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品牌众多,要评选出“15大著名石油品牌”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和排名。然而,根据市场知名度、品牌价值、业务范围等因素,以下是一些全球知名的石油品牌,其中中国占据三席:
1. 壳牌(Shell):壳牌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 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埃克森美孚是埃克森美孚公司旗下的品牌,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3. 英国石油公司(BP):英国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4. 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
5. 道达尔(Total):道达尔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之一,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9. 壳牌(BP):英国石油公司(BP)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和
相关内容:
在全球能源市场的激烈角逐中,LOGO 早已超越 “身份标识” 的基础功能,成为品牌传递硬实力、地域基因与转型决心的核心载体。
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数据,我们不局限于地域划分,而是从 “视觉符号如何服务品牌战略” 的角度,深度拆解15大石油品牌的企业概况与 LOGO 设计逻辑 —— 每一处色彩、图形的选择,都是品牌竞争力的隐性表达。

NO 1 壳牌(英国/荷兰)
1907 年合并至今,业务覆盖油气全产业链 + 可再生能源,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346 亿美元,净利润 98.41 亿美元,润滑油业务全球领先,抗风险能力凸显。
1897 年初创时的写实贝壳,经 1971 年设计师 Raymond Loewy 重构,简化为红黄两色圆润线条,摒弃所有细节 —— 这一 “减法” 并非随意,而是为适配传真机、加油站招牌、油桶等多元传播载体,确保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的不同场景中,都能实现 “一眼识别”;
红色象征能源活力,黄色代表财富与可靠,配色源自加州早期西班牙定居者文化,既规避地域文化冲突,又快速建立情感连接,成为全球认知度最高的商业符号之一;
百年间 LOGO 核心形态未变,仅随传播技术迭代微调,传递 “稳定、可靠” 的品牌认知,与其中长期业务布局(如持续深耕润滑油市场)形成呼应。

NO 2 沙特阿美(沙特)
1933 年成立,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掌控最大陆上 / 海上油田,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508.68 亿美元(日均 2.8 亿),亚洲区总部设北京,在华布局炼化项目,资源垄断优势显著。
白色星徽嵌入蓝绿双色方形框,星徽由多圈圆圈 + 10 条光线构成 —— 星徽象征 “全球分布的石油钻井平台” 与 “能源辐射全球” 的实力,方形框上蓝(天空)下绿(地球),暗合 “石油资源源于大地、服务全球” 的霸权定位;
2025 年新版 LOGO 将蓝色调亮、绿色提亮,加入渐变增强立体感,使视觉更生动 —— 这一调整并非单纯美学升级,而是为适配数字化传播(如官网、社交媒体),提升年轻受众对 “传统能源巨头” 的好感度;
文字从饱和蓝改为灰色,将视觉焦点集中于星徽,既贴合阿拉伯地域对 “符号化表达” 的偏好,又避免文字多语言翻译的认知混乱。


NO 3 中国石油(中国)
国有骨干企业,全球主要油气供应商,业务遍及 35 国,2025 年全球石油化工品牌排行榜首位,国内油气勘探主导地位,承担国家能源安全重任。
LOGO 战略逻辑:
红色圆形基底 + 白色 “宝石花”,花瓣由 10 个三角形构成 ——10 个花瓣暗合 “十大业务板块”,体现 “全产业链布局”;中心圆点代表 “以油气业务为核心”,传递 “主业清晰、多元发展” 的战略;
红色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吉祥象征,并非单纯的美学选择,而是 “国家能源安全责任担当” 的视觉表达;白色宝石花象征 “石油珍宝与清洁能源的希望”,平衡 “传统能源” 与 “新能源” 的战略布局;
圆形 + 对称设计,体现国有大企业的庄重感,与 “稳定供应、保障民生” 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建立 “可靠、信赖” 的认知。

NO 4 中国石化(中国)
1983 年成立,国内成品油 / 石化产品核心供应商,2025 年全球石油化工品牌排行榜第二位,零售市场份额领先,“勘探 - 炼化 - 销售” 全链条优势显著。
LOGO 战略逻辑:
红色圆形(象征朝阳)+ 白色 “SINOPEC” 字母组合,字母暗藏 “行业密码”——“S” 形如油枪(销售端),“I+N” 构成井架(开采端),“C” 模拟太阳(能源属性),将 “全链条能力” 通过字母图形化设计直观传递,无需额外解释;
红色寓意 “企业蒸蒸日上与能源活力”,红白色彩对比强烈,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场景中识别度极高 —— 这一设计确保终端消费者(如车主)能快速识别加油站,强化 “便捷、高效” 的零售端认知;
圆形轮廓适配加油站招牌、油桶等圆形载体,无复杂图形,既符合工业品牌的专业感,又降低印刷、制作成本,兼顾 “品牌表达” 与 “商业实用”。

NO 5 埃克森美孚(美国)
1999 年埃克森与美孚合并,全球最大非政府油气生产商,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646.4 亿美元,净利润 147.95 亿美元,页岩油技术领先,美孚 1 号润滑油成高端车厂首选,技术驱动特征显著。
摒弃所有复杂图形,以 “Exxon” 红色无衬线字体 +“Mobil” 蓝色无衬线字体为核心 —— 这一 “去图形化” 设计,传递 “技术驱动的专业主义”:无需符号辅助,品牌名称本身就是最好的识别;
红色延续埃克森的传统活力,蓝色体现美孚的可靠技术,双色搭配既保留合并前的品牌记忆,又实现视觉统一,避免消费者认知割裂;极简字体设计适配从加油站招牌到化工产品包装、从技术手册到数字屏幕的全场景,无需考虑图形缩放问题,贴合美国企业 “效率优先” 的经营理念。

NO 6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阿联酋)

1971 年成立,掌控全球 10% 石油储量,波斯湾油气开采技术领先,近年加码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国家资本支撑下的技术与资源双重优势。
以阿联酋国鸟 “猎鹰” 为核心元素,替代传统工业符号 —— 猎鹰是阿联酋国家象征,代表力量、勇气与敏捷,将品牌与国家形象深度绑定,传递 “国家背书的能源巨头” 权威感;
新版 LOGO 进一步简化鹰头线条,去除冗余细节 —— 这一调整是为适配从油轮标识到办公楼宇、从纸质宣传到数字屏幕的全场景,确保 “猎鹰” 符号在任何尺寸下都清晰可辨;
猎鹰的 “敏捷” 特质,暗合 ADNOC 在碳捕获等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布局,将 “国家意志” 与 “企业创新” 通过视觉符号统一传递。


NO 7 安道尔(法国)

NO 8 英国石油(英国)
百年历史,业务遍及 70 国,2025 年上半年营收 935.32 亿美元,虽受油价影响净利润下滑 31.9%,但可再生能源投入持续加码,转型决心明确。
摒弃传统石油品牌的齿轮、油井等工业符号,改用渐变色彩的 “太阳花”—— 这一视觉重构,本质是 “品牌认知转型”:用自然元素打破 “高污染、高能耗” 的刻板印象,传递 “可持续能源服务商” 的新定位;
从绿色到黄色的渐变,不是单纯的美学选择,而是 “从传统油气到可再生能源演进” 的可视化表达,绿色绑定 “环保”,黄色保留 “能源” 属性,平衡转型与传承;
圆形轮廓完美匹配加油站穹顶、油枪标识等弧形载体,高饱和度色彩在公路场景中远距离识别性极强,确保 “转型形象” 能触达终端消费者。

NO 9 挪威国家石油
1972年成立,2018年更名转型,2023年营收超1600亿美元,北欧品牌价值榜首,海上油气开发技术全球领先。
LOGO以深蓝色近方形为基底 + 白色抽象星空符号 —— 方形暗合 “海上钻井平台的稳固”,星空象征 “北海油田的探索精神” 与 “风电、氢能等新能源的广阔前景”,深蓝色源自挪威峡湾色调,传递 “海洋与能源共生” 的地域基因,视觉上贴合北欧 “环保优先” 的价值观。


NO 10 雪佛龙(美国)
业务遍及 180 国,员工 6.1 万人,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 32%,但先进生物能源研发投入增加,“传统能源 + 新能源” 一体化布局,技术突破意愿强烈。
黄色 “V” 形箭头(由两个对称箭头构成),源自早期 “加州标准石油” 标识 ——“V” 形既代表 “胜利(Victory)”,又暗合 “能源流动与技术突破”,箭头指向传递 “持续前进” 的企业精神;
黄色象征能源活力,搭配蓝色英文名称,高对比配色在户外场景中识别性强 —— 这一设计确保在全球 180 个国家的不同环境中,品牌都能快速被识别;
无冗余装饰,线条简洁,既降低设计、制作成本,又贴合美国企业 “实用主义” 的风格,同时 “V 形” 符号为未来新能源业务延伸预留视觉空间。

NO 11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马来西亚)
1974年由马来西亚政府创立,东南亚领先的综合能源企业,业务覆盖油气勘探、炼化、LNG(液化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2025 年上半年 LNG 出口量位居全球前三,在东南亚及东亚市场(如中国、日本)的能源供应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是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支撑。
以绿色 “火焰” 图形为核心,搭配深蓝色英文 “Petronas” 与马来文 “Petronas” 双语标识 —— 绿色火焰并非传统石油品牌的工业符号,而是 “清洁、高效能源” 的象征,贴合其 LNG 业务优势与东南亚 “环保与能源共生” 的地域需求;火焰的向上形态,传递 “企业成长与能源活力”;
绿色象征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蓝色代表海洋(呼应其 LNG 海上运输与出口业务),双色搭配既体现地域特色,又规避文化冲突,适配东南亚多元文化市场;
双语标识体现 “服务本土 + 辐射全球” 的战略,火焰图形简化易识别,适配从 LNG 运输船、炼化厂到东南亚城市加油站的全场景,强化 “区域能源领导者” 的认知。

NO 12 泰国石油(泰国)
1978 年成立,泰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业务涵盖油气勘探、炼化、零售及化工,2025 年上半年在泰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超 40%,同时深耕东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越南等国企业共建炼化项目,是东南亚能源产业链协同的关键参与者。
以蓝色抽象地球图形为背景,叠加白色 “PTT” 字母标识 —— 地球图形简化为圆形线条,象征 “全球化布局与区域协同”,贴合其 “立足泰国、服务东南亚” 的战略;“PTT” 字母加粗放大,确保快速识别,避免图形过度复杂导致的认知成本;
色彩实用:蓝色传递 “可靠、专业”,适配能源行业属性,同时蓝色在泰国文化中代表 “信任与稳定”,贴合本土消费者偏好;白色字母与蓝色背景形成高对比,在泰国炎热气候下的户外场景(如加油站)具备极强可读性;
无冗余装饰的极简设计,既体现 “效率优先” 的经营理念,又为其化工、零售等多元业务延伸预留视觉空间,避免单一业务符号限制品牌拓展。

NO 13 埃尼石油
1953 年成立,意大利国家能源巨头,业务覆盖油气勘探、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及碳捕获,2025 年上半年在非洲、中东的油气勘探项目成功率位居行业前列,同时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25%,是欧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参与者。
以标志性的 “六腿火狗” 图形为核心,搭配绿色 “Eni” 字母标识 —— 火狗图形源自意大利传说,1950 年代首次作为品牌符号使用,历经简化后保留核心特征:六腿象征 “油气勘探、炼化、零售、化工、可再生能源、碳捕获” 六大业务板块,火焰形态传递 “能源与创新”;
早期 LOGO 以红色为主,2020 年后逐步加入绿色元素,2025 年新版 LOGO 中绿色占比提升至 40%,象征 “从传统油气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型”,贴合欧洲 “碳中和” 战略;
火狗图形是意大利文化符号的延伸,既强化本土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又以 “独特传说符号” 区别于其他国际能源品牌,在全球市场形成差异化记忆点,适配从欧洲城市加油站到非洲勘探基地的场景。

NO 14 康菲石油
2002年由康菲与菲利普斯合并而成,美国领先的独立油气生产商,业务聚焦油气勘探与生产(上游业务),2025 年上半年在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项目的产量同比增长 18%,上游技术研发投入占比超行业平均水平,是 “技术驱动上游业务” 的典型代表。
以红色 “ConocoPhillips” 字母为核心,下方加入一条红色短线 —— 无任何复杂图形,完全依赖字母与线条传递品牌,体现 “聚焦上游、专注技术” 的战略,避免多元符号分散核心业务认知;
红色象征 “能源活力与技术突破”,贴合其上游勘探业务的 “开拓精神”,同时红色在美国市场具备高视觉冲击力,适配从页岩油开采现场到北美加油站的场景;
极简设计降低制作与传播成本,字母间距精准、线条简洁,适配从技术报告、数字屏幕到野外勘探设备的全场景,贴合美国企业 “聚焦核心、效率优先” 的经营风格。

NO 15 中海油
1982年成立,中国三大石油企业之一,核心优势聚焦海上油气勘探与生产,2025 年上半年海上原油产量占中国原油总产量的 22%,同时在海外(如巴西、圭亚那)的海上油田项目贡献超 30% 的营收,是中国 “海洋能源安全” 与 “全球化布局” 的核心力量。
以蓝色波浪图形为背景,嵌入白色 “CNOOC” 字母标识 —— 波浪图形简化为两条弧形线条,直观传递 “海上能源” 特色,贴合其核心业务优势;字母加粗居中,确保识别优先级,避免图形掩盖品牌名称。
蓝色象征海洋与可靠,既体现 “海上油气” 的业务属性,又传递 “全球化布局” 的广阔视野(蓝色常与海洋、全球关联),同时蓝色在国际市场中具备高接受度,适配海外项目与国际合作场景;
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 “圆形 + 红色” 形成差异化(前者聚焦陆地、后者全链条),通过 “蓝色 + 波浪” 强化 “海上能源” 的独特定位,在国内能源市场中形成清晰的品牌区隔,同时贴合中国 “建设海洋强国” 的国家战略。

从壳牌的 “全球符号” 到中国石油的 “责任载体”,这些 LOGO 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遵循三大战略原则:
硬实力支撑视觉:LOGO 的符号、色彩必须与企业营收、技术、资源优势匹配(如沙特阿美的星徽对应其资源霸权);
场景决定设计细节:图形简化、色彩选择需适配传播载体(如壳牌贝壳适配全场景,英国石油太阳花适配加油站);
转型提前视觉布局:通过符号、色彩调整(如绿色占比提升),提前传递战略方向,引导消费者认知升级。
在能源转型加速的今天,LOGO 不再是 “静态的标识”,而是 “动态的战略宣言”—— 看懂这些视觉符号,就看懂了全球石油品牌的竞争逻辑与未来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