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广州首店落户!天河区迎首店盛况,占据全市49%市场领先地位

哇!这听起来是天河区的商业版图又添了一件大事!广州天河区作为全市最核心、最繁华的区域之一,商业活跃度一直很高,能吸引到“首店”入驻,确实是区域活力和吸引力的体现。
“占全市49%”这个数据非常惊人,通常这个比例会用来形容某个区域在全市经济指标(比如GDP、税收、零售额等)中的占比。如果这是指"天河区的商业销售额或零售额占全市的49%",那更凸显了天河区在广州商业版图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如果这是指"新开业的这个“首店”本身就占据了全市同类业态49%的份额",那也说明了这家店的规模、影响力或者独特性非常强。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动态!你对哪家店或者哪个业态感兴趣呢?

相关内容:

1月10日,CBRE世邦魏理仕发布《2024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解析广州商业地产市场最新发展状况与趋势。

2024年广州办公、商业及物流市场的供应均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由于需求未及预期,业主普遍采用“以价换量”的租赁策略,以应对未来三年广州即将到来的供应高峰,年内各物业类型的租金都在下跌。具体而言,办公楼市场区域分化表现,琶洲和金融城吸纳表现更优;而零售物业市场品牌迭代,业态更替活跃,珠江新城终于迎来重奢品牌;仓储物流市场供应减少,跨境电商成交从高位回落;受办公楼大宗成交减少影响,2024年广州投资市场成交金额下滑。

2024年市场租赁需求强度分析

从零售物业看,2024年广州录得两个项目投入市场,分别是位于番禺的华丰汇和海珠区的广州塔广场,共约19.7万平方米。近三年广州年均优质零售物业供应量仅为23.7万平方米,较2019-2021年均值下降37%。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电商持续冲击下,实体零售招商难度显著增加,对于需要经历培育期的新购物中心尤其具有挑战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供应;另一方面,近年来非标物业硬件设计和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在成为购物中心的有益补充之外,也分流了部分品牌和消费者的关注。

数据显示,广州2024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3%,较2023年全年6.7%的增幅显著下调,显示消费趋于谨慎。同时,以超市、电影院和健身中心为代表的传统主力租户持续调整,业态迭代变化期间产生的空置,给优质商业招商带来压力。

2024年全年餐饮、零售和服务类业态成交占比分别为46%、37%和16%。餐饮成交占比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第四年增长。但区域存在分化,天河路商圈录得显著高于全市的零售成交占比49%,显示出该商圈对连锁零售品牌的吸引力。

细分业态方面,餐饮业态中表现最活跃的是特色餐饮,43%的新店来自该类别,包括落址于天环的广州首家肉肉大米,而年底开业的广州塔广场也引入多家餐饮的广州首店。另外,面包烘焙在餐饮新店中占比9.2%,较2023年显著提升4.1个百分点,是餐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类别。KUMO KUMO年内在广州快速扩张,而好利来也在广州塔广场围板其广州首店。

零售方面,时尚服装、电子产品和家电,以及珠宝配饰新店数量占比排名前三。值得关注的是,珠江新城K11年内陆续围板奢侈品牌,如GUCCI和Dolce & Gabbana等,珠江新城商圈定位和形象都将被带动提升。而天河路商圈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成交显著提升的运动品牌,录得的新店达到商圈零售新店数量的18.5%,较2023年增加了15.7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德国鞋床品牌BIRKENSTOCK(勃肯)开启广州首店,落子广州天环广场。凭借一双“越穿越合脚”的软木鞋垫,Birkenstock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勃肯鞋”也从对品牌的特指逐渐泛化为一种品类。

BIRKENSTOCK(勃肯)广州首店

“我们的鞋床是纯正的‘德国制造’,使用软木和乳胶等天然材料精心打造,这种创新设计经常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BIRKENSTOCK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Birkenstock在全球的扩张始终较保守,2024年,其开始在内地市场重新加速拓店,本次广州首店开业,也旨在为华南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2024年1月9日,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印发《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培育首店首发,对达到条件的,选择在广州开设首店的国内外品牌,择优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

据了解,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至今,首店数量逼近千家。赢商大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前8月,广州共引进999家品牌首店(城市首店及以上级别,含品质首店及一般首店)。2024年1~8月,广州引入品牌首店205家,已超2021、2022全年水平。其中,品质首店149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3%。尤其是天河路-珠江新城商圈,2021年至2024年前8月共吸纳306家首店品牌,断层级领先其他商圈,该商圈的贡献,也让天河区首店进驻占全市49%。

文、图 | 记者 孙绮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