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镇大文章”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命题,它意味着要小处着手,但追求大格局、大影响、大效益。这通常指在发展一个乡镇或小城镇时,不能仅仅关注眼前、局部的小利益,而要从长远、全局的角度出发,系统规划、精准施策,从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要做好“小镇大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
1. "精准定位,挖掘特色 (Precise Positioning, Uncovering Characteristics):"
"找准定位:" 深入分析小镇的资源禀赋(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阶段,明确小镇的核心功能和发展方向(如旅游小镇、产业小镇、文化小镇、生态小镇、宜居小镇等)。
"打造特色:" 基于定位,挖掘并放大小镇的独特性。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自然风光优美?是特色产业发达?还是某种生活方式的代表?特色是小镇的核心竞争力。
2. "规划先行,蓝图绘就 (Planning First, Blueprint Drawn):"
"高起点规划:" 制定科学、前瞻、可操作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如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
"注重协调:" 规划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局部
相关内容:
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驱车约50分钟,便来到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这里因博物馆的数量和现存文物的价值、规模而被外人所熟知,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中国博物馆小镇”称号。
日前,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国务院参事室、中华文化促进会、华侨城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安仁论坛在成都安仁古镇开幕。本届论坛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嘉宾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政策进行解读,吸引了国内外20余个城市、县镇代表前来分享经验。
特色古镇,创新发展模式
华侨城集团自2016年参与安仁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以来,以“文化 旅游 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为引领,围绕“融”字做好“产城人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古镇建设注入崭新活力。
安仁古镇的公馆老街,由树人街、裕民街、红星街3条老街构成。华侨城西部集团旗下的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红星街进行了污水管改造和电力扩容,同时新增燃气管道,98户原住民用上清洁能源。此外,安仁华侨城还了精修成都宽窄巷子的原班匠人对老街建筑、公馆持续进行“修旧如旧”保护性修复,保留安仁古镇的原本风貌,积极做好人文保护传承、风貌人居建设。
为打破传统古镇以商品售卖方式为主的商业模式,带给游客新鲜感受,安仁华侨城对古镇老街进行了商业业态调整,通过统一规划、系统运营,引导古镇商铺向集现场制作、体验互动、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商业模式转变。
产业生根,增加就业机会
如今,走在安仁古镇的青砖路上,隐藏在古老川西建筑中的“方知书房”让游客流连忘返;非遗油纸伞博物馆、非遗手工艺油纸伞铺、“杨薇的茶”等特色文创商铺随处可见;古镇斜江河南岸的南岸美村依托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成为以“自然、艺术、亲子、文创”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
古镇的蓬勃发展,还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机会。近年来,不少外出务农的年轻人返乡,走上从特色小镇衍生出的旅游、农业、餐饮等行业岗位,还有大批艺术、文创工作者落地安仁,开办了工作室。
在本届安仁论坛举办期间,首届“小镇美学榜样”的发布引起业内外多方关注。活动评选出10个“小镇美学榜样”,其中,华侨城参与建设运营的成都安仁古镇、深圳甘坑客家小镇、云南大理古城上榜,占据三席。
华侨城集团董事、总经理姚军表示,华侨城将力争在5年内投资建设50个特色小镇,50个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融入历史文化
文化是华侨城“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抓手。位于深圳的甘坑客家小镇原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客家文化代表之一的“甘坑凉帽”在2013年被列入广东省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侨城文化集团以“甘坑凉帽”为原型,打造出超级IP“小凉帽”品牌,包括小说、绘本、动画、广播剧、童谣歌曲、VR电影等系列作品,以及主题酒店、主题农场、主题餐厅、国际绘本馆等衍生产业。
就地取材,打造“拳头”产业和特色产品,也是华侨城的方法之一。在推进云南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华侨城集团旗下云南世博集团通过对元阳梯田的保护性开发,助力当地脱贫攻坚。2018年,华侨城把梯田景区的红米销往深圳、上海等地,并招收了300余名本地员工,有力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
“在实践中,华侨城充分尊重、保护、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向传统城镇和乡村导入‘文化 ’相关产业,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构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共享富裕的美丽图景,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实践范本。”姚军说。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7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