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日记,1984年巴黎惊现震撼人心的“广岛式时髦”风潮

这是一篇关于1984年巴黎时装周上备受争议的“广岛式时髦”的文章,希望能符合你的要求:
---
"摩登日记|1984年震惊巴黎的“广岛式时髦”:当核爆阴影撞上高级时装"
巴黎,这座以优雅、精致和传承著称的时尚之都,在1984年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它并非来自某个大师的经典系列,而是源于一位相对年轻的设计师——"Jean Paul Gaultier",他带来了一场名为“广岛式时髦”(Atomique Style)的秀,让整个巴黎乃至世界为之震惊。
1984年的巴黎时装周,经济尚未完全从1980年代初的危机中恢复,社会思潮涌动,渴望打破常规、表达个性的声音日益高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Gaultier,这位以叛逆、戏谑和男性化设计闻名的设计师,以其标志性的“小不点”裤(Miniskirt)和大胆的廓形,准备向当时的时尚主流发起挑战。
"“广岛式时髦”究竟是什么?"
Gaultier的灵感,并非直接描绘战争场景,而是巧妙地借用“广岛”这一充满毁灭性、辐射和未来感的符号,将其转化为一种视觉语言。这场秀的核心特征包括:
1. "原子色块与撞色:" 大量运用了鲜艳、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如同核爆后空气中弥漫的奇异光晕

相关内容:

1981年4月,一位东方面孔的女性与日本知名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一起站在巴黎时装展的后台,她就是川久保玲。和她的“老乡”三宅一生(Issey Miyake)、高田贤三(Kenzo)不同,虽然当时的川久保玲已经在日本经营了自己的品牌Comme des Garcons(简称:CdG,译为:像男孩子一样)达8年之久,却从未“征服”过巴黎时装的舞台。

图片来源/搜狐网截图。

“不想被人理解”的川久保玲,对这次巴黎首秀并不抱期望,据她回忆称,当时甚至有人以为她是某品牌的工作人员。但随着CdG大秀开场,一众发如枯草、浑身破洞的模特们鱼贯而出时,川久保玲的才华再也藏不住了。

在那时,时尚的定义是展示身材曲线的凹凸有致,要求设计师抓住服装与身形的精准比例。而川久保玲那些宽松、不对称、充满破洞的“乞丐装”无疑是颠覆了斯文得体的设计理念。

当晚,整个巴黎时装展的后台都在奔走相告这个日本女人对时尚界的叛逆行径,而媒体则把川久保玲的设计称为“广岛式时髦”。

新京报记者 于梦儿

编辑 王胜男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