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车次前面的字母(通常是一个或两个)用来区分不同种类或级别的列车。这是中国铁路车次编号规则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字母及其代表的含义:
"主要类型(一个字母表示):"
"G:" 高速铁路(Gāosù Tíliè),通常运行在专门的高速铁路线上,速度最快。
"D:" 动车(Dòngchē),运行在高速铁路或普通铁路线上,速度较快,使用动车组。
"C:"城际列车(Chéngshì Lièchē),主要在市际、城际之间运行,速度较快,停站较少。
"Z:" 直达特快(Zhídá Tèkuài),通常是夕发朝至的快速旅客列车,停靠主要城市。
"T:" 特快(Tèkuài),速度比快车快,停靠城市相对较少。
"K:" 快车(Kuàichē),速度较快,停靠城市比普通列车多。
"S:" 速车(Sùchē),介于普通列车和快车之间,现在部分已并入K、T、Z等车次。
"P:"普速(Pǔsù),指普通旅客列车,速度相对较慢,停靠站点较多。
"L:" 劳动者返程专列(Láodòng
相关内容:
在我们乘坐火车出行的时候,一定会发现,火车的车次是字母+数字的形式呈现,也有一些车次只有数字,并没有字母。那么火车车次前面的字母有什么含义呢?如果没有字母是什么级别的火车呢?
火车车次是否有字母,什么字母,代表了不同等级的列车。
车次只有数字没有字母的,一般为普快列车或普客列车,以及通勤列车。列车一般使用22(B)、25B车底,最大速度120km/h,停站较多,服务范围广。有一些是公益慢火车。

普快列车
车次为K开头的,是快速列车,一般使用25G车底,最大速度120km/h,停站较多,一般县级及以上的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都会停靠。

快速列车

快速列车
车次为T开头的,是特快列车,一般使用25K车底,最大速度140km/h,停站较少,一般只停靠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市、以及大型铁路枢纽城市等大站。

特快列车
车次为Z开头的,是直达特快列车,简称直特或直达,一般使用25T车底,最大速度160km/h,全程不停站或停站极少,但也有一些直特停站较多,这种一般是快速列车或特快列车升级而来。

直达特快列车

直达特快列车
车次为D开头的,是动车组列车或动集列车。一般使用CRH1系、CRH2系、CRH5系、CR300系列车,动集使用CR200J型列车。前者速度在200-250km/h,后者最大速度为160km/h。
车次为G开头的,是高速动车组列车(注意不是高铁),一般使用CRH3系、CRH380系、CR400系的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在300-350km/h。

动车组列车
此外,还有C字头的城际列车,L字头的临客列车,S字头的市郊列车,Y字头的旅游列车,X字头的行包列车等,以及消失的N字头管快列车等,不再一一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