有些山东企业凭借
相关内容:
□记者 董昊骞 段婷婷
“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我的心,在等待,在等待……”一位原始股持有者曾在博客上发出这样的感慨。跟这位股民一样,不少原始股持股者都在等待着企业上市,有的甚至一等就是20多年。
遗憾的是,等来等去,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那些原始股,除了少数得以上市,多数已经在股海沉浮中沦为废纸;当初一起踏上股改之路的企业,如今早已不再是同路人。
济南啤酒
济啤“出嫁”股民梦碎
济啤和青啤曾是省内啤酒行业各自雄踞一方的“霸主”,青啤多次强攻济南市场,十几年难以进门。然而,如今青啤坐上了中国啤酒第一品牌的宝座,为股民带来丰厚的回报,济啤却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持有原始股的股民只能徒叹奈何。
1993年,济南啤酒集团改组为济南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并向职工发行股票。当时济南啤酒集团效益不错,不少人看好其前景,甚至托人托关系购买,最终有1万多人以每股2元的价格买到了济啤的原始股。
股份制改革之初,济啤效益不错,先后分过三次红。后来虽然没再分红,但企业会贴出资产明细,详细说明为什么没分红。
2009年,济南啤酒集团发布公告称,济啤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严重亏损,为帮助自然人股东尽量减少投资损失,对股票进行回购,回购时间从2009年4月20日至5月20日,回购价格为每股1元。
最终,济啤没有逃脱被收购的命运,却没有给股民带来惊喜。2009年,青岛啤酒集团与山东省商业集团在济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啤酒接收了济南啤酒厂的品牌、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但不包括厂房、土地、人员、设备等,济南啤酒旗下品牌转移到青岛啤酒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厂区生产,原来的济啤不再生产啤酒,股民愿望落空。
从那之后,济南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位于堤口路的济南啤酒厂老厂区已经改建为D17创意文化产业园,原先的厂房基本都已出租,改建成为博物馆、餐馆、演艺中心等。
至于原始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仍然存在,持股者的股东身份也没有变化,手中的原始股依然有效。
只是,据黄牛介绍,济南啤酒的原始股不值钱,现在已经不收了。
三联集团
老股东排队等待回购
近日,济南市民刘女士焦急地走进山东产权登记公司,咨询1997年买入的6000股三联原始股该如何处理,工作人员称,他们无能为力。
“如果有人接手,每股大概两三毛钱,如果找不到下家,只能留在手里。”山东产权登记公司门口的黄牛告诉刘女士。
1997年花6000元买来的原始股,18年后只能卖1200元,这让刘女士欲哭无泪。
三联在不少济南人印象中曾经响亮无比。然而,2010年4月提交破产方案后,三联一直在等待命运的宣判,原始股持股者似乎再无出头之日。
近日,记者以持股者身份咨询三联集团,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三联集团只能退当时的认购股,问题是现在集团没钱,有不少股东从2005年就办了退股手续等着拿钱,到现在都10年了,还是一直都在等着。”
“1997年只有离开三联集团或者退休的才能办理退股手续,退的当时交了多少钱就退多少钱,不包括后来赠的盈利资本股等,目前排队等着退钱的有1000多户。”这位负责人称,有股权证就是股东,问题是整个三联集团已经没有经营了,资产也被银行查封着,“也许解封的时候就是三联集团走向破产的时候。”
人民商场
股东换了招牌也换了
在不少“老济南”记忆中,人民商场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人民商场1985年开始进行股份制试点,1992年以每股2元的价格发行4450万股内部职工股,算下来,当时人民商场通过发行股票募集了近一个亿的资金。
按照大家的设想,人民商场应该早早上市,但其并不争气,不但没能上市,而且沦落到了大股东易主的境地。
2011年,烟台振华集团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成为人民商场第一大股东,持有56%的股权,第二大股东是之前持有36%股权的济南市国资委,其持股比例降至17%。
随之,人民商场大楼上的牌子更换为振华商厦,不少持股人心里开始犯嘀咕,人民商场都不再是原先的人民商场了,手里的股票还有用么?
据悉,虽然振华集团对人民商场进行了股权重组,但当年发行的原始股仍然有效,持股人的股东身份并无变化。只是,当年“人民商场”的股票曾在黑市被炒到每股十几元,如今已经一落千丈。
济南百货
上市后一度身价暴涨
不少济南市民对原始股的认识,可能是从济百开始的。1992年7月26日,济南百货大楼改组设立济南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向社会发行3062万股普通记名式股票。
1994年1月3日,济南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上市之初,济百业绩不错,股票价格很快涨到了十几元。
事实上,因济南百货股改相对较早,很多股民买济南百货的股票赚了钱,是后期其他企业股改时济南市民积极性较高的重要原因。
不过,后来行业竞争加剧,济百业绩持续下滑,重组成为唯一出路。
2002年6月28日,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济南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所持股份转让给将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11月22日,公司更名为将军控股;2006年,公司控股股东由将军控股变更为天业集团;2007年,公司名称由“山东济南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天业恒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则由“*ST济百”改为“天业股份”。
股市良心 圣泉集团年年分红 苦等20年终于上市
□记者 董昊骞 段婷婷
上世纪90年代发行原始股而未上市的济南老企业中,也有一些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给股民带来了良好的收益,几乎年年分红的圣泉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1993年,圣泉集团由原济南圣泉化工实业总公司改制而来,当时同步发行职工股。
股改之后圣泉就启动了上市之路。遗憾的是,出于种种原因,圣泉一直未能到沪深两市挂牌交易。
不过,圣泉集团一直坚持分红。据统计,自1994年至2014年,圣泉集团通过多次送股,使股东持有的股份增长了13.52倍,并且绝大多数年份都有分红送股。
其中,200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送现金2元(含税);2004年至2009年,每年的利润分配方案都是每10股派送现金2.5元(含税),2007年每10股还赠送了10股;2010年的分红更是达到了每10股派7.5元并送红股30股。
圣泉难以上市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法》规定“股份制公司股东不能超过200人”,发行过原始股的圣泉股东却超过了3000人;这一限制,直到2013年才“有条件解除”。
“2013年年底出台了一个文件,股东超过200人的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程序到新三板上市,圣泉也是不得已才上市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高鹏飞博士介绍说。
随着圣泉集团历经坎坷终于在新三板上市,其原始股持有者也迎来了春天,赚了个盆满钵满。
相关链接 青啤打响上市头炮 鲁股已经走过22年
□记者 董昊骞 段婷婷
山东省的股份制改革可以追溯到1984年。1984年11月,济南渤海贸易公司以股份制形式创立,成为山东省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山东省股份制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
1984年到1992年年初,我省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当时有13家企业被国家体改委确认为社会公众募集公司。后来,除了人民商场和潍坊华洁,其余11家公司均成为上市公司。
1992年是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山东省股改有星火燎原之势,大量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到1994年6月底,全省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万多家,审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达1000多家。
其间,青啤的上市有着标志性意义。1993年8月青岛啤酒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山东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家非沪深当地上市企业,是我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向全国发行的股票。
从青啤上市算起,鲁股已经走过22年的路程,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活跃在沪深两市的鲁股共有161只。刚刚过去的年报披露季,各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161只鲁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20.07亿元,同比增幅12.8%,鲁股已成为沪深股市中值得期待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