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甚至可能是一种误解。虽然童装不合格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将不合格儿童产品的“多数”归咎于童装,是不全面的。
不合格儿童产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1. "玩具":这是不合格儿童产品中占比最大、最受关注的类别之一。不合格的玩具可能存在小零件脱落导致窒息风险、锐利边缘、易断裂的小零件、含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邻苯二甲酸盐)、结构不稳定导致倾倒伤害等。
2. "婴幼儿用品":如奶瓶奶嘴(可能含双酚A/BPA)、食品添加物(如不合格的辅食)、儿童餐具(材质安全问题)、儿童睡袋(透气性、尺寸不合适等)、婴儿床(结构安全、缝隙问题)、学步车(稳定性差)等。
3. "儿童服装和鞋帽":虽然存在,但相比玩具和部分婴幼儿用品,其涉及安全风险(尤其是急性伤害风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对较少。不合格问题可能集中在甲醛含量超标(影响呼吸道)、pH值不合适、使用不安全的染料(致敏)、拉链/纽扣易脱落、绳带过长(窒息/缠绕风险)等。
4. "儿童食品和保健品":如不合格的儿童零食(添加剂超标、微生物污染)、劣质儿童药品(含量不准、含有害物质)等。
5. "床上用品
相关内容:
市质监部门在本次监督抽查中,发现儿童服装中有13个批次的产品纤维含量不合格,5个批次的产品PH值不合格。在26款不合格的儿童产品中,儿童服装占了16款,如东莞市艾米艾门服饰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生产的规格型号为72322340的两件套,纤维含量不合格,复查仍不合格;东莞市富登服饰有限公司在2018年2月生产的卡米丘衬衫被查出PH值不合格。
市质监局通报称,纤维含量是服装产品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消费者在选购服装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选购,同时纤维含量也是决定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PH值方面,服装直接接触皮肤时,PH值过高或过低都易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
此次抽查的儿童产品还包括儿童家具、儿童小家电以及纸尿裤(片、垫),质监部门发现,儿童家具存在孔及间隙、警示标识等项目不合格,如东莞市明童家具有限公司今年1月18日生产的未来星抑菌桌面儿童学习桌手摇L款、纸尿裤(片、垫)产品未发现不合格情况。
市质监局提醒,选购儿童商品尽量到正规的商场或超市中购买有较好信誉的品牌。
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抽查中,市质监部门共抽查了42款产品,其中有两款不合格,主要是纸盒(杯)产品存在高锰酸钾消耗量、容量及容量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