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标题:" “跑不动”的欧莱雅:一季度销售额增速放缓、美国市场遇挑战
"核心内容解读:"
1. "增长放缓:" 欧莱雅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了销售额增长速度的放缓。这可能意味着相比于前一年同期或市场预期,其销售增长表现不如以往。
2. "美国市场挑战:" 公司在美国市场遇到了一些困难或挑战,这可能是导致整体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市场通常对大型消费品公司至关重要,因此这里的挑战值得关注。
3. "整体表现不佳的暗示:" 标题中的“跑不动”是对欧莱雅当前增长动能减弱的一种形象化描述,暗示其发展速度似乎遇到了瓶颈。
"可以推测的深层含义(可能原因):"
"宏观经济影响:"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通胀压力等可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尤其是在美国市场。
"竞争加剧:" 美国市场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来自其他化妆品或个人护理品牌(包括本土品牌和来自其他地区的品牌)的竞争压力增大。
"产品策略或市场策略调整:" 公司可能正在调整其产品线或市场推广策略,短期内影响了销售增长。
"供应链问题:" 之前的供应链挑战可能仍在持续影响生产和销售。
"消费者偏好变化:" 消费者可能正在改变其购买习惯
相关内容: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欧莱雅集团坦言,当前的核心任务是推动业务增长、优化损益管理,同时凭借健康的毛利率优势抵消关税上调的影响。4月2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欧莱雅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报告期内,该集团实现销售额约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4.4%,较上年同期8.3%的增速有所放缓。
“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好事,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在评价数据时,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Nicolas Hieronimus)表示,在极具挑战性和波动性的经营环境中,欧莱雅集团开年的增长符合预期,同时指出,美国市场的挑战比预期中更加艰难,“中国市场的表现优于预期。”
四大事业部销售额均呈个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欧莱雅集团旗下拥有大众化妆品部、高档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部以及专业美发产品部四大事业部,今年一季度的销售额均呈个位数增长。
其中,大众化妆品部是欧莱雅集团的主要营收来源,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额42.79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5%。分品牌来看,在四个全球品牌中,巴黎欧莱雅、卡尼尔(Garnier)以及平价彩妆品牌NYX的表现较为活跃。此外,报告期内,欧莱雅集团还完成了对韩国大众护肤品牌Dr.G的收购。从市场角度分析,新兴市场再次成为大众化妆品部的重要增长引擎,欧洲市场势头强劲,而由于“化妆品市场持续疲软”,其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增速有所放缓。

图/欧莱雅集团财报截图
旗下拥有兰蔻、碧欧泉等品牌的高档化妆品部销售额同比增长7.3%至40.93亿欧元,在欧莱雅集团看来,其增长反映了品牌组合的互补优势,“按区域划分,欧洲和新兴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在中国市场该部门的业绩也跑赢了大盘。”此外,香水品类的销售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皮肤科学美容部的增速有所放缓,销售额为20.86亿欧元,同比增长3.5%。其中,理肤泉仍是该部门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就在今年3月,由皮肤科学美容部牵头,该集团启动“欧莱雅皮肤健康行动”项目,计划五年内投入2000万欧元,以推动皮肤健康诊疗服务的可及性。
得益于全渠道战略和沙龙市场提振计划,专业美发产品部在一季度的销售额实现了2.7%的增长,达12.77亿欧元,以卡诗和欧莱雅专业美发为首的品牌表现亮眼。分市场来看,该部门在欧洲、中国以及新兴市场均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增长。
北美市场销售额下滑1.4%,推进旅游零售业务转型
分地区来看,今年第一季度,除北美市场外,欧莱雅集团在欧洲、SAPMENA-SSA(南亚太、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拉丁美洲、北亚市场均录得增长。
其中,欧洲是欧莱雅集团的第一大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达39.15亿欧元,同比增长4.9%,在这一市场,欧莱雅集团持续在香水、化妆品和护发领域发力,并在电商渠道获取份额。SAPMENA-SSA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录得销售额10.79亿欧元,增速达12.2%。受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拉丁美洲市场销售额仅录得0.4%的小幅增长。
北美市场是唯一销售额呈下滑趋势的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29.73亿欧元,同比下滑1.4%。对此,欧莱雅集团表示,该市场高档化妆品部以及专业美发产品部保持活力,皮肤科学美容部不仅面临着放缓的市场需求,且比较基数较高。

图/欧莱雅集团财报截图
中国所在的北亚市场成为亮点,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8.4%至29.53亿欧元,“皮肤科学美容部引领增长”,该集团在财报中称,专业美发产品部同样表现突出,这两大事业部销售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高档化妆品部的业绩则主要由Yves Saint Laurent(圣罗兰美妆)、Prada(普拉达香水美妆)等品牌推动。
具体到中国市场,虽然未列出具体数据,但欧莱雅集团称,中国美妆市场正缓慢复苏,第一季度表现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高档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部及专业美发产品部的表现继续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大众化妆品部增速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集团线上线下渠道均表现优异。”
将时间拉回至2024年,其北亚市场全年销售额同比减少3.2%至103.03亿欧元。尽管今年第一季度恢复增长,但欧莱雅集团坦言“旅游零售业务仍面临挑战,销售额呈下滑趋势”,今年4月关于“欧莱雅中国旅游零售部门裁员比例或高达50%”的传言,也侧面印证了旅游零售业务遇到的困局。彼时,欧莱雅中国方面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集团旅游零售业务正积极推进转型,旨在加速业务增长,但相关报道中“提及受影响员工的比例有误”。
对于2025年的发展,叶鸿慕指出,将持续为旗下37个国际品牌提供支持,尽管面临经济等多重因素的挑战,预计全球美妆市场仍将增长,“对集团实现全年销售额与盈利双增长持有信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铮
编辑 朱玥怡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