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一哥地位告急,行业变革下他该如何应对挑战?

“男装一哥”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男装领域非常有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的品牌或设计师。如果这个“一哥”面临挑战,比如市场份额下降、竞争对手崛起、消费者偏好变化等,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营销策略等。

相关内容:

598元冲锋衣月销不过百,男装一哥海澜之家真的慌了

上周陪朋友在商场转了一圈,他原本想给老公挑件防风外套,走到最显眼的那家大店,摸了摸新款冲锋衣,犹豫两分钟又把吊牌塞回去。朋友一句“充绒量写得像猜谜”,直接戳破现场尴尬。

这一幕在短视频里火了,点赞冲十万。屏幕里全是“钱包不够厚”“参数看不懂”的留言。不少人晒出购物袋:隔壁波司登、北面柜台排队,反观海澜之家门可罗雀。账面数字更扎心,主品牌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公司把研发费用砍了4.7%,却掏出24亿猛打广告。钱花得响,消费者耳朵却关了。

行业数据摆在那,今年户外服装增速20%+,冲锋衣、羽绒服赛道热得烫手。专业玩家卷到极致:北面把防水指数标到两万毫米,蕉下把防晒衣晒出UPF50+实验室报告。海澜之家亮出的所谓极光绒,吊牌干净得像被水洗过,基础数值一片空白。年轻人早学会用搜索引擎,十五秒就能对比到隔壁品牌的硬核清单,谁还吃含糊这套。

更隐蔽的漏洞在商业模式。卖不掉的货能直接退回供应商,品牌端旱涝保收。供应商怕压仓就只敢做保守款,品牌方收加盟费收得心安理得,新品研发自然躺平。十年前这招行得通,现在人人都是成分党,翻个吊牌比翻牌子还认真。

老对手在干什么?波司登把万元登峰系列做成技术样板间,顺带把中端线也带飞;雅戈尔把石墨烯塞进衬衫,七匹狼把科幻联名做成话题。家家都在砸真金白银,有人把实验室开到海外,有人干脆请来登山家站台。海澜之家还在用中年男模+大红色背景,画面停留在五年前。

说到底,国货不是没红利。李宁靠国潮翻身,安踏用收购始祖鸟完成品牌进阶,靠的都是把技术当命根子。海澜之家去年利润还有21亿,十分之一砸进研发就是两亿多,足够建两座实验室、买上百台设备。账算得清,决心难下。

羽绒服市场不会等人。北面、始祖鸟、可隆、迪桑特层层占位,留给中间地带的位置正迅速收窄。消费者越来越明白:衣服是穿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吊牌上敢写清楚80克还是120克、防水指数五千还是两万,比广告片里的大风雪更打动人。

留给海澜之家的时间窗口正在关小。再犹豫两季度,老主顾可能连进店的习惯都戒掉。商场租金高昂,柜台位置说换就换。到那一步,再砸钱也喊不回离开的人。